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

    A.而又何羡乎?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吾属今为之虏矣!

  • 2、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而耻学             ②其皆出此乎            其身也

    ④师不必贤弟子       ⑤不拘                  ⑥学

    A.全相同

    B.各不相同

    C.只有①⑥相同

    D.只有②③⑤相同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diǎn)脚  下(zài) 名(yuàn)淑女   果实累(léi)

    B. (kuāng)架   畏(xǐ)   逢(chăng)作戏   百般挑(tì)

    C. (nìng)愿 打(yáng)  半身不(suí) 人气蹿(cuàn)升

    D. (yīn)井   清(dèng)  天(suì)人愿 空(xuè)来风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②每次参加车展,都会看到各大经营商使出浑身解数,不必说秀色可餐的豪车,单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

    ③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可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项改革,所以改革还应慎重。

    ④我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解决策略既体现了对国内外形势的准确判断力,也展示了瞻前顾后谨慎应对国际复杂事务的能力。

    ⑤今年上半年城区二手房网上备案量达到1604套,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由于数据中存在部分房改房的备案量,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情况依然不温不火

    ⑥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瞄准了海外市场,华为经过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诗歌需要有广大的受众作基础,相继涌现出的下里巴人式诗作是诗歌发展的沃土,为出现阳春白雪之佳作提供了提升的平台和跳板。

    ②以各种原因为借口而故步自封,爱惜羽毛,文化只能日渐衰落;唯有敞开胸襟,接受各层次的文化智慧,文化才能得以继承与发展。

    ③“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④虽然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经济领域里的专家指出,加快培育新动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依然间不容发

    ⑤无论在北京音乐厅还是瑞典皇家歌剧院,那钢琴演奏出来的激越雄浑、清脆婉约、可歌可泣的乐曲,都萦绕于我的脑海,久久不去。

    ⑥20世纪80年代前,安微合肥市的‚篾匠一条街名噪一时,时过境迁,如今昔日热闹的篾匠街已经沉寂,只有两家篾编店尚在经营。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④⑥   D. ②③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人说:“一生一死,乃见交情。”这话不错,患难之交最珍贵。【甲】可凡事都有悖论:瓷器越华贵,越经不起碰摔;交情越深厚,越经不起伤害。楚汉之际,张耳与陈余结为刎颈之交,后来只因一次误会,竟水火不容,刀戈相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秉性不同关系不大,还能互补,价值观不一样很难交为朋友。许多人觉得薛宝钗最配贾宝玉,宝玉偏不喜欢。无它,话不投机半句多

    有的人交朋友很实际,就是为了获取利益。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嘛,可是一旦目的达不到, 翻脸不认人,所谓的“好朋友”成了“狗屎一堆”。

    【乙】有一首诗写得好,说朋友是“雪夜的火炉、雨中的红伞、无言的牵挂、彼此的忧欢、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人的胸膛……”可是,我们无须背诵华丽的辞藻,未必探寻朋友的哲理内涵。【丙】人之交友出于天性,“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为的是人生路上能有几位同行的伙伴,走得不寂寞。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悖论   B. 刎颈之交   C. 话不投机半句多   D. 未必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B.   C.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真正有智慧和聪明的人应该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充分说明了了解他人和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安定。

    (3)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对于学生问到的自己所擅长的地方,孟子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礼记·中庸》中,作者认为的“中”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_____________”而“和”则是这样一种状态,“_______________”。

    (5)在《逍遥游》(节选)中,庄子讽刺惠子的心如茅塞般没有开通的句子是:“_______!”

    (6)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

    (7)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在滕王阁上所看到的晚霞绚烂、水天相连的宏阔景象,被称为千古名句。

    (8)在《黄冈竹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竹楼所见,一远一近,把竹楼与远山、近江的关系写活了。

    (9)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作者提到自己之所以要决定出远门去进行游学,除了担心自己长时间宅在家里文才会被埋没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0)《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阐明了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钟嵘《诗品序》、白居易《与元九书》中也有类似说法,如:(一例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杜甫的《登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杜牧的《泊秦淮》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感叹兴亡、忧念现世的悲难。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连禽、兽都难以越过蜀道中的高山来衬托蜀道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实迷途其未远”的用典出自《离骚》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登临京口北固亭,想起英雄人物刘寄奴,发出对他北伐赫赫战功赞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虞美人》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3)杜甫在《春望》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刻画出自己的衰老形象,暗示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互文手法,从侧面表现了边塞的苦寒。

    (2)苏轼《赤壁赋》中,以曹孟德的故事衬托自己当时的身事,用“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驾一条小舟、用葫芦做成的酒杯而相互敬酒的情景,感叹自身的渺小。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一句,写出琵琶女半夜醒来满脸泪痕的凄苦;“_______”一句,写出诗人听闻琵琶女遭遇后再听演奏而泪洒衣襟的情态。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的部分。

    徜徉于诗文经典之中,总能发现月亮的身影:《短歌行》中,曹操以“明明如月,①_____。”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蜀道难》里李白感叹“②______,愁空山”,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白居易在《琵琶行》借“月”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后音乐效果的诗句是“③____, ④____”;杜甫于《咏怀古迹》中抒写昭君悲剧根源和她魂梦落空的是“⑤____, 环佩空归夜月魂”。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古代诗歌阅读

    更漏子

    毛文锡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飞燕。

    【1】清人陈廷焯云:“‘红纱一点灯真妙。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指出这一句有哪些妙处,并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词由夜至晨,总共描绘了三处富有寓意的春景。请指出这三幅春景图,并写出它们各自的寓意。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节选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梅圣俞指的是宋代哪位诗人?他和谁并称“苏梅”?

    3欧阳修认为梅圣俞诗歌闻名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字记录时代最真实的逻辑与脉络,流行语是生活的晴雨表,社会的多棱镜。

    2023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1.新质生产力;2.双向奔赴;3.人工智能大模型;4.村超;5.特种兵式旅游;6.显眼包;7.搭子;8.多巴胺××;9.情绪价值;10.质疑××,理解××,成为××。

    这些流行语引发了你哪些感悟?请从中任选两个,使之形成有机关联,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