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坳堂(ào) 芥舟(jiè) 蟪蛄(huì) 抟扶摇(tuán)
B.夭阏(què) 鲲鹏(kūn) 斥鴳(yàn) 晦朔(shuò)
C.蓬蒿(hāo) 尘埃(ái) 泠然(líng) 数数然(shù)
D.决起(jué) 舂粮(chōng)朝菌(zhāo) 恶乎待哉(è)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① 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②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③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④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烦琐难懂。⑤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⑥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但是 | 因为 | / | 便 | 其实 | 因为 |
B | / | 因为 | 所以 | 便 | 但 | 毕竟 |
C | 但是 | / | 以致 | 就 | 其实 | 因为 |
D | 却 | 因为 | 所以 | 就 | / | 毕竟 |
A. A B. B C. C D. D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种格言式或语录体的随笔小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章,它多数不设标题,没有叙事和起承转合,篇幅短小精致,风格清雅俊秀,少到十余字,多也仅数十字,结合了诗歌的意境和散文的气势,骈散相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的是作者即时闪现的心灵火花和深思熟虑的片段感悟以及对人生省察的忠实记录。
①生活化和艺术性兼具 ②言简意赅但意蕴绵长 ③清新流畅如行云流水
④韵律既和谐又变化灵活 ⑤平淡浅显而优美雅致 ⑥常用对偶句、排比句和比喻、对比
A.④③①⑤②⑥
B.⑥④②⑤①③
C.③①⑥④②⑤
D.⑥②①⑤④③
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岭间很是疏宽,四围合壁,托举起一个平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A.“你的这位小姐满肚子以为自己不会好了,她有什么心事吗?”“她——她希望有一天能画那不勒斯海湾。”苏艾说。
B.我甘心将这些台衔让给别人,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地写上——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
C.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D.我先看后记,但是看完第一篇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艺术家欣赏自然,有非常明显的群体特点。 , 。 , , ,陶潜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句最能代表这种态度。
①觉得彼此尚能默契相安
②中国人对待自然是用乐天知足的态度
③但不甚浓厚
④所以引以为快
⑤中国人“自然”的观念中虽偶杂有道家的神秘主义
A. ②③④⑤① B. ②①⑤③④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②①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拓展人生的宽度
郑伟钦
①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用芸草来保证藏书不被蠹虫蛀坏,还能留有幽幽清香,书香一词由此产生。古人如此藏书,体现了对书的珍爱。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②那么,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让人知不足。
③知定力不足。三天不读书,自感面目狰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事务繁忙心情烦躁之际翻开经典,能从里面感受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信念。这一对比,更能发觉自己的渺小。现代生活忙忙碌碌、紧张劳累,这时候,书的精神食粮作用便得以体现。
④知才具不足。毛主席当年就告诫全党领导干部要有本领恐慌意识,要加强读书学习。习总书记也说: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人的成长、成熟、成才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更要求我们不断汲取新理念、新信息、新知识。
⑤读书无止境。勤于思考、善于解码,才能实现读得其所,学有所用。
⑥一贵在坚持,忌躁贵恒。一日无书,百事荒废。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书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读书如锻炼,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在坚持阅读中,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一点。
⑦二贵在系统,忌窄贵广,忌浅贵深。总有人说,读书到底应该注重量的积累还是深度的挖掘。在我看来,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不矛盾,可以并行不悖。我们既需要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前者就是量的积累,后者就是深度挖掘。初读一本书,免不了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见到一种观点,以点带面地联想,发散思维。这时就需要从古今中外寻找答案,一本书满足不了我们的求知欲,一类观点说服不了我们内心的想法。那么,书读多了,也就读广了。另外,也要兼顾深入挖掘。曾经有人在某名校进修时,每周都被要求阅读一本哲学著作,但到周末则要把哲学论文缩写成薄薄的两页,这样,渐渐地,所读过的哲学思想和意识理念自然会在脑海里留下印象。这就是读薄,是直达事物的本质的过程。
⑧三贵在应用,忌虚贵实。要善于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实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的阅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即反思与行动。读《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要求我们立身用权、廉洁奉公、求真务实,那么我们就要带着这样的价值观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不断反思工作中是否有失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激励我们落实改革举措,切实为人民服务。
⑨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质量。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读书能让人知定力不足,知才具不足,拓展人生的宽度。
B.把会读书与不会读书的人一对比,更能发觉自己的渺小。
C.读书既要注重量的积累,也要兼顾对书的深度挖掘。
D.反思与行动是真正的阅读必须具备的两个必不可少的维度。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下面的材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吗?请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周瑜英气勃发、指挥潇洒自如的神态。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的态度是“________”,而“士大夫之族”对从师一事“则群聚而笑之”,针对这种现象,作者感叹道:“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香料使用之夸张来表现后宫奢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表明可以追击敌军的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名篇名句默写。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传神地再现了周瑜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潇洒风姿。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羡慕周瑜年轻有为,感慨自己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但最终情感归于旷达,表达词人旷达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北伐失败告诫统治者收复中原要有所准备,不要草率出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称赞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声声慢》中,写黄昏时分,梧桐、细雨的交叠更让她愁苦难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声声慢》表现作者的愁苦太多太多,难以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猛禽自况,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喻指自己的孤高不群,又用“方枘”和“圆凿”作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自己与世俗小人的难以相容。
(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池潭中鱼儿游动时的自由和轻灵快捷。
11、名句默写: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人年深日久,大肆掠夺囤积各国人民珍宝财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眼前处境扩展到感慨动乱以来种种遭遇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①
(金)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②。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③。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④。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注)①三门津:三门峡。黄河流经此处,分成鬼门、神门、人门三股急流。时值蒙古军队南下,词人躲避战乱至三门峡一带。②一峰:屹立于中流的砥柱山。③ 燃犀下照:传说晋人温峤曾点燃犀角照见江中水怪。④ 佽飞:春秋时勇士,曾入江刺杀蛟龙。
【1】上阕前七句,词人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三门峡的自然奇观?
【2】赏析词中画线句的精妙之处。
【3】简述下阕词人表达的思想情感。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熊浃,宇悦之,南昌人。正德九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宁王宸濠将为变,浃与同邑御史熊兰草奏,授御史萧准上之。濠仓卒举事,卒败,本两人早发之力。出核松潘边饷。副总兵张杰倚江彬势,赃累巨万,诱杀熟番上功启边衅,棰死千户以下至五百人。又尝率家众遮击副使胡澧。抚、按莫敢言。浃至,尽发其状,杰遂褫职。嘉靖初,由右给事中出为河南参议。外艰归。六年,服阕,召修《明伦大典》。超擢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明年四月迁大理寺卿,俄迁右副都御史。《大典》成,转左。八年二月遂擢右都御史,掌院事。京师民张福诉里人张柱杀其母,东厂以闻,刑部坐柱死。不服,福姊亦泣诉官,谓母福自杀之,其邻人之词亦然。诏郎中魏应召覆按,改坐福。东厂奏法司妄出人罪,帝怒,下应召诏狱。浃是应召议,执如初。帝愈怒,褫浃职。给事中陆粲、刘希简争之,帝大怒,并下两人诏狱。侍郎许赞等遂抵柱死,应召及邻人俱充军,杖福姊百,人以为冤。当是时,帝方深疾孝、武两后家,柱实武宗后家夏氏仆,故帝必欲杀之。浃家居十年。至帝幸承天与近臣论旧人,乃召为南京礼部尚书,改兵部,参赞机务。二十一年召为兵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二品六年满,加太子太保,坐事夺俸者再。浃知帝意终不释,遂称病乞休。帝大怒,褫职为民。又十年卒。浃少有志节,自守严。虽由议礼显,然不甚党比,尤爱护人才,故其去吏部也,善类多思之。隆庆初,复官,予祭葬,谥恭肃。
(节选自《明史•熊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
B.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
C.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
D.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古代监察官,历来负责纠察弹劾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
B.东厂,即东缉事厂,明代设立的特权监察机构,由皇帝的亲信宦官担任首领。
C.兵部,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选用及兵藉、兵械、军令等。
D.谥,古代帝王、官员等死后,由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给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浃尽责尽力,忠于朝廷。宁王朱宸濠意图发动叛乱,担任礼科给事中的熊浃与同乡熊兰一起草拟奏章,通过御史萧淮上报朝廷。
B.熊浃不畏权势,正直敢言。张杰依仗江彬势力,胡作非为,无人敢言,熊浃却将其抓捕革职;张柱案中,熊浃不惧冒犯龙颜,支持魏应召。
C.熊浃坚守志节,仕途坎坷。熊浃年轻时候就有志节,自我要求严格,一生中不结党营私,不苟且违心,多次遭罚,最后被革职为民。
D.熊浃富有才华,爱护人才,甚有口碑。熊浃一生在礼部、兵部、吏部等多部门任职,颇有建树,还曾编撰《明伦大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东厂奏法司妄出人罪,帝怒,下应召诏狱。浃是应召议,执如初。
(2)虽由议礼显,然不甚党比,尤爱护人才,故其去吏部也,善类多思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中国人民同全世界人民一道奋力抗击疫情,可是某医科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后留学美国的徐馨(化名)在其微博上多次发表了不当言论,骂中国人“贱骨头”,自称“恨国党”,从来“不把集体利盛放在眼里”,希望自己在武汉的医生朋友“临阵脱逃”,还显摆父母的“金钱和人脉”……在网上引发众热,多家媒体持续报道,多个部门对此回应。
请你以一个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的身份给徐馨写一封信,对她的言行表明你的立场和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叔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章中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