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排序,最适合填入方框中的一项是( )
保障发展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共同捍卫人类发展权利,相信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①也需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 ②中国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 ③互鉴发展经验 ④还需作出更大努力 ⑤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A.②①⑤③④ B.②⑤④①③ C.④②③①⑤ D.④①③②⑤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 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 “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 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 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B.①诚能得樊将军之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①作计乃尔立 ②始尔未为久
D.①苟余情其信芳 ②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挑战不可能》舞台上,一个短小精悍的机械工让25吨重的起重机从两条钢丝上顺利地通过,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②虽然前几年上映的《狼牙》只有较少人关注,但这并没有让吴京沉寂,最近他凭借《战狼2》再捉崭露头角,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
③今年登陆我国的最授台风“天鸽”不仅给台湾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使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风生水起,南方六省和港澳地区都遭暴风雨洗劫。
④由于这个班的学生基础很差,为了让这些学生能跟得上进度,班主任经常蹲班,对学生耳提面命,希望能为他们解决疑难问题。
⑤2017年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的事迹又一次证明:从事科技或学术研究需要脚踏实地,细水长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耐性。
⑥虽已立秋,但气温依然“高烧不退”,开封各地的菊花已经盛开,这些黄菊、白菊和墨菊让人惊艳,就是用国色天香来形容也不为过。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位作曲家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多年的艺术淬炼中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大河之北》便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创作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堪称现代气息与民族风味巧妙融合的典范,使听者获得似曾相识又出乎意料的欣赏体验。
①而是运用自由十二音技法
②刻画出燕赵大地慷慨悲壮的文化底蕴
③作曲家并没有使用固有的音乐素材来彰显河北特色
④创作了一个戏剧性主题
⑤从而涂抹上一层厚重的历史人文色彩
⑥整部作品透过充满现代感的音响
A.③①⑤⑥②④ B.③①④⑥②⑤ C.⑥②⑤③①④ D.⑥②④③①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 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礼乐文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B.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原因是当时就产生了大量的礼乐歌舞形式。
C. 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D. 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主旨却变化不大。
【2】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能陶冶人们的情操。
B. “礼”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C. 远古时期,“礼”“乐”并存,涵盖一切;周代以后,“乐”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D. 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孔子常常将其相提并论。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
B. 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建立。
C. 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 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2)淇水汤汤,____________。(《诗经·氓》)
(3)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3)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5)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按常情,作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怀,但在《菩萨蛮(其二)》一词中,韦庄却偏偏反过来说:“________________。”作者这样写得目的,在于更加突出的表现作者思归而不能归的这个深层次原因。
9、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预警蜀地恶劣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作者总结士大夫之族中师道不复的原因,是他们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动作小心、神情惶恐侧面表现蜀道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无题》中运用双关、比喻、对偶的修辞方法,表现对爱情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明居湖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白居易《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两句诗是“ , 。”
(3)刘禹锡《陋室铭》中用“ , ”,来表明自己不在乎房子有多破,只要品德好,精神上就满足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
(3)苏轼《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雪后书事
陆龟蒙(注)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注)陆龟蒙,字鲁望,号甫里先生,出身苏州官僚世家。本诗大致写于作者归隐甫里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点明了时令气候,写小雪时节,江南的寒色如约而至,一点都没有偏差。
B.回忆虽好却适逢别离,麦陇虽整但独缺雉眠,从中隐隐透露出世事不尽如人意的感伤。
C.尾联邻翁察觉到诗人对小麦收成的忧虑,劝解他不要担心天气,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D.全诗即事生情,情寓事中,通过看似平淡的叙述,委婉曲折地表达出了诗人的心声。
【2】作者本是诗人,却因行药来到村前。试比较本诗颈联和杜甫《旅夜书怀》颈联情感表达的异同。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刑赏忠厚之至论
[宋]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苏轼引用《诗经》的句子,意谓君子如果喜纳贤人之言,怒责馋人之言,则乱事庶几可止。祉:喜欢。遄:疾速。已:停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矜:怜悯,同情
B.尧曰“宥之” 宥:宽恕
C.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 胜:尽,完
D.而爵禄不足以劝也 劝:劝说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竟为秦所灭
B.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 句读之不知
C.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D.赏之过乎仁 相与枕藉乎舟中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B.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C.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D.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4】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①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②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③不可!鲧方命圮族
④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
⑤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
⑥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道衰落之后,穆王还是把要善于用刑的方法告诉吕侯,孔子对此的态度是肯定的。
B.作者认为“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所以施行刑罚的时候就不能够使用刀锯。
C.本文旁征博引,末段引用“君子如祉”“君子如怒”等语句,非常具有说服力。
D.本文文辞简练而又平易晓畅,中心突出,层次清晰,论证分析缜密,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政论文。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2)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3)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7】作者认为怎样实施刑赏才能达到“忠厚之至”?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算盘是我国古老的计算工具,曾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2013年珠算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珠算的计算功能被计算器代替,珠算也逐渐远离小学课堂。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议推动珠算文化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对此,教育部最近给出答复:“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珠算学习要求,从‘看到算盘’‘知道算盘’到会简单的珠算口诀,拨珠运算,我们将把这一问题提交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认真研究。”
对于“珠算要不要进课堂”,班级拟举办一场辩论赛,请你任选一方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