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观照“大国”的同时,也把表现“小家”作为重点;透过影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幸福民生的美丽画卷。
B. 置身外交圈半世纪,外交事务可谓吴建民大使生命中不可割舍的重要部分,就在不到半个多月前,他还在“2016中美大学智库论坛”上,作了题为“中美关系与世界秩序”的主题演讲。
C. 随着离开家乡到外地就学的流动儿童日益增多,了解、研究他们的各种需求和面临的各种挑战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D. 到过希腊的人都认同,不但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更是希腊建筑史上伟大的艺术奇葩,是每个希腊人引以为傲的建筑奇迹。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也作“搢绅”,指古代缙笏(将笏插于腰带)、垂绅(垂着衣带)的人,即士大夫。
B.正丘首:古代传说,狐狸在洞外死去时,一定会把头朝着它洞穴所在的土丘,表示对自己巢穴的依恋。后多用“正丘首”表示死于他乡或别国。
C.缇骑:本指古代高官的前导和侍从,明代指专门从事侦查、逮捕人犯的马队。
D.羽扇纶巾:汉末至魏晋时名士的装束,后来形容儒雅从容,举止潇洒。旧小说中多用来形容诸葛亮的形象。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 式的教学方法。
B. 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C. .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
D.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 所.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昨天,一种先进的身份识别仪器——“救助管理指纹识别仪”在贵阳市救助站安装完毕,即将投用,这使得职业乞讨者到救助站骗住骗吃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改观,贵阳市救助站也成为用指纹识别仪进行救助管理的全国首家中转救助站。
B.元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冒着摄氏零下25度左右的严寒,深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向牧区的干部群众诚挚地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C.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是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要,这对于扩大国内需求、挖掘发展潜力以及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D.在科举时代,一篇文章定终身,正所谓“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如今即使科举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国人对“国考”文章仍十分看重,因此,每年的高考作文题备受关注。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当前的全媒体时代,各种信息鱼目混珠,作为有着公信力和新闻操作专业训练的媒体,就更应该以客观真实的报道来捍卫民众的知情权,增加社会信息的质量。
②只要游客报出某个世博园区场馆的名字,“天机1号”都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而胸前的显示屏还能及时地滚动播出场馆图片。
③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④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未来部署。我们作为一家节能环保企业,建设美丽中国更是当仁不让。
⑤“十一”黄金周中国游客赴韩旅游比去年下降约七成,降幅最大。泰、韩、日出境游已不再是平分秋色了。
⑥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一再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杨丽萍:舞蹈是种信仰
曹玲娟
执拗地穿着绣花衣、麻布裤和布鞋,身形特别瘦小,说话时语调低沉轻缓。
近日,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杨丽萍带着倾心打磨的歌舞乐《藏谜》,再度艳惊了上海滩。谈起舞蹈,她冷静又痴迷,“舞蹈是什么?是语言、是信仰、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沉寂一段时间后,杨丽萍再度亮相舞台,这次她带来的是歌舞乐《藏谜》,她一出场表演的是藏族唐卡中的荷花度母。一朵红荷中,荷花度母被老阿妈的虔诚唤醒,翩然轻舞,恍若踏水而行……稍后,又一次出场,她身着黑衣长靴,和藏民们跳起狂放的夏拉舞,舞姿自在快活,几乎颠覆了舞迷们对她的既有印象。
这位从云南深山里走出来的白族女子,完全可以凭《雀之灵》《两棵树》等作品,满足于“中国当代知名度最高的舞蹈家之一”这个角色。但之后,她却倾尽全力制作《云南映象》,将一群普通人推上舞台,让原生态歌舞一度成为舞台热潮。
杨丽萍从不认为自己要借这种方式来延长艺术生命,她甚至不乐意别人称自己为舞蹈家。她说,“我是山里人,我的家人对着山林田野都在起舞,汲水能歌、取火能跳。跳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永久性的,对吧?”
这些年,她拒绝了不少制作演出的邀请,直到藏族歌手容中尔甲找到她,希望能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藏族人打造一部原生态歌舞。在她看来,舞蹈不再只是创作,而是学习、采集、呈现。“我走的地方越多,越是心焦。民间好多好东西都在逐渐消失,再不抢救就来不及了。”
《藏谜》几乎涵盖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五省区藏区最典型的民间歌曲、乐器及舞蹈,比如音色悠扬的六弦琴、祭祀超度的大法号等与藏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这部作品是我们对藏族文化虔诚之心的体现”,为此,她走遍了藏区。
《藏谜》的主角,是一年前还在放牧的藏民们。他们并不知道舞台是什么,他们只是在舞台上自由奔放地舞蹈,纯粹展示着对生活、自然、神灵的歌颂与膜拜。正是这种扑面而来的最原始的生命力,使得观众在台下感动得落泪。每次谢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她说,“做《藏谜》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是从身体到灵魂的一种体验。”
这是个地道的民间艺术团,杨丽萍是这支团队里惟一的非藏族人。排练整整一年,艺术团没有任何收入,制作人容中尔甲背上大笔贷款,总编导杨丽萍一分编舞费都不肯收。“她是一个很单纯的艺术家,对艺术严谨到有些苛刻,对人却特别宽容。”容中尔甲说,从剧本的策划、编舞、主创班子搭建、服装道具设计到找衣服布料,事无巨细,杨丽萍都全力而为。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韦芝曾在西藏生活工作多年,她评价说:“这部作品是近年来最有想象力的西藏歌舞集大成者。”
从《云南映象》到《藏谜》,杨丽萍从未特意从商业角度考虑舞蹈。“不用担心这个,认真的态度,再加上自我审美的品位,人们都需要好的精神食粮嘛。”
这份坚持,让很多同行钦佩。“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就曾公开赞扬,“这些年,无论在艺术道路上遇到多少挫折,杨丽萍都没有退缩。不跳舞,完全可以有很多选择,可她还是一直在舞台上跳,这让我很佩服。”
“有生命的舞蹈,离人很近,它会像树一样生长,像河流一样流淌。”杨丽萍说,“我们跳的是生命。”
杨丽萍常说,如果不跳了,她会回归自然,找个地方安安静静住下来。“外面有山,有水,有农田和民居,岛上有人捕鱼,有人织布,还有人在大榕树下晒太阳……”
(节选自《人民日报》)
【1】根据全文,下面各句的内容不属于“再度艳惊了上海滩”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杨丽萍倾尽全力制作《云南映象》,让原生态歌舞一度成为舞台热潮。
B.杨丽萍和藏民们跳的夏拉舞,几乎颠覆了舞迷们对她的既有印象。
C.《藏谜》展示的是对生活、自然、神灵的歌颂与膜拜,表现出的是最原始的生命力。
D.歌舞乐《藏谜》涵盖藏区典型音乐元素,歌舞的主角是一年前还放牧的藏民们。
【2】“做《藏谜》,是件很有福气的事。”对杨丽萍所说的“福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机会亲密接触藏区最典型的民间歌曲、乐器及舞蹈等与藏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B.亲身学习、采集、呈现了民藴许多正在逐渐消失的好东西,抢救了宝贵的民间艺术。
C.《藏谜》被韦芝赞誉为“是近年来最有想象力的西藏歌舞集大成者”。
D.深入地理解了藏族文化,并对之生出了虔诚之心。获得了从身体到灵魂的一种体验。
【3】“舞蹈是种信仰”,文章在哪些方面表现了杨丽萍的这一观念?请简要叙述。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问君何能尔?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4)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驾一叶之扁舟,______。(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8)_______,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8、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里,女主人公想与“氓”白头到老结果心生怨恨,以“_______,_______” 来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愁苦也该有个尽头。
(2)《曹刿论战》中齐人败绩,曹刿说“_______,_______”,由此断定齐国是真的退败后才下令追击。
(3)《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_______”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_______”,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4)领导人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领导人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词,描写出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烤牛肉,奏起边疆乐曲的场景。
(7)屈原在《离骚》中以用荷缝衣来象征自己高洁品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承当重任的句子是:“____,_____”。
(2)《离骚》中表现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能凭借风力飞行。
(2)《论语·雍也》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兴趣,以学习为乐事,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在《离骚》中,屈原以自古以来雄鹰就不与燕雀同群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表达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心志。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问句强调了世间时时处处都存在美景,只是人们忙碌奔波而缺少了赏景的闲情逸致。
(2)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被李白在《蜀道难》中化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借此表达出对友人入蜀的担忧之情。
(3)“烛”是古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也是诗人传情达意的重要意象,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就运用该意象表达了期盼团聚之情。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在学习中学与思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鲁庄公认为与齐师作战的凭借之一是祭祀神明时绝不虚夸,曹刿对此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认为,上天磨练一个人的心智身体,使他受贫困之苦,做事不顺,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①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②,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③?戏马台南追两谢④,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这首词是黄庭坚被贬谪到黔州时期的作品。①鬼门关:指石门关(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好似鬼门关)。②气岸:气度伟岸的意思。③颠:头顶。④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北征,九月九日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诗一首。
【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前两句分别运用夸张和比喻,既是黔州秋日淫雨的生动再现,也点出了词人的生存条件。
B.“鬼门关外”既点明地点,是词人登临俯瞰蜀江的高处,其险峻也可用来反衬词人得失忘怀的胸襟。
C.古人重阳节有簪菊的习俗,但“几人黄菊上华颠”说明在老人头发上插黄菊还是不太常见的行为。
D.黄庭坚作词讲究锻字炼句,力求新鲜奇特、不落俗套,形成瘦硬峭拔的风格,本词却是例外。
【2】山谷词讲究章法,试就本诗“一抑三扬”的结构特点加以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颢,字伯淳,世居中山,后徙河南。举进士,调鄂主薄。鄂民有借兄宅居者,发地得瘗钱①,兄之子诉曰:“父所藏。”颢问。“几何年?”曰:“四十年。”“彼借居几时?”曰:“二十年矣。”遣吏取十千视之,谓诉者曰:“今官所铸钱,不五六年即遍天下,此皆未藏前数十年所铸,何也?”其人不能答。为晋城冷,富人张氏父死,旦有老叟踵门曰:“我,汝父也。”子惊疑莫测,相与诣县。叟曰:“身为医,远出治疾,而妻生子,贫不能养,以与张。”颗质其验。取怀中一书进,其所记曰:“某年月日,抱儿与张三翁家。”颢问:“张是时才四十,安得有翁称?”叟骇谢。
民税粟多移近边载往则道远就籴则价高颢择富而可任者预使贮粟以待费大省。民以事至县者,必告以孝弟忠信,入所以事其父兄,出所以事其长上。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凡孤茕残废者,责之亲威乡党,使无失所。行旅出于其途者,疾病皆有所养。乡必有校,暇时亲至,召老与之语。儿童所读书,亲为正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择子弟之秀者,聚而教之。在县三岁,民爱之如父母。
熙宁初,用吕公著荐,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神宗素知其名,每召见,从容咨访。将退,则曰:“卿可频来求对,欲常相见耳。”一日,议论甚久,日官报午正,先生始退。中人相谓曰:“御史不知上未食邪?”尝劝帝防未萌之欲,及勿轻天下士,帝俯躬曰:“当为卿戒之。”
颢资性过人,充养有道,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王安石执政,议更法令,中外皆不以为便,言者攻之甚力。颢被旨赴中堂议事,安石方怒言者,厉色待之。颢徐曰:“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安石为之愧屈。
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
(选自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二七·程颢传》有删改)
[注]①瘗(yì)钱:陪葬的钱币。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民税粟/多移近边/载往则道远/就籴则价高/颢择富而可任者/预使贮粟/以待费大省
B. 民税粟多/移近边/载往则道远/就籴则价高/颢择富/而可任者预使贮粟以待/费大省
C. 民税粟多移近边/载往/则道远/就籴/则价高/颢择富/而可任者预使/贮粟以待/费大省
D. 民税粟多移近边/载往/则道远/就籴/则价高/颢择富/而可任者预使/贮粟以待/费大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中人:即宦官,宦官是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
C. 熙宁:是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习惯上,明清两代对殁世的皇帝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哲宗”。
D. 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唐代以后则用“死”通称。其它意为“死”的词还有“崩”“薨”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程颢担任鄂县主簿时,有一个借住兄弟房子的平民发现了地下埋藏的钱币,兄弟的儿子谎称这钱币是父亲所藏,程颢很快查明了真相。
B. 程颢担任晋城县令时,有一富户人家张氏的父亲死了,结果清早有一年迈的老人到张氏的门前自称是他父亲,还拿出书信作凭证。程颢揭穿了老人的谎言。
C. 宋神宗非常欣赏程颢的才华,经常询问他的意见,并希望他经常来与自己对晤,两人相谈甚欢之时甚至会忘记吃饭。
D. 程颢坦率地表达了对王安石变法的不认同,王安石本与他交好,至此恼羞成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以事至县者,必告以孝弟忠信,入所以事其父兄,出所以事其长上。
(2)颢被旨赴中堂议事,安石方怒言者,厉色待之。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哪怕这个村主任不当,也要把儿子的婚礼搞起来。”陕西某村村主任马某,为给独子办个像样的婚礼,向有关部门报备酒席数量因超标未获通过后,他辞去村主任职务。此事迅速发酵为网络热点,他被网友戏称为“最任性”村主任。据了解,陕西关中人热情好客、人情浓厚,在农村素有大操大办红白之事的习俗,婚丧嫁娶非常看重“面子”。 马某的行为得到了一些网友的理解,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