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轫(rèn)于20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的创作者,用理性和人性的准绳,表达了对荒谬年代的质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摈(bìn)弃,开拓了现代诗的新天地。
B.钱先生僻居桂省,远离京沪经济重镇或文化锁钥(yuè),想另辟蹊径发掘第一手史料,委(wēi)实不容易,但他能及时整合最新史料并提出自己的预判。
C.薄薄(báo)的刀刃将书页徐徐划开,伴随着“嘶嘶”的裁纸声,如水面荡舟船桨划过留下涟漪,暗香袭人般愉悦,不免有几份追蹑(niè)先贤雅士的流韵。
D.蔓延过耳朵的浓密长发,透着超群拔俗;黑框眼镜与儒雅的谈吐相称(chèn);身材虽不魁梧,但显然也属于力能扛(káng)鼎的那种,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礼记》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与 的人交往,经常是清且淡;如同作画 淡雅,才能耐看。但写文章,却要 ,一波三折;正如人们游览名山,多爱它的嵯峨多姿, 变化莫测。
A. 情投意合 清澈 跌宕起伏
B. 情投意合 清新 此起彼伏
C. 志趣相投 清新 跌宕起伏
D. 志趣相投 清澈 此起彼伏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经理指着小山似的钢材告诉记者,钢材价格有望在下月反弹。(shì)
B. 台湾青枣,当年种植当年可以结果,是优良的淡季水果。(dāng)
C. 寒冬季节,洗涮完毕,应涂上护肤品,以防手部皮肤皲裂。(jūn)
D. 成功的建筑师从来就不拘泥于国际式的现代建筑的樊笼。(nì)
4、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B. 酬倡,亦作“唱酬”“唱和”,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
C. 自请以归,朝廷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词义相近。
D. 墓志铭,是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记录死者生平和对死者称颂、悼念等。
5、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却匈奴七百余里 相如因持璧却立
B.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C.怒发上冲冠 臣乃敢上璧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说:“在我的一生中,我见证了社会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时也是对人类影响与日俱增的变化,是人工智能的崛起。简单来说,我认为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不得不说,是好是坏我们仍不确定。但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和我们的环境有利。我们别无选择。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存在着问题的趋势,而这些问题必须在现在和将来得到解决。”
中科院院士张钹认为:人工智能与人类不一样,它不会举一反三,更不会“知其所以然”。使用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十分小心。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机器通过“黑箱”学习(深度学习)方法取得的智能,由于与人类认知行为存在根本差异,因此也将带来潜在的风险。智能机器不是代替人,而是要协助人做好工作。人和机器各有优势,要互相了解才能实现人机协作,但人还是人机关系的主导者。依照这种思想,才可能将人工智能引向人机合作的发展道路。
(摘自《教育家》)
材料二:
(选自“搜狐科技”)
材料三
虽然人工智能发展很快,人工智能学术进步,一些人工智能拥有深度学习算法,拥有较强的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能力。但是人工智能还不能真正地理解我们所看、所说、所思、所想,就像个弱智。所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瓶颈,如何让机器拥有常识,熟悉我们的思维世界,这将是一项技术难题。
现在的硬件技术发展可以说相当迅速,但是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没有普遍使用机器人助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软件技术的不成熟,使得机器缺少一个系统性的思维过程去指挥复杂的组织结构。
我们知道只要是人设计出来的软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人工智能也不例外。这样会导致黑客的攻击行为,通过使用各种小把戏来欺骗人工智能。而且这种漏洞一旦被居心叵測的人发现,这家伙就会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破坏行动,后果可想而知。
在2017年的网络入侵防护系统机器学习会议上,人们就在讨论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控制在安全和人类伦理道德范围内,换句话说,就是让人工智能成为一个“好人”,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关键行业能起到公正的决策,就是如何让人工智能保持美好的一面。
(摘自“云博汇物联网”)
材料四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建议,应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纲要》,有序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准则。采取“政府主导、专家主体、公众参与、社会协同”方式,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战略,针对不同环节和应用场景,明晰不同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制定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法規、标准,划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边界。
“对人工智能的科研人员,也要进行知识普及,用伦理道德加以约束”,张妍说,“在市场推广和应用环节,还要建立安全评估和市场准入机制。”
除了伦理和法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还在建议中指出,应该加快科学普及。
神化人工智能,会让公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贬低人工智能,又让公众对人工智能不敢信任。做好科普和引导,消除误解,才可让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
“人工智能是造福还是为祸,核心就是要看社会法律体系能否迅速健全,在法律体系框架下,人工智能伦理和人文引导能否到位。”刘庆峰强调。
(摘自《科技日报》,2018年3月20日《有了安全边界,人工智能才能有序发展》)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张妍认为:人工智能要安全发展,不仅要对人工智能科研人员在伦理道德上加以约束,还要建立安全评估和市场准入机制。
B.张钹认为,人工智能只有走向人机协作的道路才会更有前途,而人机合作需要人机平等,充分发挥人、机优势。
C.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建议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纲要》,这样可以从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角度对人工智能加以约束。
D.要想让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既不能神化人工智能,也不能贬低人工智能、做好科普和引导,消除误解。
【2】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霍金和张钹他们二人在对待人工智能上观点一致,他们看来,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关键看人类的运用。
B.从产业投资角度来看,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在2011年初见规模,以后几年内,该领域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
C.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工智能加以阐述和分析,让读者对人工智能有了全面了解,并明白了人工智能今后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D.如果社会法律体系能够迅速健全,在法律体系的框架下,对人工智能伦理和人文引导到位,人工智能就可能为人类造福。
【3】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论语》)
(2)且臣少仕伪朝,_____________,本图宦达,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4)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诗经·氓》)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有“大年”与“小年”之说,其中对“小年”的界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苏轼在《赤壁赋》中说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不在“物各有主”的行列,所以我们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造物者赐予的无穷宝藏。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绘洞庭湖湖面壮阔的水势。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无数“逆行者”用大爱撑起生命的托付,为全社会树立起一座座道德精神的丰碑,我们可以用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他们可比日月的精神。
(2)古典诗词中常用“时”“空”对举的文句,借时,空的广远寄寓内心的慨叹,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是如此。
(3)怀古词中,诗人常以历史遗迹之冷落荒凉表达兴衰之感慨,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刘裕曾居住过的地方现在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继承并发展了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的建筑随着地势高低起伏,使人分辨不清方向。
(3)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猿的形象并写到猿的叫声,如“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阿房宫的地理位置。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相同。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 , ”。
(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句子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雪诗
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①斟琼液。
醉唱玉尘②飞,困融③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注)①蘸甲:指酒斟得太满,捧杯时指甲会沾酒。②玉尘:指雪。③困融:困倦。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头两句为一层,点明时间、地点、环境;中六句为一层,揭露了“豪贵家”征歌逐舞的豪奢生活;后四句为一层,写“饥寒人”的贫苦。
B. “捣椒泥四壁”,是把花椒捣碎,与泥混合,涂抹在房屋四壁。汉未央宫有椒房殿,乃皇后所居之室。这里写“豪贵家”以椒泥房,可以想见室内的温暖、芳香与华丽。
C. 在这大雪飞扬、地冻天寒的日子里,“饥寒人”还在劳作不已,为生活而奔走,为生存而挣扎。“岂知”,不仅是责问,简直是痛斥。
D. 本诗在前两句环境烘托之后,把豪门贵族的糜烂生活绘出三幅图画:富家椒房图、罗幂红炉图、弦歌宴饮图。前两幅是静状,后一幅是动态。
【2】本诗主要使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做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己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岁凶,则设麦饭野羹。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帝每御膳,后皆躬自省视。平居服大练浣濯之衣,虽敝不忍易。闻元世祖后煮故弓弦事亦命取练织为衾裯以赐高年茕独余帛颣丝缉成衣裳赐诸王妃公主使知天桑艰难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节选自《明史·后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闻元世祖后煮故弓弦事/亦命取练织为衾裯/以赐高年茕独/余帛颣丝/缉成衣裳/赐诸王妃公主/使知天桑艰难/
B.闻元世祖后煮故弓弦/事亦命取练织为衾裯/以赐高年茕独/余帛颣丝/缉成衣裳/赐诸王/妃公主使知天桑艰难/
C.闻元世祖后煮故弓弦/事亦命取练织为衾裯以赐/高年茕独/余帛颣丝/缉成衣裳/赐诸王妃公主/使知天桑艰难/
D.闻元世祖后煮故弓弦事/亦命取练织为衾裯以赐/高年茕独/余帛颣丝/缉成衣裳/赐诸王/妃公主使知天桑艰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慈高,文中指马皇后的谥号,“高”字则“从帝谥”一一朱元障的谥号是高皇帝。
B.洪武,文中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公元1368—1398),有“洪大的武力”之意。
C.妾,马皇后面对朱元璋时自称的谦词,对朝中地位较高的权臣,她也可用此谦称。
D.崩,古代把帝王去世比喻为山塌下来,称之为“崩”,太后或皇后去世也称“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皇后是由郭子兴抚养长大的,郭子兴对她如同亲生,后来由郭子兴做主许配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即帝位后,她被册封为皇后。
B.宋濂受其长孙宋慎牵连而获罪,被判以死刑,马皇后认为宋濂对孙子的所作所为必不知情,借以劝谏朱元璋赦免宋濂。
C.马皇后关心百姓疾苦,她认为,身为皇后,自己应该过问子民是否安宁,也曾提醒朱元璋要预先积蓄储备以防灾荒。
D.马皇后仁慈善良,临终时担心自己累及他人,还不忘嘱咐朱元璋,如果自己服药无效,千万不要因此而怪罪医生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
(2)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岁凶,则设麦饭野羹。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古罗马名士奥维德说:“一匹马如果没有一匹马紧紧追赶着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
有人认为,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也有人认为,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你有怎样的观点呢?请陈述自己的理由。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