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办成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党全国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②今年夏天,骄阳似火,都市人都喜欢在周末来到乡村享受清凉,采摘品尝新鲜水果,陶醉于瓜田李下。
③强冷空气影响之下,气温持续下降,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④潘天寿曾在1956年说“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这样的观点在当时是空谷足音,在今天,更是绝无仅有。
⑤黄秋望略沉思,挥毫写下楷书“五风十雨农家乐,万紫千红大地情”,字字工整有力。在场的人们无不拍手叫好。
⑥鱼龙混杂的化妆品市场,已经乱到让人们真假难辨,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最好去正规的大市场购买。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蒋重珍,字良贵,无锡人。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明年,待命霅川,移文阁门,请对,当路惮之,添差通判镇江府,辞。会行都火,应诏曰:“……九庙至重,事如生存,而彻小涂大,不防于火之未至;……”上读之感动,它日星变求言,复申前说。
A.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B.“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也可以指掌权之人,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C.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和人世的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
3、阅读下面材料,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文化史上,我们不难发现,古希腊人曾遭遇强大而优越的东方文化,他们一度似乎要被这些外来文化压垮了,他们的宗教几乎就是各种东方宗教的一场混战。但是,希腊文化最终并没有成为“机械混合的文化”或“装饰性的文化”,那是因为希腊人牢记着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他们开始弄清楚自己的真实需要,没有长久地做东方的追随者。
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文化冲突中应坚持自身的文化主体性
B.坚持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
C.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文化结合过程中尤为凸显
D.本国文化应顺势而为避免成为外来文化的附庸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站到四根柱子构成的扫描仪当中,只需数秒就能完成人像扫描,之后通过3D建模、数据处理,最后用3D打印出 ____ 的人像。
②秦兵马俑,____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③“大老虎的牙齿可厉害了!”“尖尖的,太可怕啦!”昨天,昆民市五华区第一幼儿园举办首届幼儿绘本戏剧节,小朋友们把绘本故事演的____。
A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B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C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D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的体质需要锻炼, ① 生产劳动就是很好的锻炼, ② 不管是在野外劳动 ③ 在厂房的工业劳动,对脑力劳动都是一种调剂。 ④ 多数学生劳动回来,都变得更健康了。 ⑤ 不锻炼身体, ⑥ 课堂上学得很多,将来也未必有大的作为。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
| 可是
| 或者
| 不过
| 所以
| 即使
|
B
| 而
| 因为
| 或者
| 可是
| 可见
| 而
|
C
| /
| 因为
| 还是
| 所以
| 如果
| 即使
|
D
| 而
| 可是
| 还是
| 所以
| 不过
| 而
|
A. A B. B C. C D. D
6、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后面题目。
分析题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更有意思些。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长,他是公认的好学生,成绩好,口才好,模样好,没啥不好的地方。班长说:“因为这个男人是人贩子,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会拔腿而逃。”
老师笑笑,点点头。
第二个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辞地说:“你就当她漂亮吧!”调皮鬼摇头晃脑地说:“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教室里一阵大笑。
数学课代表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老师点点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得意地说:“你们可能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后,抢东西。”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给出的答案。老师不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
这时候,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校长先对同学们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然后又对老师说:“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个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三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 选自《青年博览》2008年10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主要围绕着一道分析题展开情节,突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道德及社会风气等存在的问题。
B.五位学生对“分析题”的分析回答反映他们都是一些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C.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学生的“大笑”,既反映了同学们对两次回答的认可,又表现了同学们潜意识中的功利;结构上前后照应。
D.年轻老师与他的学生对分析题的解答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令同学们沮丧、气愤,因此教室一片大乱。
E.文中“年轻教师”从出题、答题到告诉答案,起着串联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你对这篇小说以“分析题”为题,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3】试分析小说中学生、教师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以及结尾写到老校长流泪,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校长流泪”的认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有这类似的表述,并由此勾起亡国的感伤。
(3)《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
⑵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
⑶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抒发年岁将老、功业未成的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从师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⑸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慨叹历史风云变幻、物是人非。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屈原在《离骚》中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其中“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君主弃恶向善、改弦更张的规劝之意。
(2)《琵琶行》第一、二自然段,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来渲染环境气氛或衬托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的句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兴兵北伐的不同结果。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______________”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京口当地百姓对于该人物的亲切与自豪之感。
(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作为一个富有审美意味的词语。在古诗词中也频繁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及时把那些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发现出来。”这是习总书记对新时期我国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对于人才选用,《礼运》中提出“________”,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建议“________”。
(2)古人常借“水”抒发情感。《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悲叹时光飞逝;《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用“_______”感慨历史更迭。
(3)陶潜在《归园田居》中运用比喻修辞表达意思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在世人都称赞他时却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非难他时也并不因此面沮丧,只因他能够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 ”。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①
吴文英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便江湖天远,中宵同月,关河秋近,何日清尘?玉尘②生风,貂裘明雪,暮府英雄今几人?行须早,料刚肠肯殢③,泪眼离颦。
平生秀句清尊。到帐动风开自有神④。听夜鸣黄鹤,楼高百尺,朝驰白马,笔扫千军。贾傅⑤才高,岳家军在,好勒燕然石上文。松江上,念故人老矣,甘卧闲云。
【注】①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忽必烈率军围攻鄂州,宋理宗命贾似道率军援鄂,翁宾旸在此时入贾似道幕府随行,吴文英对朝廷此次军事行动抱很大期望。②玉尘:玉柄拂尘。魏晋时清谈家常手拿拂尘,泛泛而谈。③殢(tì):滞留。④到帐动风开自有神:《晋书·邵超传》载谢安与王坦之曾经诣见桓温论事,桓温让都超在帐中卧听,风动帐开,谢安见而笑之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⑤贾傅:即西汉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与梁怀王太傅。此处以贾谊比友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开头言词人年已垂暮,羁旅为客,送朋友前线御敌,思绪万千。
B.“便江湖”四句为赠言,两地远隔仍可同赏明月,但何日清扫战尘?
C.词人认为朋友风采照人,可建功立业,不必为儿女情长而难舍难分。
D.在对朋友表达美好祝愿后,结尾慨叹自己已如闲云野鹤、壮心不在。
【2】有人认为此词充分显示了词体言情达意“摇曳生姿”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图,字表圣,河中人也。父舆,大中时为商州刺史。图,咸通十年,归仁绍①榜进士。主司王凝初典绛州,图时方应举,自别墅到郡上谒,去,阍吏遽申司空秀才出郭门。后入郭访亲知,即不造郡斋。公谓其尊敬,愈重之。及知贡,图第四人捷,同年鄙薄者谤曰:“此司空图得一名也。”公颇闻,因宴全榜,宣言曰:“凝叨忝文柄,今年榜帖,专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由是名益振。未几,凝为宣、歙观察使,辟置幕府。召拜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卢相携②还朝,过陕、虢,访图,深爱重,留诗曰:“氏族司空贵,官班御史雄。老夫如且在,未可叹途穷。”就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遂表为僚佐。携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丁黄巢乱,间关至河中,僖宗次凤翔,知制诰、中书舍人。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昭宗在华州,召为兵部侍郎,以足疾自乞,听还。图家本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庐,遂隐不出,作亭榭素室,悉画唐兴节士文人像。尝曰:“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遂名其亭曰“三休”。作文以伸志,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言涉诡激不常,欲免当时之祸。初以风雨夜,得古宝剑,惨淡精灵,尝佩出入。性苦吟,举笔缘兴,几千万篇。自致于绳检之外,豫置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沾醉高歌。客有难者,曰:“君何不广耶?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岁时祠祷,与闾里父老鼓舞相乐。时寇盗所过齑粉,独不入谷中,知图贤,如古王蠋也。士民依以避难。后闻哀帝遇弑,不食扼腕,呕血数升而卒,年七十有二。先撰自为文于濯缨亭一鸣窗,今有《一鸣集》三十卷,行于世。
(节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
(注)①归仁绍:苏州人,唐咸通十年己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其中有司空图。②卢携:唐代名臣,曾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侍郎、兵部尚书等职。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别墅到郡上谒 谒:拜见
B. 作亭榭素室 素:无涂饰
C. 言涉诡激不常 涉:涉及
D. 客有难者 难:疑惑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空图父亲司空舆曾担任商州刺史,后来司空图考取进士,又因为主管官员王凝的保举,被朝廷任命为殿中御史使。
B. 卢携还朝任职时,他去看望了司空图,对他推崇赏识并为他留诗,因为他的推荐,司空图被表奏为官,此后官职又有升迁。
C. 司空图曾被授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等职,他没有赴任或告病还乡,后来司空图隐居于中条山王官谷中,他作文吟诗,举止放达。
D. 司空图贤名在外,在他声誉的庇护下百姓得以免遭寇盗伤害,他忠于皇帝,最后绝食呕血而死,并有文集流传后世。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凝叨忝文柄,今年榜帖,专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
(2)君何不广耶?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
【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司空图的形象特点,不超过30个字。
15、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有研究发现,针对同一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的学习效果保有率是不同的(见下图)。请根据此图反映出的规律,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为同学们提出学习改进建议。要求:建议合理、具体、切实,150字左右。
②近年来,頔、琰、杲、嫕(注)…这样的生僻字逐渐成为了新生儿姓名里的“热门字”。请对这一现象加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150字左右
(注释):頔 (dí):美好。琰(yǎn):常用来形容美玉。东汉才女蔡文姬,名琰。杲(gǎo):日出明亮的意思,语出《诗经·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日出”。嫕(yì):柔软、和善,语出《楚辞·神女赋》“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
③请从你熟悉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以“ ,你的人生是一首歌”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人物名字, 题目补充完整。人物特点符合原著,感情真挚。不超过1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