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个扎(zhā)根中国大地的时代楷模,他们不忘初心,守志不渝(yú),用自己的一片片热忱留下无限感动,向世界书写着可望而不可及的中国高度。
B.闷(mēn)热的天气难免令人心生焦躁,但年轻人的抉择总让感到欣慰,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汗流浃(jiá)背,他们总能在山清水秀、美丽纯朴的乡村寻找到诗意的归宿。
C.历史的教训总是容易忘却的,近期坐落在西亚的巴以冲突再起动荡,一边是血(xiě)淋淋的肆意抢掠,一边又是翻箱倒箧(qiè)的坑蒙拐骗,曾经沉寂的夜空充斥了炸弹的火光,热爱和平的人们期待早日渡过难关。
D.“人生无彩排”可谓鞭辟入里,每一次的崭露(lòu)头角,每一次的砥砺前行,都是一种修行,我们何不量体裁衣,孜孜不倦,为自己赢得一份美好未来的入场券(quàn)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卢师傅生性耿直,好打抱不平,对看不惯的人和事总是鸡蛋里挑骨头,从来不客气,深受大家敬重。
B. 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社会底层人士自怨自艾,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C. 微博在法制活动评选中获奖,这表明它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兴媒体正成为提升法治思维、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渠道。
D. 临近春节,河南兰考的一场大火,吞噬了7名残疾婴童的生命,面对严峻现实的不情之请,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事后回忆此事,吴善柳并非全不后悔。他说复读的前两年,还是有股劲儿憋不过来,也没有料到要考那么多年才中,后来就有些 。
②一面是各种政策鼓励,一面又是开办私人诊所步履维艰,国家大力支持,地方审批困难,私人诊所申办陷入 之境。
③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引起公众热议。有观点认为,周杰伦歌曲选进教材 。
④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24日就日美关于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关表态答记者问,强调中方做法完全正当 ,日美言论毫无道理不能接受。
A. 骑虎难下 进退维谷 无可厚非 无可非议
B. 进退维谷 骑虎难下 无可非议 无可厚非
C. 进退维谷 骑虎难下 无可厚非 无可非议
D. 骑虎难下 进退维谷 无可非议 无可厚非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个小官巨贪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冠冕堂皇之下隐藏着的一个肮脏灵魂,实在罪不容诛。
②李隆基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眼看着海内升平,社会富庶,觉得国内再也没有什么事值得忧虑,太平思想麻痹了他早年无所不为的精神。
③在埃尔逊实验室的两年里,他的动手能力捉襟见肘,暴露了他这方面的不足,被同事们传为笑谈。
④担任校长以来,先生朝乾夕惕,孜孜不倦,优化了校园环境,鼓起了老师们的干劲,使全校呈现出欣欣向荣之象。
⑤王导演对助理热情洋溢的推荐将信将疑,最后看她要求很强烈,就答应她给这位新手一次试镜的机会,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⑥荀卿目睹社会变化,认为“礼治”已然失效,应以刑、法巩固君权,他的弟子韩非,更加变本加厉,惟刑名法术是尚。
A. ①②⑥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②⑤⑥
5、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去友人家赴宴:看在你的薄面上,我才来吃饭的。
B.学术研讨会时发言:鄙见如上,欢迎大家交流探讨。
C.正式场合收到礼物后的感谢语:承蒙惠赠,不胜感激。
D.纪念死者的悼词:音容笑貌今犹在,一片丹心万古传。
6、实用类文本阅读
他正熟睡,面容苍白平静。我心里突然有一种冲动,想握住老人露在薄被外的双手。正是这双手,自1942年起陆续为中国读者介绍了众多苏俄作品,从肖洛霍夫到托尔斯泰,这双手,为中国读者推开了俄罗斯文学的窗户。
“一个人能把托尔斯泰小说全部翻译过来的,可能全世界只有草婴。”这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李福清的感慨。1987年,草婴在世界文学翻译会上被授予“高尔基文学奖”;2006年获得俄罗斯“高尔基文学奖章”,并被授予俄罗斯作家协会荣誉会员。
2014年12月,草婴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如今,这双手累了。但草婴依旧。他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不屈不挠,连医生都感佩他生命力的强大,超出了普通医学的理解范畴。
草婴,原名盛峻峰,之所以为自己起笔名“草婴”,就是因为,草是最普通的植物,遍地皆是,但是又顽强坚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婴说,他是一棵小草,想为世界增添一丝绿意。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同年12月,草婴随家从宁波避难到上海,那年他14岁。日本军国主义的血腥罪行唤起了一位少年忧国忧民和追求真理的朦胧意识,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和文艺作品。
草婴反复研读刚出版的《鲁迅全集》,并开始对俄罗斯文学产生浓厚兴趣。“也就在那时,我开始跟一位俄侨教师学俄语,因为付不起更多的学费,每星期只学一次。当时没有一本俄汉词典,没有一本俄语语法书,学俄语确实很困难。”草婴曾说,自己读俄文、英文,走上从事翻译工作的道路,是受鲁迅的影响。“我以为,鲁迅是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他无论涉及哪一个领域,都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其目的就是改变中国社会的现状,改变中国人的命运。”
从1941年苏德战争开始,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四年的战争,草婴通过阅读和翻译,清楚地看到了法西斯主义的残酷和反法西斯斗争的伟大意义。他认识到,反法西斯战争是决定人类命运的一场搏斗。
20世纪50年代起,草婴作为专业会员参加作家协会,专门从事文学翻译,译了一些苏联小说,主要有肖洛霍夫的小说《新垦地》第一部和第二部,《顿河故事》《一个人的遭遇》等,还译过尼古拉耶娃的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
1954年,草婴翻译完《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次年在《译文》上连载完后,当时,团中央宣传部发出推荐这部小说、学习主人公娜斯嘉的号召,在全国青年中掀起了学习娜斯嘉精神,“反对官僚主义,关心人民疾苦”的热潮。
《海上谈艺录·草婴卷》中,谈到了《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对于中国文学界的主要贡献,这部小说和其他苏联作品一起,帮助催生了一个创作流派,即“干预生活文学”。金农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称:“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这批‘干预生活’的作品中影响最大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主人公林震的誓言:“按娜斯嘉的方式生活!”
草婴希望译文尽可能与原著接近,甚至尽善尽美。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原著十分熟悉。他通常要看十来遍原著,有时更多,吃透后再开始翻译。他认为只有这样,原著中的一个一个人物才会在脑海里活灵活现,这就是形象思维。要翻译好作品,不仅要把人物关系理清,还得把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诸如习惯等搞明白。这是翻译前必做的案头工作。
草婴翻译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时,他的学生章海陵上门拜访,发现老师忧郁又有些激动。后来草婴才告诉他:“安娜死了……我,我刚才在翻译‘安娜之死’,心里真难过。”章海陵认为,草婴的译作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他把自己和原作者融合在一起了。
草婴深知,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工作,而任何艺术都离不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草婴认为,文学翻译也是一种艺术工作,只不过这种工作不能离开原著,因此是一种艺术再创作。
相关链接
①草婴说:“一部好的文学翻译作品应该是译文读者读后的感受相当于原文读者读后的感受。当然,要达到这个要求并不容易,这里有时代背景的差异,有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还有不同语言本身的特点。翻译家要适当处理这些问题,确实要花一番功夫,使译文读者也能尽量欣赏到原著的艺术魅力。”
②几十年来,草婴没有工资,没有编制,没有职称,就靠稿费生活。他戏称自己是“三无”人员。前些年,有文件规定,早年在《时代》出版社工作的可以申请享受离休待遇。可是,草婴没有申请。他想,“我可以靠翻译生活,不必申请离休待遇”。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草婴一生专门从事文学翻译,几十年里翻译了众多苏俄作品,使俄罗斯文学拥有众多的中国读者,草婴也因此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B.读鲁迅著作,使草婴对俄罗斯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学习俄文;在阅读翻译过程中也提高了对反法西斯斗争的认识。
C.草婴把自己翻译的一部苏联小说推荐给团中央宣传部,团中央宣传部在全国青年中掀起了“反对官僚主义、关心人民疾苦”热潮。
D.草婴翻译的《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催生了一个创作流派,即“干预生活文学”,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受这部著作的影响。
E.草婴根据自己翻译文学作品的经验,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作,因为它像文学创作一样,都离不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2)文本开头为什么要反复写草婴的那双手呢?
(3)简要说说“草婴”这个笔名的含义,并分析草婴是如何体现这个笔名的含义的?
(4)“草婴希望译文尽可能与原著接近,甚至尽善尽美。”草婴是怎样做到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运用鲜明的语言,描写了“山间之四时”中春、夏的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
(2)《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追求美、至死不渝的两句是“_____,____”。
(3)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你我共同拥有大自然,正如《赤壁赋》中苏轼“____,___”所言。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楼阁之间的通道比作彩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阿房宫的宏伟瑰丽。
(2)李白在《蜀道难》中将夸张手法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并且以水之险来展现蜀道之高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作诗十分喜欢使用列锦手法。所谓列锦,指的是将几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排列起来,多角度地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阐明了古代圣人良好的学习态度。
(2)陆游的《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写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有对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忧虑,更有对人们忘却战败的历史的担心。
(3)《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举木材经过墨绳量过并加工能取直和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会变锋利这两个事例来打比方,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做人的道理。
(2)韩愈在《师说》篇首即给“师者”的职能作用作出明确界定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表明自己改革的力度和决心之前,先以让步的方式说,如果司马光指责自己在位时间很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自己知罪。
(3)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中“_______________”写水,“_______________”写山,从总体上写出了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小题。
流莺①
李商隐
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①此诗大约是李商隐从桂管观察使幕(佐助人员)返京暂充京兆府掾属(佐助人员)时所作。
①对“流莺”这一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飘荡”“参差”等词语表现了流莺不停地漂泊辗转的样子。
B.“巧啭”表明流莺歌唱圆转流美,充满了对良辰佳期的期盼。
C.无论“风朝露夜”,还是“阴晴”,流莺以啼鸣实现了“本意”。
D.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的一处花枝也无从寻找。
② 诗人托流莺以寓怀,抒发身世之感,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③ 诗人在诗歌中借物咏怀、托物言志,类似手法的作品你读过很多了,请你另外选择一物进行描绘,并以之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少于200字)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拜尚书韩州馥为冀州牧,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京都,欲以诛卓。卓怒毖曰:“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叱毖令出,于外斩之。靖惧诛,奔伷。伷卒,依扬州刺史陈祎。祎死,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靖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于仁厚。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崖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既至交趾,交趾太守士燮厚加敬待。陈国袁徽以寄寓交州,徽与尚书令荀或书曰:“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流。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斗。”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巴郡、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章武二年卒。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B.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C.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D.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弟,旧时以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
B.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孝,指孝悌之人;廉,指清廉的官员。
C.足下,古代常用于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D.五品,即“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靖年少成名,却遭排斥。他善于评判人物,受人称赞,但与从弟不和,受到排挤,生活艰辛。
B.许靖仁义宽厚,慷慨善施。他以仁厚之心对待他人,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照料并接济他们。
C.许靖临危不乱,先人后己。避难交州时,他让随从及亲属先走,自己最后离开,在场的人莫不赞叹。
D.许靖奇伟不凡,才干盖世。刘备攻克蜀地后,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
(2)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天,B站发布了五四宣传片《不被大风吹倒》,主角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镜头前,莫言缓缓为大家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新华字典”。莫言小学五年级就因家贫辍学,小小年纪就体验到了世道的艰难。无书可读的莫言,靠着《新华字典》,学到了大部分日后写作需要的汉字,也靠着这本书,挽救了濒临熄灭的灵魂之火。
第二个是大风的故事。一次,莫言与爷爷外出割草,回程时狂风骤起。风大到莫言必须抓住野草,才勉强不被吹走。风扯烂了爷爷的小褂,抛散了车上的草料,却未能让爷爷后退半步。他像雕塑一样站在那里,一直等到大风过去,才缓缓地直起了腰身。
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莫言用他的两个人生经历,给了年轻人以指引和启示。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发现答案。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