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五家渠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古往今来,生来死去的人何止_______?真正的大诗人和大艺术家却是在一口气里就可以数得完的。

    (2)_________的书籍,博大精深的文化,值得终身努力去学习。哪怕只是触到冰山一角,都会令人受益非浅。

    (3)老百姓痛恨官府催粮催捐,苛捐杂派_______,逼得百姓活不下去。

    A.多如牛毛 恒河沙数 浩如烟海   B.恒河沙数 浩如烟海 多如牛毛

    C.浩如烟海 多如牛毛 恒河沙数   D.恒河沙数 多如牛毛 浩如烟海

     

  • 2、下列诗句所咏之物与“文房四宝”,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湛碧凝香徐作晕,铬脂转玉静无纹。 ②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

    ③千年岩璞斩新硎,一片琳腴截紫青。 ④烘烙几工成晓雪,轻明百幅叠春冰。

    A.①笔②墨③纸④砚 B.①砚②纸③笔④墨

    C.①纸②砚③墨④笔 D.①墨②笔③砚④纸

  •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全错的一项是(  )

    ①传,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例如《春秋左氏传》,如《师说》中提到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传”。

    ②俗乐,是“雅乐”的对称,泛指古代民间音乐、外来音乐和宫廷中宴会的“燕乐”。

    ③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黄昏”“人定”都是指时间段。

    ④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等于两小时。这两个小时的第一个小时叫作初,第二个小时叫作正。

    ⑤古代衣服也常常体现等级的差别,如裤脚短“犊鼻裈”常为士所穿,如《世说新语》中阮咸晒衣“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

    ⑥传统节日“三元”中,“上元”指农历正月十五,这天也叫灯节,中元指七月十五,下元指十二月十五。

    A.②③ B.②④ C.④⑤ D.⑤⑥

  • 4、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藏历年的时候,布达拉宫前都是人,好不热闹。

    (藏历年的时候,布达拉宫前都是人,好热闹。)

    B.今天早上闹钟坏了,我上班差点迟到。

    (今天早上闹钟坏了,我上班迟到了。)

    C.看这天气,一会儿可能会下雨。

    (看这天气,一会儿差不多会下雨。)

    D.疫情期间,海外同胞的健康与安全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祖国的心。

    (疫情期间,海外同胞的健康与安全每时每刻都牵动着祖国的心。)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了海南中学,得一方英才而教之,可以说是高就,也可以说顺遂了夙愿。

    B. 乡镇庙会上人山人海,街道上几乎水泄不通,突然一位中年男子高喊着:“借光,借光!”神色匆匆地往乡政府跑去。

    C. 令尊对我有恩,这次他来海口,我一定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亲自接他。

    D. 真是抱歉,家弟放学时边走边踢球,不小心打坏了您的车灯,请您原谅,我一定照价赔偿,并教育他不要在路上踢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统一的秦朝邮驿

    秦王朝是我国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时代的开始。秦始皇所制定的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道路等制度,对我国后代有深远影响。在开创统一的邮驿制度方面,秦朝也有不世之功。

    虽然秦王朝仅仅存在15年,但以惊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国范围的交通和通信网络。驰道是秦朝道路网的主干。它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汉书·贾山传》。秦朝驰道十分壮观: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一步为5尺,50步合今25丈约80米,10米左右就栽一棵青松。一路绿影婆娑,十分美观。这样的大道遍布全国。另有一条专为抵御北方匈奴的直道,从咸阳北的云阳开始,途经黄河,直抵今包头市的秦九原郡。这是由名将蒙恬指挥修筑的,全长1800余里。此外,在南方还修了到两广和西南的新道。这样,就在全国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这些大道,路平道宽,沿路驿站、离宫、馆舍和军事设施遍布。  秦朝的邮驿统一了称呼。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邮驿通信的称呼都不一样,秦朝把等不同名目一概统一称呼为。从此,便成为通信系统的专有名词。在秦朝,负责长途公文书信的传递任务,近距离的另用步传,即派人步行送递。在邮传方式上,秦时大都采用接力传送文书的办法,沿政府规定固定的路线,由负责邮递的人员一站一站接力传达下去。

    邮路沿途,都有固定的信使进食和住宿处所。这些休憩处或称为,或称为。有的研究家认为,这些称呼,是按不同的邮递方式来决定的,比如说,步递停留之处称为,马递站称为驿。其实,在秦朝时还不像后来那么严格。如为秦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白起,最后被迫自杀的地点,有的书上称为杜邮,但有些书又称为杜邮亭。这就说明邮、亭实际可以并用。在始皇陵西侧,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一片瓦,上有瓦文平阳驿,说明驿在秦时也是邮路上居停点的习惯用法。秦朝还有传舍的称呼。如秦末汉初刘邦和说客郦食其见面,便是在一处叫高阳传舍的地方《史记·郦生列传》。楚汉战争中,高祖刘邦去夺割据势力张耳、韩信的大权,也曾住在修武的一处传舍《史记·淮阴侯列传》。关于,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秦朝的亭是一种负责地方治安的组织。有学者却认为亭负担的更多任务是依次递送公文和邮件。秦制30里一传,10里一亭,亭设有住宿的馆舍。按秦法,亭应及时负责信使的传马给养、行人口粮、酱莱和韭、葱等,甚至供应粮食的升斗、酱和莱的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近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里,对此有明确的记载。这些记载,给后人留下了2000多年前我国邮驿状况的生动情景。

    秦朝有效的通信系统,起着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中央政府可以源源不断接到各地方的情况通报。由于政府规定了地方向上汇报请示必以书面形式,秦始皇每天要阅批的奏章就重达120斤的竹木简片。秦政府还通过这些通信系统,及时了解边防和民间的动态,采取果断的军事措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朝统一以前,各国对邮驿通信有不同的称呼,如

    B.金朝建立后,统一了邮驿通信的称呼,但实际上邮路沿途提供食宿处,在当时仍有不同的称呼。

    C.”“ 是邮路沿途提供食宿的住所,是按不同的邮递方式来区分的。

    D.清朝有一同性称呼的继承与变化,给后人留下了2000多年前我国邮驿状况的生动情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及时了解边防和民间的动态,秦朝的邮传方式大都采用换马不换人的接力传送方式。

    B.文章列举杜邮亭”“平阳驿等史料是为了说明”“”“驿在秦代时还没有严格的区分开来

    C.的功能在秦代到底是怎样的?目前的研究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

    D.到了秦代,便成为通信系统的专有名词,秦代沿道设邮有利于上传下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驰道、直道和新道等道路的建设。邮驿通信就很难形成四通八达的局面,中央政府也难以及时掌握各地的动态。

    B.秦朝建立后,以惊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交通通信网络,致使清王朝仅仅存在十五年。

    C.家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为油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反过来看,遍布全国的邮驿通信,也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D.警察建立后,对很多制度加以统一,集中统一的邮驿制度和统一的度量衡制度一样,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曹操在江边饮酒、执矛吟诗的情景,抒发了英雄的豪迈情怀。

    (2)《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赞美管箫之美,实际上是在赞美姑娘的美丽。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起兴手法,睹物闻声,引发对逝去年华的追忆。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3)___________,横槊赋诗。(苏轼《赤壁赋》)

    (4)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5)孔子特别注意日常言行的细节。弟子“言志”时,子路言谈不够谦逊,孔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哂笑他。

  • 9、(1)独立扬新令,________________。(卢纶《塞下曲》)

    (2)渐霜风凄紧,______,残照当搂。(柳永《八声甘州》)

    (3)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4)有我之境,以我观物,_______________。(王国维《人间词话》)

    (5)______________,段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远浦帆归》)

    (6)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7)只解沙场为国死,_______________。(徐锡麟《出塞》)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____________。(《易经》)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面对滚滚长江,以酒祭奠明月,感慨人生如梦,

    (2)《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3)《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自己虽遭到贬逐、污以罪名,但他仍坚定地坚持真理,追求美好品德,且为之蹈死不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老师有两种:一般意义上的老师是“ ______________”,而韩愈在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陋习时所定义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_______________”一句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通之处;范词写“ ________________”,以声色点染戍边战士“不寐”之愁。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与“金”两个例子设喻,引出“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粗俗的乡野音乐来反衬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是“__________”。

    (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柳梢青 岳阳楼

    戴复古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注】 戴复古: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诗人。袖剑飞吟:相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留诗于壁上,曰:朝游百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袖剑:衣袖里藏着短剑。飞吟:临风吟唱。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在洞庭湖的南头)。君山:在洞庭湖中,相传是湘君出没之处,故名。

    1】词上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内容分析。

    2】词下阕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阐述。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

    成化二年,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逾二月,大学士李贤奔丧毕,奉诏还朝。伦诣贤之,不听。乃上疏曰:“臣闻朝廷援杨溥故事,起复大学士李贤。臣窃谓贤大臣,起复大事,纲常风化系焉,不可不慎。窃谓明人伦,厚风俗,莫先于孝。在礼,子有父母丧,君三年不呼门。

    夫为人君,当举先王之礼教其臣;为人臣,当守先王之礼事其君。昔宋仁宗尝起复富弼矣,弼辞曰:‘不敢遵故事以遂前代之非,但当据《礼经》以行今日之是。’仁宗卒从请。此君者,未尝以故事强其臣;此臣者,未尝以故事徇其君。故史册书之为盛事,士大夫传之为美谈。无他,君能教臣以孝,臣有孝可移君也。陈宜中、贾似道徒,皆援故事起复。然天下坏乱,社稷倾危,流祸当时,遗讥后代。无他,君不教臣以孝,臣无孝可移于君也。陛下必欲贤身任天下之事,则贤身不可留,口实可言。使贤于天下之事知必言,言必尽。陛下于贤之言闻必行,行必力。贤虽不起复,犹起复也。

    且陛下无谓庙堂无贤臣,官无贤士。陛下诚于退朝之暇,亲直谅博洽之臣,询政事得失,察民生利,访人才贤否。舍独信之偏见,纳逆耳之苦言,则众贤群策毕萃于朝

    臣伏见比年以来,朝廷以夺情为常典,缙绅起复为美名。臣不忍圣明之朝致纲常之坏、风俗之弊一至此极也。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将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疏入,谪福建市舶司副提举。

    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己。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衣食粗恶。或遗之衣,见道殣,解以覆之。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十四年卒,年四十八。

    赞曰:词臣以文学侍从为职,非有言责也。激名义,侃侃廷诤,抵罪谪而不悔,岂非皎然志节之士欤?夺情之典不始李贤,然自罗伦疏传诵天下,而朝臣不敢以起复为故事,于伦理所,岂浅鲜哉。

    (取材于《明史·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起复:封建时代,官吏有丧,守丧尚未满期而重新起用。②夺情: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伦诣贤之 沮:哭丧

    B. 官无贤士 庶:众多

    C. 察民生利 病:弊端

    D. 于伦理所 裨:益处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子有父母丧   陈宜中、贾似道

    B. 君三年不呼门   仁宗卒从

    C. 缙绅起复为美名   金牛山人迹不至

    D. 臣有孝可移君也   激名义,侃侃廷诤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伦独赐而后受   唯独罗伦把(果)分给别人后自己才享受

    B. 未尝以故事徇其君   不曾用旧例顺从他的君主

    C. 则贤身不可留,口实可言 那么李贤人不可留在朝廷,但他的嘴却可以说话

    D. 亲直谅博洽之臣 亲近那些正直诚信学识渊博的臣子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则众贤群策毕萃于朝。

    ②或遗之衣,见道殣,解以覆之。

    5概述罗伦上疏不同意起复李贤的主要理由。

    6罗伦为人刚正,敢于直言。历朝历代不乏罗伦这样的人。结合文本,联系你的阅读积累,谈谈认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②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③西出阳关万里行,弯弓走马自忘生。——苏辙

    ④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关汉卿

    ⑤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⑥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