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由于品质好,含水量低,新粮上市价格一路走高,不仅大豆小麦售价增长显著,标准水玉米每斤平均销售价格也达到0.80元以上。
B. 为应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将开展“增支减税”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
C. 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在广博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命运沉浮,表现了当代农民物质生活的期待及精神生活的需求。
D. 动物迁徙引发的疾病传播范围有限,影响也相对较小。医学专家认为,人类自身的活动才真正导致了“人畜共患疾病”的跨国界传播。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道路)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C.追亡逐北(逃跑)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下列四个诗句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杜甫---《冬夜读书示子聿》
B.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宋·崔护---《题都城南庄》
C.《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唐·刘禹锡----《登飞来峰》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 ②①④⑥⑤③ B. ②①⑤③④⑥ C. ④⑥②①③⑤ D. ④⑥③⑤②①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是( )
A.修订组又编著了《〈标点符号〉解说》一书(语文出版社,1990年),对各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尤其是误用的情形做了详尽的说明。
B.“我也不知道这道题怎么解,你还是去问问郭老师吧。”小明鼓励他说,“郭老师对提问的同学从来都是很耐心的。”
C.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D.结合课文,说说作者对这个问题是如何深入具体地阐述的?这些透辟的见解对你有何启发。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C技术跟传统的3G、4G技术有什么区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G、4G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5C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问题,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5G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甫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2019年将是5G元年,也将是5G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一机-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人民网《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
材料二: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6日)
材料三:
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5G具有速率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消息)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80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1G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短信。
B. 从1G时代到3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
C. 由于4G技术可以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3G时代的两倍还多。
D. 5G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实现万物互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能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 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5G商用的国家。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中国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 2019年是5G元年,拉开了5G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 5G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带来的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诟病。
【3】5G时代为什么被称为“物联网时代”?5G时代来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8、补写下面的空缺处。
(1)《离骚》中表现诗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想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氓》中,借河水和低湿洼地来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一定限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引出“积善成德”而“圣心备焉”的结论,从正面说明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9、名句名篇默写。
(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露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4)“梧桐”这一意象在古诗文中常用来表达悲秋的情感,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梧桐”就含此义。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时令,“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②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两个角度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画面,渲染了沉重、紧张的氛围。
③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通过虚写在高塔上见到的辉煌景象来言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惧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爱莲说》中,周敦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气味与形态两方面解释了自己爱“莲”的原因。
(2)《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进而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与做人的道理。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给予人类的没有穷尽的宝藏。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
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
C.上片四句内容由事至情再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
D.下片先以“停杯且听琵琶语”承上启下,接着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赞美弹奏琵琶的高超技艺。
【2】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契丹至新乐,晋人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①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梁王彦章击破德胜,唐军东保杨刘,彦章围之。庄宗登垒,望见彦章为重堑以绝唐军,意轻乏,笑曰:“我知其心矣,其欲持久以弊我也。”即引短兵出战,为彦章伏兵所射,大败而归。庄宗问崇韬:“计安出?”是时,唐已得郓州矣,崇韬因曰:“彦章围我于此,其志在取郓州也。臣愿得兵数千,据河下流,筑垒于必争之地,以应郓州为名,彦章必来争,既分其兵,可以图也。然版筑之功难卒就,陛下日以精兵挑战,使彦章兵不得东,十日垒成矣。”庄宗以为然,乃遣崇韬与毛璋将数千人夜行,所过驱掠居人,毁屋伐木,渡河筑垒于博州东,昼夜督役,六日垒成。彦章果引兵急攻之,时方大暑,彦章兵热死,及攻垒不克,所失太平,还趋杨刘,庄宗迎击,遂败之。
康延孝自梁奔唐,先见崇韬,崇韬延之卧内,尽得梁虚实。唐自失德胜,梁兵日掠澶、相,又闻延孝言梁欲大举,唐诸将皆忧惑。庄宗患之,以问诸将,诸将皆曰:“不若以河为界,与梁约罢兵。”庄宗不悦,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兴兵仗义将士疲战争生民苦转饲者十余年矣。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今得一郓州,不能守而弃之,虽欲指河为界,谁为陛下守之?且唐未失德胜时,四方商贾,征输必集,薪刍粮饷,其积如山。自失南城,保杨刘,道路转徙,耗亡太半。而魏博五州,秋稼不稔,竭民而敛,不支数月,此岂按兵持久之时乎?臣自康延孝来,尽得梁之虚实,此真天亡之时也。愿陛下分兵守魏,固杨刘,而自郓长驱捣梁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庄宗大喜曰:“此大丈夫之事也!”即日下令军中从郓州入袭汴,用八日而灭梁。
庄宗与诸将以兵取天下,而崇韬未尝居战阵,徒以谋议居佐命第一之功。
同光三年夏,大水害民田,民多流死。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宦官曰:“郭崇韬眉头不伸,常为租庸惜财用,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乎?”庄宗乃使人问崇韬曰“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居深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何也?”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常如河上,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新五代史·郭崇韬》有删改)
【注释】庄宗:李存勖(885—926),后唐开国皇帝。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欲持久以弊我也 弊:疲惫
B.然版筑之功难卒就 卒:通“猝”,立即
C.崇韬延之卧内 延:请,引导
D.秋稼不稔 稔:庄稼成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晋新破梁军 若属皆且为所虏
B.望见彦章为重堑以绝唐军 阙秦以利晋
C.彦章围我于此 故内惑于郑袖
D.谁为陛下守之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陛下兴兵/仗义将士疲/战争生民苦/转饷者十余年矣
B.陛下兴兵仗义/将士疲/战争生民苦/转饷者十余年矣
C.陛下兴兵仗义/将士疲战争/生民苦转饷者/十余年矣
D.陛下兴兵/仗义将士疲战争/生民苦转饷者/十余年矣
【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郭崇韬在军事方面“有大略”的一组是( )
①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
②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
③我知其心矣,其欲持久以弊我也
④彦章围我于此,其志在取郓州也
⑤愿陛下分兵守魏,固杨刘,而自郓长驱捣梁巢穴
⑥郭崇韬眉头不伸,常为租庸惜财用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⑤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郭崇韬为人处世明达敏捷,善于交际应对,又才能出众,得到了李存勖的信任和重用。
B.郭崇韬预见了梁王彦章军事行动的真实意图,帮助庄宗确定正确策略,反败为胜。
C.郭崇韬准确分析形势,指出天下思休养生息,庄宗占据德胜,补给充足,不应按兵不动。
D.郭崇韬劝谏庄宗不忘创业本色的见解,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也很有借鉴意义。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
(2)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乎?
(3)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
【7】结合文本内容,指出庄宗在“艰难”中、“逸豫”时各有什么表现?这些表现可以证明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什么观点?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内卷,原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
近年来,“内卷”逐渐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一个热词,甚至在学生群体中广为流传,“内卷”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此,有人依旧“躺赢”,有人选择“躺平”,也有人认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卷”是人生应有的姿态。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体会和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