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和霭 宛然 虚与委蛇 集思广益
B.弥漫 膺品 三番五次 循规蹈矩
C.绯红 厌倦 绿草如荫 黯然泣下
D.提纲 籍贯 剑拔弩张 博闻强识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同龄人的观点①是不相上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拉开差距靠的就是语言了。②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语言的形成和构建,核心③来源于阅读,实际取决于考生视野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④语言的锤炼比较难,⑤只要平时用心,多阅读多积累,提高语言能力⑥是有路可循的。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应该 | 而 | 仍然 | 尽管 | 但 | 也 |
B | 一定 | 当然 | / | 因为 | 所以 | 就 |
C | 可能 | 但是 | 必然 | 虽然 | 那么 | 仍 |
D | 尽量 | / | 最好 | 即使 | 也 | 都 |
A. A B. B C. C D. D
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曹操率兵回到许都。次日,曹操表彰刘备武功,引刘备见汉献帝。一排世谱,刘备是汉献帝之叔。献帝大喜,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自此,刘备被称为刘皇叔。
B. 常四爷是旗人,但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参加辛亥革命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生。
C. 觉新深深地爱着钱家的梅表妹,但他屈从于父命,和自己不认识的少女瑞珏结婚。他的前途因此而被断送,他美丽的幻想也因此而破灭。
D. 《边城》中的人物勤劳善良,纯朴可爱。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商客等各式人物也多能待人以诚。
E. 当哈姆莱特回到王城时,奥菲莉娅的哥哥、从法国回来的霍拉旭正在为不幸夭亡的奥菲莉娅举行葬礼。国王克劳狄斯、王后乔特鲁德和所有重要的朝臣都到了。
4、老师准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描写祖国山川风物的文学作品,打算按照所写的地域编为两个专题:甲、巴山蜀水岭南;乙、骏马秋风塞上。下列作品与专题名称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1) 《锦江春色来天地——都江堰》
(2) 《李清照的汴京情结》
(3) 《不教胡马度阴山——呼和浩特》
(4) 《共来百越文身地——柳州》
(5) 《烟波浩渺岳阳楼》
(6) 《秦时明月汉时关——天水》
(7) 《锦官城外柏森森》
(8) 《遥梦敦煌》
A. 甲:(2)(5)(7) 乙:(3)(4)(8) B. 甲:(1)(4)(7) 乙:(3)(6)(8)
C. 甲:(1)(5)(8) 乙:(3)(6)(7) D. 甲:(1)(2)(5) 乙:(4)(6)(8)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世,引起广泛关注。
B.“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C.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D.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栀子花,茉莉花
韩少功
雨是要下的,我看下不下来。(关于天气)
吃饱了,吃饱了,还想吃一碗就是。(关于吃饭)
我看汽车是不会来了,你最好还是等着。(关于等车)
报上这篇文章写得好,我一句都看不懂。(关于读报)
他人是个老实人,就是不说老实话。(关于仲琪)
……
进入马桥的人,都得习惯听这一类模棱两可的话:暖昧、模糊、飘滑、游移、是这又是那。这种让人着急的方式,就是马桥人所说的“栀子花,茉莉花”。我发现,一般说来,马桥人对此不大着急,甚至一点也不怪异。他们似乎很乐意把话说得不大像话,不大合乎逻辑。
他们似乎不习惯非此即彼的规则,有时不得已要把话说明白一些,是没有办法的事,是很吃力的苦差,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勉为其难的迁就。我不得不怀疑,从根本上说,他们常常更觉得含糊其辞就是他们的准确。
因为这一点,我始终没有弄明白马仲琪是怎么死的。总结人们的意思:仲琪有是有点贪心,又没怎么贪心;一直思想很进步,就是鬼名堂多一些;从来没有吃过什么亏,只是运气不好;婆娘的一身病明明是治得好的,可惜找不到对路的药;走到哪里都是个干部的样,就是没有个当干部的相;新屋倒是砌了一栋,砌了又不是自己的;黄老五对他最好,没帮过什么忙就是;是个有面子的没有什么话份;说他偷东西实在冤枉,他不过是没给钱就拖走了屠房里偷一块肉;黄藤是他自己吃的,说他自杀根本不符合事实……听了这些话,我明白了么?没有明白么?
我大体知道,仲琪守着一个卧床久病的婆娘,日子很艰难,连买肉的钱都没有了。重阳节的前夕忍不住在屠房偷了一块肉,被当众抓获,写检讨书贴在墙上。大概觉得无脸做人,他第二天就喝了黄藤水。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的事情不能被马桥人说得清清楚楚,在一种“栀子花,茉莉花”的方式中变得越来越暖昧,只能证明马桥人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或者说不愿接受这样简单的事实。也许,他们觉得在事实的每一个环节之外,还有更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实,他们的很多话都被那些隐形的事实搅乱。破坏和分解,只能变得牛头不合马嘴。
仲琪用笔批下了数不胜数的“同意”,最后一个“同意”是他批在自己偷肉的检讨书上,张贴墙头公之于众。在检讨中,他骂自己是贼,是无廉耻的家伙,愧对先人。有些话写得过头,可以使人想见当时惶恐的程度。其实,他一生知道太多别人的秘密,知道远远近近太多瞒天过海的恶行,但自己从来安分守己,非分的一根稻草都不敢取。他的本分给他带来了什么好处吗?没有。他被一批批他洞悉无余不以为然的人抛下,眼睁睁地看他们发财,自己的日子却过得越来越紧巴,猪油罐子都没有什么腥味。他是不是需要改变一下呢?在我的想象中,他走进了屠房,掏着自己空空的衣袋,吸着火热逼人的节日气氛,终于决定从一块肉上开始自己改变。可惜的是,他没有得到肉,只得到了自己众目睽睽千夫所指之下无限耻辱。
那么他该怎么办?
他该继续他的本分,还是继续他的不本分?
如果他还在我的面前,如果他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很可能会有一时的踌躇。我很难作出非此即彼的回答。在这个时候,我可能会暗暗感到,一种“栀子花,茉莉花”式的恍惚不可阻挡地向我袭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桥人的含糊其辞就是他们的准确,这种表达方式并不能阻止“我”了解真相的想法,但最终让“我”遭遇了一种恍惚的状态。
B.“他该继续他的本分,还是继续他的不本分”,与《祝福》中“究竟有没有魂灵”的问题相似,都是“我”心中虽有答案却不愿回答的。
C.小说以马仲琪偷肉后自杀的事件为中心,“我”的视角来叙事,既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又有利于表达“我”对这个事的思考。
D.小说运用了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设问等形式,自然而然地将读者带入对作品的思考,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2】小说开头引述马桥人关于“天气、吃饭、等车、读报、仲琪”的话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主要内容是围绕“仲琪”的故事展开的,为什么题目却是“栀子花,茉莉花”?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紧承“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借助意象,把洞箫的哀音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
(2)《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____,____”。
(3)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开篇一句“_____”,简洁利落地交代了醉翁亭所在的大环境;而“___”一句,则以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醉翁亭的姿态及其所在的具体地点。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写潭中的鱼,先是写鱼儿一动不动,接着以“ , ”两句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
(2)《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 , ”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拟自己的美德。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对秦国贪婪掠夺又肆意挥霍的行为提出了批评。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泰伯》中,曾参用“______,______”说明一个有抱负的人必须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2)韩愈在《师说》中一开始就说明老师的作用是“________,”拜师不分年龄贵贱,“_______”,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在陈述庄宗得、失天下的具体过程,并引用“满招损,谦得益”这句名言后,得出了“_______,________”的历史教训。
10、按要求填空。
(1)______,渺沧海之一粟。(《_____》)
(2)______,形影相吊。(《陈情表》)
(3)《蜀相》中的“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描写了武侯祠外春草自绿、黄鹂空啼的景象。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诗人用反问句表达自己即使受挫甚至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原来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于谦《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2)韩愈《师说》中,写“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老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嘲笑;而广大各行各业的人,即“______________”不以彼此相识为耻。
(3)诸葛亮《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_。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老当益壮,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①,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①弄春晖:在春天的阳光里嬉戏玩耍。②拟归:打算回家。
【1】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弄春晖”一个“弄”字传神入化,赋予万物以生动的情态及和谐的意趣。
B.首句描写山中景致,形象描绘山川、草木沐浴在春光中的形态。
C.第三句诗人揣度客人心理,以退为进,转到对万里无云的无雨时节的描写。
D.“入云深处”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令人神往的意境,引起客人游山之兴。
②全诗取材于生活琐事,采用了虚实相映的写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效果。(4分)
【2】“莫为轻阴便拟归”这一句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不少于200字)(10分)
1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给下列句子的加点字注音
①终鲜兄弟 ②茕茕孑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刘日薄西山 ②谨拜表以闻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凌万顷之茫然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无以终余年
C.欲敬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5)本文陈述的“情”是
(6)《古文观止》说:“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供祖母奉膳。”意思是说晋武帝看了李密呈上的《陈情表》后不仅不责备反而予以嘉奖。请说说是什么打动了晋武帝。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鲁迅)
有些事情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有些事情你不做,没有人做。但是你做和不做,就是不一样。 (杜维明)
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习近平)
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学校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作为杰出的青年学生代表,你应邀在大会上发言。请写一篇演讲稿,回望历史,缅怀先贤,着眼未来,展现当代青年的风采。
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