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佛山黄岐龙母诞近日在黄岐龙母庙拉开帷幕,吸引了大批市民及海外乡亲来到现场,万人空巷,争睹龙母祭典。
②曾几何时,戴眼镜是有文化的象征,而如今近视却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防治刻不容缓。
③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天气状况不佳,五风十雨,市气象局提醒大家出门注意安全,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④近些年来,随着反腐的深入推进,一些“老虎”、“苍蝇”陆续被绳之以法,正气上升,歪风收敛,民众额手称庆。
⑤经过多年的攻城略地、浴血奋战,项羽成为坐拥百城、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西楚霸王,足以问鼎中原了。
⑥闻立鹏教授是闻一多先生的小儿子,他最近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父亲一生危言危行,对自己的人格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④⑤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在欧洲语言理论中,只有“词”的概念,“字”是没有任何地位的;而我们现在渐渐认识到,_______________。这意味着建立在西方范畴之上的现代汉语语法,或许是一个有些荒谬的存在。
①不是建立在词的基础上
②汉字的组合对于中文来说是有根本意义的
③中文语法肯定是要建立在字的基础上
④这个意义在欧洲语法的视角中是看不见的
⑤因为它们只认词
A.②④⑤③①
B.②⑤④③①
C.③②④①⑤
D.③①②④⑤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中秋节,男人们出力打着糍粑,女人们在一边择(zhái)菜切肉,娃娃们围着他们嬉戏打闹,一派悠然和谐、阖家团圆的风光。糍粑呈圆饼状,白白软软,端的一副(fú)明月清辉的模样。
B.“军民携手奋进•同心合力筑梦”军地联谊(yì)文艺演出暨非遗文化进军营活动在武警总队某部圆满举行。演出中,《江姐》选段《绣红旗》等节目让军民深受感动,爱国热情高涨(zhǎng)。
C.进入十一月,流感疫苗接种(zhòng)高峰来临。有市民说自己接种流感疫苗第二天有点鼻塞(sāi),不知道是否是正常现象。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这是疫苗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D.她把灯举得更高了一些,大气似乎变成了纤(xiān)维织品,挣脱绿茵茵的海面,在红黄交织的纤维中间闪烁,燃烧,犹如篝火堆上滕起的焰火。这燃烧的焰火逐渐融汇成炽(chì)热的一片。
4、下面各句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岿(kuī)然 缫(sāo)丝 扼(è)要 趑趄(qie)
B.筵(yán)席 下载(zǎi) 诡谲(jué) 坍(tān)塌
C.咋(zhà)舌 纶(ɡuān)巾 猥(wěi)亵 龌(wò)龊
D.沏(qī)茶 讪(shàn)笑 挟(xiá)制 对峙(zh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平平淡淡的;但又像一杯加了糖的白开水,甜甜的;也像一杯加了盐的白开水,咸咸的。
B. 11月份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地区遭到了雨雪的袭击,温度下降得非常快,这给当地民众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C. 有市民认为,如果票价过高,无法令普通打工者承受,这趟动车组将有可能变成“白领专列”。
D. 晚会上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节目选取了中国传统民乐与西方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为道路,获得了更广泛的受众的喜爱。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以《人民文学》扬起“非虚构写作”旗帜为起点,“非虚构写作”已走过10年的文学历程。无论概念界定、外延厘析,还是创作实践、批评研究,当下的“非虚构写作”都略显混乱。那么,“非虚构”应如何“写作”?
首先,应摆正“非虚构”与“写作”的主次关系。“非虚构”在中国作为一个概念或范畴的提出,有深刻的社会肌理与复杂的文学内因。一是对“后先锋时代”虚构文学个人化创作现状的反拨;二是对以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日渐偏离“非虛构”轨道而陷入单一化、模式化与体制化窠臼的匡扶;三是对“底层叙事”日渐显露的表象化、类型化与客体化苦难书写弊病的矫正;四是对消费主义和娱乐化书写而引发的仿真化、虚幻化与符号化乌托邦图景的反正。
“非虚构写作”鼓励作家深入现实,以亲历性、反思性与在场性姿态直视虚构文学面临的困境,打破传统文学秩序,使我们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微小到宏大等各种关切和经验在文学书写中得以呈现。可见,文学书写是内核与目的,而“非虚构”仅是手段或路径。
其次,应凸显“写作”与虚构、想象间的应然关系。“非虚构写作”在根底上仍体现为一种文学创作,无论其表现出怎样的具体现实的真实,这种真实都应是文学的真实。而这恰是在立足于“非虚构”的现实事件基础上,并通过虚构、想象等艺术手法超越这种基础后呈现的。即作为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与虚构、想象之间并不对立,而是共同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学世界。
“非虚构写作”在文学真实的呈现上不仅不反虚构,反而需借助虚构与想象来深化真实。因为虚构是对真实生活的高度提炼,是艺术想象的产物。想象是依凭记忆对大脑储存的材料进行加工而产生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只要不是漫无边际不合逻辑的杜撰、编造与无根无由、不合情理的空想、幻想,其对文学真实的呈现都是有益和必要的。虚构与想象可使现实的琐碎、芜杂精细化,条理化,抽象的情感、意志与体验形象化,具象化,从而渲染情感,强化主题,呈现文学的真实性。
遗憾的是,从“非虚构写作”的创作实践看,大多创作主体停留于记录者、观察者层面,使作品徘徊在“反”虚构层次。因排斥虚构与想象而将其与“非虚构”对立,致使这些“非虚构”文本无法与新闻写作、口述实录和社会调查等类型的“非虚构写作”区别开来,虽说最大限度地呈现了真实,但却丧失了鲜活的艺术意蕴与美学张力。
最后,应厘清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的逻辑关联。“非虚构写作”追求的是艺术真实而非现实真实。实际创作中,无论是关于现实的描摹还是历史的记录,不管作者如何客观冷峻与零度叙事,都不可避免地掺杂个人想象、情感、认知,甚至是兴趣与爱憎。加之作者的出身、立场与态度及所处历史时代和社会氛围等因素,又会在创作中隐匿着某种“虚构性”的因子或回避某种情形以达到特定目的。
“非虚构写作”要将人物性格、情感表达及创作主体的个性才华作为艺术追求,在最大限度地立足叙述真实、情感真实与历史真实等基础上呈现艺术真实。如此,“非虚构写作”方可重新激活文学艺术与大众生活的关联,展露时代凡俗质感和个体生命气息,将易被遗忘、遮蔽的日常瞬间及其潜藏的可能,通过作者亲历亲验的在场性书写予以呈现。
(摘编自高春民文章《非虚构写作:以审美创作反映现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虚构写作”通过虚构、想象创造文学世界,超越了现实基础,艺术地表现了真实。
B.想象是对大脑存储的加工,虚构是对真实的提炼,二者对“非虚构写作”的作用不同。
C.“非虚构”文本呈现真实,这点与新闻、口述实录等不同,它有艺术意蕴和美学张力。
D.“非虚构写作”实践中,因作品停留在“反”虚构层次,所以作家只是记录、观察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分析“非虚构”概念在中国的提出时,采用了并列结构阐述其产生的原因。
B.文章采用对比手法论证“非虚构”与“写作”的主次关系,体现了先破后立的原则。
C.文章在论证“虚构”与“想象”的关系时,层层深入,既有理论分析又有现实反思。
D.文章紧扣“非虚构写作”,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总分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非虚构”与“写作”的关系中,“写作”为主,“非虚构”为辅,“非虚构”仅仅是文学书写的手段。
B.作家只要深入现实,打破传统,在写作时呈现出各种关切和经验,就能实现“非虚构写作”。
C.在实际创作中,作品反映的“真实”,都带有作者的个体化和主观化倾向,这是艺术的真实。
D.“非虛构写作”对激活文艺与大众关联,展露时代和个体特质、呈现被遗忘日常等意义重大。
7、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 ,________,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塑造了周瑜“________”的儒将形象。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因道不同而不能相安共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表达即使粉身碎骨,志向也不会改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
(2)《琵琶行》中,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诗人白居易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乐声的感受是“___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用“__________”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借冠帽及佩饰来烘托自己高洁的节操、伟岸的气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劝学》中,荀子认为蚯蚓能上食泥土下饮黄泉是因为用心专一,“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因为用心浮躁。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保卫边防。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3)《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奚以知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 , ”两句说明君子的天赋本性和普通人并无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部条件罢了。
(2)《琵琶行》中,白居易运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句子是“ , ”。
(3)《离骚》中“ , ”两句写裁剪荷叶做上衣,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暗喻作者品行高洁。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
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②!
①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上,北面长江,为登临圣地。②强对:强敌。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打破俗套,不写登临感怀之作常写的望中景物,而是直抒胸臆;而心中所感又不止一端,故先将“此意”虚提,总摄下文。
B.“一水横陈”三句写镇江的山川形势足以北向争雄;“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转而批判统治者的苟安政策,词锋犀利,入木三分。
C.“因笑”三句,既承上片对六朝统治者的批判,使上下片浑然一体;又引出下文要“学英雄”祖逖中流击水、谢玄“破贼”,收复中原。
D.本词笔力纵横驰骋,时而激愤沉郁、怒陈笔端,时而慷慨激昂、抱负满怀,亦讽亦慨之中,显示出词人非凡的才气和胸襟气度。
【2】刘熙载曾在《艺概》中评价陈亮“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请结合本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具体分析二人的词作有哪些相似之处。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生三日,遭天下大乱,弃之荆刺;数日兵解,母往视,犹尚气息,遂收养之。及长,好经学,博通书传,以尚书教授。举孝廉。
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楚狱。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平相见。是时,显宗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即如是,忠、平何故引之?”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邪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吏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臣子所宜同疾,今出之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以得失,皆长跪言。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后平、忠死狱中,朗乃自系。会赦,免官。复举孝廉。
建初中,肃宗大会群臣,朗前谢恩,诏以朗纳忠先帝,拜为易长。岁余,迁济阳令,以母丧去官,百姓追思之。章和元年,上行东巡狩,过济阳,三老吏人上书陈朗前政治状。永初三年,太尉张禹荐朗为博士,征诣公车,会卒,时年八十四。
(选自《后汉书·寒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邪/
B.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邪/
C.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竞而久系至今邪/
D.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意。后来,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肃宗即东汉刘炟的庙号,古代的皇帝、皇后在去世后会因其生前所为,获得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庙号。
C.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朗命运具有传奇色彩,出生三天就遭遇兵祸,被弃荆棘丛中,几天后,他母亲去探看他,他居然还活着,就继续抚养他。
B.寒朗善于调查案件,他抓住耿建等人的供词细节,弄清了忠、平冤枉耿建等人的事实,上书陈述了忠、平冤枉耿建等人的原委。
C.寒朗为了国家不畏生死,面对皇帝怒骂,他仍说出了官员处理案件时为了自保不惜关押众多无辜受牵连的人、明知案件有冤情却不敢言的事实。
D.寒朗深得民心,在济阳离任后,还被百姓怀念,皇帝出巡路过济阳时,还有三位老吏上书陈述寒朗的政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
(2)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忤陛下者。
15、作文
题目①
南开中学百年来一直要求学生“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北京大学等高校把宿舍作为促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载体,以“大家筑小舍,小舍出大家”为追求。
上面材料引发你对“养成教育”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题目②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被人们尊称为故宫“掌门人”,他自称是故宫的“守门人”。他说,一定要看护好故宫的9371间房屋,1807558件藏品。2020年故宫就600岁了,我们要把壮美的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我们这一代人要上对祖先,下对子孙,保护、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守门人”“守护者”,他们或平凡或伟大,我们对他们或熟悉或陌生……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他或他们的故事。
要求:故事完整,描写合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