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孝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销售     吃不消     逍遥法外

    B.副本     大幅度     盛名难付

    C.堂皇     装幌子     诚惶诚恐

    D.毕竟     必需品     毕恭毕敬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2017年初,人类在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PK中连连败退,这类机器人无所不为,会下棋,会猜脸,还能解答各种问题。

    为了丰富文体活动,更深刻地理解话剧,班级组织演出《雷雨》,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去哪玩比较省钱?去哪里舒适又好玩?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最终也没有结果。

    “一次考试决定不了什么,代表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在错误中看清自己的不足和短缺。”父亲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她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

    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等人投靠日本,建立伪国民政府,这些人沐猴而冠,卖身求荣,是会被永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藏者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A. ①③⑥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②④⑤

     

  • 3、以下四副对联,依序对应的名胜正确的一项是(   )

    甲、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乙、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心。

    丙、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丁、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须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上好话佛说尽,又谁知五千妙论书自尊师

    A. 岳阳楼 关帝庙 刘鹗纪念馆 庄子庙

    B. 岳阳楼 武侯祠 李清照纪念馆 老子庙

    C. 鹳雀楼 陶潜祠 刘鹗纪念馆 观音庙

    D. 黄鹤楼 关帝庙 蒲松龄纪念馆 老子庙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

    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

    “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

    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

    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

    伟大的宏纪元,

    美丽的宏纪元,

    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

    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的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

    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

    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

    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

    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

    “您对人类这么没信心吗?”

    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进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

    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

    人类还在,文明还在。

    “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有删改)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城市图像出现后,本文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给读着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

    B.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C.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孤独的感觉是像被雪崩所埋,这都是以身心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

    D.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上一场比赛勇士队用小个儿阵容把对手打的毫无招架之力。而到了这一场,没想到对手果然提前做好了准备,开局才两分钟就打了他们一个十比零。

    B. 未来的航天技术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按照发展主义的逻辑,作为工业化的一部分,实现太空工业化生产将会是航天事业的下一步目标。

    C. 当玩家分数积满当前段位的分数,即可进入下一段位。而当玩家到达钻石及以上段位的晋级,每次需要完成晋级赛的要求才能成功晋级。

    D.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并不相互排斥,更没有什么“国进民退”的说法,而且是更多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正在成为借势拓展的主角。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下列小题。

    多事之秋中的法学家

    贾双林

    1881年,王宠惠生于香港一个传教士家庭。1895年,14岁的王宠惠北上天津,考取了朝廷办的北洋大学堂,攻读法律科,1899年以最优成绩毕业,并获得“钦字第一号考凭”,也就是皇上认证的第一个大学毕业证书。

    1902年,王宠惠赴美留学,先就学于加州大学,随后转入那鲁,并在那里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以后,王宠惠即赴英国继续研究国际公法,并获得英国律师资格。同一时期,王宠惠游历法国和德国等国考察法律,并被选为柏林比较法学会会员。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两天后,孙即任命年仅31岁的王宠惠出任外交总长,这是中国采取共和政体后的首任外交部长。

    在民国时期的外交场合,王宠惠为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争得了尽可能得到的尊重。而且,在民国外交的几个关键时期,其绩效足以彪炳史册。

    1919年的巴黎和会,王宠惠虽然没有亲赴巴黎,但作为资深的外交家,他在国内积极发挥政学两界影响,组织领导了国民外交协会、欧美同学会等社团营救被捕学生的斗争。同时,与在巴黎的中国外交官顾维钧、施肇基保持联系,秘授机宜,拒签卖国和约。

    1921年,北洋政府为解决巴黎和会未决问题,委派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三人为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王宠惠在施、顾二人密切配合下,迫使日本在山东问题上作出退让。次年2月,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为后来中国交涉他国在华治外法权奠定了法理依据。

    1943年,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开会,商讨战后问题。王宠惠以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身份陪同蒋介石出席。在拟定《开罗宣言》过程中,王宠惠经艰难磋商与美国代表达成一致,又巧妙利用了当时美、英、苏之间微妙的国际关系,最终迫使英国作出妥协,在《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满洲、台湾、澎湖归还中国”,为维护中国领土之权益以及奠定战后远东之格局,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就王宠惠的四十年外交生涯而言,开罗会议无疑是其巅峰之战。因为,这一次的外交胜利,不只收回日本占据的领土那么简单,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把美、苏两霸,甚至是英国在战后盘踞台湾和东三省的后门彻底封死,让其永远失去法理依据。因此,中国从来没有两德问题,至今天乃至未来,海峡两岸谈及统一,其国际法基础还得往开罗会议那里倒。其中,不应忘记王宠惠的贡献。走一步,看三步,这就是一个法学家与外交大家的智慧。可见,当时就能入围全世界50名最著名法学家之一的王宠惠,绝非浪得虚名。

    还在1928年时,王宠惠主持修订刑法。他在《刑法第一修正案》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华民国刑法》。这一刑法吸收了符合现代法律精神的观念,废除了旧刑法中受传统礼制影响的内容,废除了依亲疏等级确定惩罚程度的旧原则,确立了在刑事惩罚方面一律平等、惩罚从轻的原则。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的形式颁布的刑法典,王宠惠居功至伟。

    刑法法典之后,王宠惠又参与了《中华民国民法》的编订。这部民法典采用了民商合一的体例,注重对西方最先进民商法思想的吸收,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又兼顾了中国传统的民间习惯,达到了中西合璧、兼容无碍的效果。《中华民国民法》在短短两年内就编订完成,虽然由于时局限制,它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但它在体例、原则、指导思想等方面,为以后的民法典确定了范例。

    1949年的新年钟声敲过之后,蛰居香港的王宠惠不得不作出选择了,除了去台湾,还可留在香港。有人对王宠惠建议说,如果他开具一份在香港出生的证明,那么就可以持有英国护照了。这次,王宠惠选择了道德,摒弃了技术,他说:“我早年追随国父孙中山革命,旨在推翻满清,打倒帝国主义。我最痛恨的是依附外国势力。”

    1950年,王宠惠还是去了台湾,再度出任司法部长,1958年3月15日逝世于台北。

    (选自《新华航空》,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宠惠,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是第一位在海牙国际法庭任职的中国人。曾参与起草《联合国宪章》。先后撰写了《宪法当议》《宪法危言》等一系列法学作品,探讨了中国宪政设计的原则和方针,其思想不仅奠定了中华民国的立宪基础,而且引领了近代中国的宪政风潮,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者之一。(摘自百度百科)

    ②王宠惠“才识足以决大计,谋断足以息群疑,誉望足以动坛站”。

    (摘自《法官外交家王宠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王宠惠既是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外交家,又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但他在政治方面的成就显然没有在法学、外交方面那么卓著。

    B. 人们谈及海峡两岸统一能够找到国际法基础,和作为法学家与外交大家的王宠惠制订的法律密不可分,是他为人们提供了两岸统一的法理依据。

    C. 王宠惠是在海牙国际法庭任职的中国第一人,著有《宪法当议》《宪法危言》等法学作品,起草了《中华民国刑法》,参编了《中华民国民法》。

    D. 王宠惠的思想不仅奠定了中华民国的立宪基础,而且引领了近代中国的宪政风潮。他所起草或参与编订的法律在体例、原则、指导思想等方面,为以后的民法典确定了范例, 贯彻的效果都极其显著。

    2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在叙事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王宠惠无论在外交舞台还是在法学领域都成就卓绝,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了较强的道德约束力。

    (2)作为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名著,《礼记·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3)《老子》中指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子》第三十三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人的肉体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千古,那才是真正的长寿。

    (5)__________________,月照花林皆似霰。

    (6)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

    (7)玉户帘中卷不去,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应照离人妆镜台。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以“______”一问,然后以“______”一答,意在排遣忧思。后来人们常用这两句表达借酒浇愁之意。

    (2)《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李白的高度自信。

    (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认为“____________”是不行的,必须要亲自去调查研究。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锦瑟》中,李商隐用   两句抒写了抒情主人公之前漫不经心,事后追忆已成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2)苏轼《念怒娇(大江东去)》中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廉颇自比,既表明自己抗金决心又抒发忧虑之情的两句是    

     

  • 10、完成理解性默写题。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入手,表现出自己客居他乡、疾病缠身、漂泊孤独的窘况。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反面事例为喻,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心浮气躁。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江面开阔,扬帆远航的宏大景象。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5)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和漫布飞泻、发出巨大声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的存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真正有智慧和聪明的人应该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充分说明了了解他人和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安定。

    (3)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对于学生问到的自己所擅长的地方,孟子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礼记·中庸》中,作者认为的“中”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_____________”而“和”则是这样一种状态,“_______________”。

    (5)在《逍遥游》(节选)中,庄子讽刺惠子的心如茅塞般没有开通的句子是:“_______!”

    (6)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

    (7)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在滕王阁上所看到的晚霞绚烂、水天相连的宏阔景象,被称为千古名句。

    (8)在《黄冈竹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竹楼所见,一远一近,把竹楼与远山、近江的关系写活了。

    (9)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作者提到自己之所以要决定出远门去进行游学,除了担心自己长时间宅在家里文才会被埋没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0)《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阐明了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钟嵘《诗品序》、白居易《与元九书》中也有类似说法,如:(一例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描写的小石潭虽然环境景物幽美静穆,但氛围过于冷清,让人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久留。

    (2)《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短短数字,便刻画出氓看起来忠厚老实的形象。

    (3)《离骚》里屈原面对背直追曲的时代虽然感到忧郁苦闷、走投无路,却也表示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了他不愿苟合取容的高尚情操。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下列小题。

    清明二首(其二)

    杜甫

    此身飘泊苦西东, 右臂偏枯①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 悠悠伏枕左书空②。

    十年蹴鞠③将雏远, 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④, 家人钻火用青枫⑤。

    秦城楼阁烟花里, 汉主⑥山河锦锈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 白苹愁杀白头翁。

    注:①偏枯:麻痹。②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③蹴鞠:踢球。④紫塞:泛指北方。⑤青枫:古人钻木取火,四时各异其木。《周礼·月令》规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枣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树,冬天用槐檀。春季当用柳,荆楚却用青枫。⑥汉主:指唐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第二联近承首联,“系舟”应“飘泊”,“左书空”对“右臂偏枯”,将老病漂泊的境况具象化。

    B. 第三联远承首联,“蹴鞠”“秋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儿时欢乐场景的追忆,以儿时之乐衬老境之苦。

    C. 第五联里的“秦城”“汉主”含蓄深婉,真切动人地表达了诗人想念京华之深,欲归故都之切。

    D. 尾联以“春”“白”叠用见妙,春水归向洞庭,白蘋春生长,让原本愁苦的诗人又顿感欣慰。

    E. 本诗前三联侧重叙事,叙中融情,后三联重在写景,景真情切,两大部分双峰并峙,各显千秋。

    2第四、五两联虚实结合,可谓构思精妙。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严毅沉果,有大略。安禄山反,郛子仪荐其能,诏摄御史大夫,知节度事。肃宗即位,诏以兵赴灵武,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乾元初,代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滑汴节度使许叔冀战不利,降贼,史思明乘胜西向。光弼敦阵徐行,趋东京,谓留守韦陟曰:“贼新胜难与争锋,欲诎之以计。然洛无具粮,危逼难守,公计安出?”陟曰:“益陕兵,公保潼关,可以持久。”光弼曰:“两军相敌,尺寸地必争。今委五百里而守关,贼得地,势益张。不如移军河阳,北阻泽、潞,胜则出,败则守,表里相应,贼不得西,此猿臂势也。”遂檄河南纵官吏避贼,闬无留人,督军取战守备。上元元年,进围怀州,思明来救,光弼再逐北。思明屯兵河清,声渡河绝饷路。光弼壁野水渡,既夕还军,留牙将雍希颢守,曰: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左右窃怪语无伦。是日,思明果召日越曰:“光弼野次,尔以铁骑五百夜取之,不然,无归!”日越至垒,使人问曰:“太尉在乎?”曰:“去矣。”“兵几何?”曰:“千人。”“将为谁?”曰:“雍希颢。”日越谓其下曰:“我受命云何?今顾获希颢归,不免死。”遂请降希颢,与俱至。光弼厚待之,表授右金吾大将军。高晖闻之,亦降。或问:“公降二将何易也?”光弼曰:“思明再败,恨不得野战,闻我野次,彼固易之,命将来袭必许以死。希颢无名,不足以为功。日越惧死,不降何待?高晖才出日越之,降者见遇,贰者得不思奋乎?”宝应元年,进封临淮郡王赐铁券,名藏太庙,图形凌烟阁。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一卷》,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B.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C.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D.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揖,旧时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敬礼,比跪拜礼简慢,多用于平辈间。

    B.上元,指肃宗年号。皇帝通常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后人常用年号来代指皇帝。

    C.右,旧时以“左”“右”来区分尊卑高下,通常是左贬右升。文中以右为尊。

    D.铁券,是封建帝王用以褒奖功臣、重臣的凭证,类似于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众轻慢承业已令李光弼不满,兵权交接的狂妄彻底激怒光弼,招来杀身之祸。

    B.李光弼反对退守潼关,认为兵家寸土必争,主张移军河阳,形成灵活作战之势。

    C.史思明曾打败许叔冀,迫使其投降;后来他驰援怀州,又迫使李光弼两度败北。

    D.李光弼平叛有功,晋封临淮郡王,名列太庙,并在凌烟阁留下画像,极富荣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新胜难与争锋,欲诎之以计。然洛无具粮,危逼难守,公计安出?

    (2)闻我野次,彼固易之,命将来袭必许以死。

    【5】李日越为什么会投降?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请以“这一次,我理解了他(她)/他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