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在上的奇函数
满足
是偶函数,且当
时,
,则
( )
A. B.
C. -1 D.1
2、已知直线平面
,直线
平面
,则“
”是“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数列满足
,
,
,
,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则
( )
A. B.
C. D.
4、已知椭圆(a>b>0)的左顶点为M,上顶点为N,右焦点为F,若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5、已知,
,
,则
,
,
的大小顺序是( )
A. B.
C.
D.
6、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则这名射手在3次射击中,至少有2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
A.
B.
C.
D.
7、已知全集,
,
,
,则集合
( )
A. B.
C.
D.
8、在直角坐标系中,设
为双曲线
:
的右焦点,
为双曲线
的右支上一点,且△
为正三角形,则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
A.
B.
C.
D.
9、已知,当
时,函数
的图象恒在
轴下方,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的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且
,
,
为
的外心,则
( )
A.
B.
C.
D.6
11、已知集合,
,若
,则
( )
A.1
B.2
C.3
D.4
12、已知函数,则
( )
A.5 B. C.6 D.
13、已知命题,
,若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4、设复数,若
的虚部为2,则
( )
A. B.
C.5 D.10
15、已知集合,
,则
( )
A. B.
C.
D.
16、设集合,
,若集合
满足
,则集合
的个数有多少个( )
A.2
B.4
C.8
D.16
17、设函数(
、
、是
常数,
,
),若
在区间
上具有单调性,且
,则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B.
C.
D.
18、已知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
是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
,则当
取得最小值时,
的值是( )
A.
B.
C.
D.
19、已知双曲线的两顶点分别为
,
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
为虚轴的一个端点,若在线段
上(不含端点)存在两点
,使得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斜率
的平方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0、已知,
,则p是q(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1、已知,
,其中
,
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则
______.
22、已知下列表格所示的数据的回归直线方程为,则
的值为__________.
2 | 3 | 4 | 5 | 6 | |
251 | 254 | 257 | 262 | 266 |
23、已知向量,
,
,若
,则向量
与向量
的夹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__.
24、已知函数(
且
)恒过定点
, 则
__________.
25、设当时,函数
取得最大值,则
__.
26、如图,已知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
,
,
分别是线段
,
,
的中点,又
,
分别在线段
,
上,且
.设平面
平面
,现有下列结论:
①平面
;
②;
③直线与平面
不垂直;
④当变化时,
不是定直线.
其中不成立的结论是______.(填序号)
27、《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司机在开车时使用手机属于违法行为.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为了研究司机开车时使用手机的情况,某交警部门随机调查了100名司机,得到以下数据:在45名男性司机中,开车时使用手机的有25人,开车时不使用手机的有20人;在55名女性司机中,开车时使用手机的有15人,开车时不使用手机的有40人.
(1)完成下面的列联表,并由表中数据,依据小概率值
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开车时使用手机与司机的性别有关?
| 开车时使用手机 | 开车时不使用手机 | 合计 |
男性司机人数 |
|
|
|
女性司机人数 |
|
|
|
合计 |
|
|
|
(2)采用分层抽样从开车时使用手机的人中抽取8人,再从这8人中随机抽取3人,记为开车时使用手机的女性司机人数,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参考数据:
0.15 | 0.10 | 0.05 | 0.025 | 0.010 | 0.005 | 0.001 |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7.879 | 10.828 |
参考公式:,其中
.
28、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
(Ⅰ)求出直线的普通方程以及曲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若直线与曲线
交于
,
两点,设
,求
的值.
29、甲、乙两所学校进行同一门课程的考试,按照学生考试成绩优秀和不优秀统计成绩后,得到如下列联表:
班级与成绩列联表
| 优秀 | 不优秀 | 总计 |
甲队 | 80 | 40 | 120 |
乙队 | 240 | 200 | 240 |
合计 | 320 | 240 | 560 |
附
0.15 | 0.10 | 0.05 | 0.025 | 0.010 | 0.005 | 0.001 | |
k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7.879 | 10.828 |
(参考公式:,
)
(1)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认为成绩与学校有关系;
(2)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两所学校成绩优秀的 名学生中抽取
名同学.现从这
名同学中随机抽取
名运同学作为成绩优秀学生代表介绍学习经验,记这
名同学来自甲学校的人数为
,求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30、已知函数(
).
(1)若函数的极大值为0,求实数a的值;
(2)证明:当时,
.
31、2020年10月份黄山市某开发区一企业顺利开工复产,该企业生产不同规格的一种产品,根据检测标准,其合格产品的质量y(单位:)与尺寸x(单位:
)之间近似满足关系式
(b、c为大于0的常数).按照某项指标测定,当产品质量与尺寸的比在区间
内时为优等品.现随机抽取6件合格产品,测得数据如下:
尺寸 | 38 | 48 | 58 | 68 | 78 | 88 |
质量 | 16.8 | 18.8 | 20.7 | 22.4 | 24 | 25.5 |
质量与尺寸的比 | 0.442 | 0.392 | 0.357 | 0.329 | 0.308 | 0.290 |
(1)现从抽取的6件合格产品中再任选3件,记为取到优等品的件数试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和期望;
(2)根据测得数据作了初步处理,得相关统计量的值如下表:
75.3 | 24.6 | 18.3 | 101.4 |
①根据所给统计量,求y关于x的回归方程;
②已知优等品的收益z(单位:千元)与x,y的关系为,则当优等品的尺寸x为何值时,收益z的预报值最大?(精确到0.1)
附:对于样本,其回归直线
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
,
,
.
32、已知函数.
(1)若,求
的极值;
(2)若对任意,
恒成立,求整数m的最小值.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