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和田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新加坡是个近40%居民为外来移民的国家,从1990到2016年,其适龄劳动人口从220万人增长408万人。

    B.2017年新年伊始,辽宁舰编队在南海海域进行了多个项目和多型舰载直升机的训练试验任务,进一步提升了舰机融合水平,锤炼了编队协同指挥能力。

    C.据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王兰研究京沪高铁沿线22个站点时发现,其与城市中心距离在10公里以上的就有7个,5公里以上的有15个。

    D.里约奥运再次夺金的中国女排的辉煌始于1984年的洛杉矶,当她们拿到奥运冠军的那一刻,举国欢腾。紧接着,中国女排勇夺五连冠。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2022年60%的非洲人口接种疫苗的目标,中国将向非方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4亿剂中方企业与有关非洲国家联合生产的方式提供。

    B.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能够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离不开能源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提供的重要支撑。

    C.瑞典国际有声读物平台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是世界上收听诗歌最多的国家,俄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歌获得全球最高收听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诗人。

    D.棋文化是见证人类历史文明演变的活化石,它以海纳百川的气度融汇不同民族文化特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显示出强大的自我完善力,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 3、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欢(xuè)   炫耀  藏期(chǜ)  残羹冷炙

    B.几(liǔ)   娇嗔  黑黢(qū)   其乐溶溶

    C.寂(chén)  刮痧  洞(zǐ)   撰文著书

    D.半(shǎng) 裨益  三苏(cí)   强弩之末

  •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份破坏都遭到了相应的报复,“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绝不可________。

    ②国家监察工作严格________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③在没有本地立法之前,我们不会对违反国家宪法和《基本法》、试图分裂国家、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________,也不会对可以用来处理若干应严厉禁止的行为的香港现行法例“备而不用”。

    A.视同儿戏   遵照   熟视无睹

    B.等闲视之   遵守   熟视无睹

    C.视同儿戏   遵照   视若无睹

    D.等闲视之   遵守   视若无睹

  • 5、下列各项,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前人的经验,并规避风险,无疑是我国对占领世界科技制高点关键性的一步。

    B.规避风险,并汲取前人的经验,我国对占领世界科技制高点无疑是关键性的一步。

    C.规避风险,并汲取前人的经验,无疑是对我国占领世界科技制高点关键性的一步。

    D.汲取前人的经验,并规避风险,对我国占领世界科技制高点无疑是关键性的一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传播人类知识、开展社会教育与提供社会活动场所等重要职责。改革开放后,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仍存在总量不足、经费不足、地区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以及国际化水平较低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国家“十二五”时期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编自黄志良《 中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特点与存在问题分析》 )

    材料二: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部)

    材料三: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很多地方“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级图书馆”的做法逐渐演变成”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个图书馆”,在中国事实上就逐步造就了“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个图书馆”的基本格局。

    随着径济实力提升、政府向服务型转型,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开始排上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再者进入新世纪后,恰逢现代图书馆基本理念在中国完成重建,唤醒了图书馆人的职业精神。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制设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崛起。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之后,带来了服务效益的迅速提升和公众满意度的不断提高,反过来又坚定了地方政府进一步推广总分馆制的决心和力度。地方实践经验很快被吸收转化为国家文化发展方针政策,又面向全国普及推广。

    2012 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作为国家标准,填补了中国图书馆规范体系中服务类标准规范的空白,是文化行政部门推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指南,也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立馆的纲领。在这一国家标准中,明确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在政府主导、多级投入、集中分层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总分馆服务,……提升同一地区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能力。”

    (摘编自金武刚 李国新《中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起源、现状与未来趋势》)

    材料四:

    在美国,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国会图书馆、州图书馆和市、县图书馆分别承担不同的服务职能,定位明确。美国国会图书馆以为国会议员提供服务为工作重心。各州图书馆也以州议会、州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美国市、县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任务是向本地区居民提供服务。所有的市、县图书馆均实行总分馆制,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区域图书馆网,向辖区公众提供普遍、均等、无差别的服务。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各市、县图书馆并非都有总馆(或主馆)。总分馆制的广泛实行使公众可以就近方便地利用图书馆,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市民身边的“大书房”,而且使图书馆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此外,美国市、县公共图书馆以行政区域的居民财产税为主要经费支撑,税收占图书馆年度经费的70﹪-80﹪;实行由行政区域居民组成的董事会制度。图书馆经费预算、支出都要经过董事会审议。图书馆馆长向董事会负责。因此,美国公众普遍具有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图书馆普遍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美国公共图书馆以读者服务为根本宗旨,所有工作紧密围绕读者服务展开,从而保证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摘偏自徐大平《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启示》)

    【1】下列关于我国公共图书馆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顶是(     

    A.作为我国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其发展受到国家重视,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B.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级图书馆”的做法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逐渐演变成“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个图书馆”。

    C.2006年一2014 年我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和人均公共图书藏量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较前一年增长量最大的年份是2013 年。

    D.《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是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立馆的纲领.它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制度,有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能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地区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以及国际化水平较低成为制约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B.2006年一2014 年,随着我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的增大.人均公共图书藏量也逐年增加,但2008年和2011年较前一年增长量最小。

    C.2006年一2014 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和书刊外借册次呈正比增长,从2012 年起,总流通人次和书刊外借册次均超过了30000。

    D.21世纪后,现代图书馆基本理念在我国得到重建,唤醒了图书馆人职业精神,因此新的公共图书馆制度建设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崛起。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公共图书馆与美国公共图书馆在实施制度方面的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传达出对人生之短暂与个体之渺小的感伤。

    (2)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总是或多或少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但是,《逍遥游》中说宋荣子的做法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猿”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例如在《蜀道难》中,面对高不可攀的山峰,李白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三峡》中,郦道元于树木和山之间能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大鹏腾空万里而飞向南方大海凭借的条件是“_______”,如果“________”,则鲲鹏这种大鸟恐怕也难以展翅翱翔。

    (2)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借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报国情怀,“_______”则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和戍边士兵们想家却又难回的矛盾心理。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传说后,运用夸张、拟人和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封狼居胥之雄心,也只怕会落得   的结局。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似的。

    (3)《使至塞上》中,诗人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的两句是:    

     

  • 10、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2)朝搴附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佾》)

    (8)____________________,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作者从各方面写自己衣饰的高洁,写用荷叶做衣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要加长自己的佩带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其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东汉范滂,字孟博。《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枕上作”统领全诗,整首诗四联分别描写了诗人夜不成寐所听所见与所思。

    B.颔联将穴鼠出行和犬踏枯叶的声音作对比,从听觉角度刻画了诗人的静夜不寐。

    C.颈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人生与心理历程。

    D.首联的“一室幽幽”和颔联的“孤灯无焰”描写了内室的幽暗,表现深夜的凄清。

    【2】有人认为此诗与《书愤》抒发的情感迥异,你赞同吗?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嗣业,京兆高陵人。长七尺,膂力绝众。开元中,累功为昭武校尉。后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善,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

    高仙芝讨勃律,署嗣业陌刀将。时吐蕃兵十万屯娑勒城,据山濒水,联木作郛,以扼王师。仙芝潜军夜济信图河,令曰:“及午破贼,不者皆死。”嗣业提步卒升山,颓石四面以击贼,又立大旗先走险,诸将从之。虏不虞军至,因大溃,投崖谷死者十七八。鼓而驱至勃律,禽其主,平之,虏号为“神通大将”。

    安禄山反,肃宗追之,诏至,即引道,与诸将割臂盟曰:“所过郡县,秋毫不可犯。”至凤翔,上谒,帝喜曰:今日卿至,贤于数万众。事之济否,固在卿辈。”乃诏与郭子仪、仆固怀恩掎角。常为先锋,以巨棒笞斗,贼值,类崩溃。进四镇、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

    广平王收长安,嗣业统前军,阵于香积祠北。贼酋李归仁拥精骑薄战,王师注矢逐之,走未及营,贼大出,掩追骑,还蹂王师,于是乱不能阵。嗣业谓子仪曰:“今日不蹈万死取一生,则军无类矣。”即袒持陌刀,大呼出阵前,杀数十人,阵复整。步卒二千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归仁匿兵营左觇军势王分回纥锐兵击其伏嗣业出贼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填涧壑死几半贼东走遂平长安。进收东都,嗣业战多。

    与子仪等围相州,师耄,诸将无功,独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中流矢,卧帐中,方愈,忽闻金鼓声,知与贼战,大呼,创溃,流血数升卒。谥曰忠勇,赠武威郡王,给灵舆护还在所。葬日,使中人临吊,中朝臣祖泣,茔给扫除十户。嗣业忠毅爱国,不计居产,有宛马十匹,前后赏赐,皆上于官以助军云。

    (选自《新唐书》卷一三八,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归仁匿兵营左觇军势/王分回纥锐兵击其伏/嗣业出贼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填涧壑死几半/贼东走/遂平长安。

    B.归仁匿兵营左/觇军势/王分回纥锐兵击其伏/嗣业出贼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填涧壑死几半/贼东走/遂平长安。

    C.归仁匿兵营左觇军势/王分回纥锐兵击其伏/嗣业出贼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填涧壑死几半/贼东走/遂平长安。

    D.归仁匿兵营左/觇军势/王分回纥锐兵击其伏/嗣业出贼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填涧壑死几半/贼东走遂平长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是西安的古称,所辖范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如当时的高陵县。

    B.开元是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

    C.王师的本意指的是古代天子的军队,国家的军队,还代表着正义之师的含义,此处是朝廷的军队。

    D.金鼓是军中信号,古代军队行军作战离不开金鼓,命令军队行动与进攻就击鼓,即鸣鼓而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嗣业擅长陌刀,雄威显于敌阵。他担任过高仙芝的左陌刀将,军中信服他善用陌刀,在讨伐勃律时,与敌人决战香积寺北时曾执陌刀阵前示威,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B.李嗣业无惧艰险,孤胆降服强敌。攻打娑勒城,敌人依据险要地势,安营扎寨,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与诸将一道,走险路,突然出现在敌前,让敌军溃退。

    C.李嗣业勇猛善战,勇气感奋军心。在与李归仁部战斗中,情势十分危急,率先杀向敌军,前军之士随其后,终于让敌军溃败。

    D.李嗣业忠毅忧国,忠义轻财。李嗣业忠心为国,不置家财,先后赏给他的东西,他都交给官府来补充军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凤翔谒见,上曰:“今日卿至,贤于数万众;事之济否,固在卿辈。”

    (2)与子仪等围相州,师耄,诸将无功,独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

    【5】平定勃律后,李嗣业被称为神通将军,请简要说明他在战斗中的表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导弹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沈忠芳60多年来一直隐姓埋名,直到2022年,已88岁的他才首次被大众知晓。白岩松曾问他:“沈老,您都88岁了才被解密,习惯吗?”沈忠芳说:“习惯。我们做的是国家的事业,研制先进的武器系统,即使搞成了也是集体的智慧。”沈忠芳将“小我”融入到集体以及国家的“大我”之中,在60多年“无我”中献身国防事业。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