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4月27日,“华龙一号”福清核电5号机组比计划提前50天启动冷试。( )。这是对整个反应堆性能的第一次全面考验。28日,试验一次成功。这标志着“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顶住“高压”,顺利通过检验机组性能的一次“大考”。
A.在未裝载燃料的情况下,让系统承受试验高压,以检查其安全性能,这就是冷试
B.冷试是让系统承受试验高压,以检查其安全性能,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进行
C.冷试是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让系统承受试验高压,以检查其安全性能
D.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为检查系统安全性能,使其承受试验高压,这就是冷试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在曲折坎坷的改革之路上,我们一定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样才能三人成虎,最终取得胜利。
②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中,讲述了曾任都督等职的王恭水米无交的故事,其清廉成为后人的楷模,其实在历史上,像王恭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③作为世界冠军,拿着球拍的王仪涵是霸气的,让人没想到的是拿着话筒时,她又是如此巧舌如簧,竟让专业主持人都招架不住,瞬间收获无数赞叹。
④传统和习俗并非就意味着因循守旧,相反,让传统和习俗找到与时代的最佳结合点,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体现传统的现代价值,彰显习俗的内在生命力。
⑤江苏宿迁的常女士曾将五千元钱埋藏在自家屋前的园地下,今年2月8号晩上,她到埋钱的地点挖钱,哪知道五千元钱竟然不翼而飞。
⑥当韩国选手林孝俊力压荷兰名将科奈特夺得平昌冬奥会冠军,为东道主摘得了首枚金牌时,现场的韩国观众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A. ①③⑥ B. ①②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3、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 )
A.比赛
B.选取伴侣
C.通报消息
D.娱乐健身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警示行业弊端,洛阳著名房产监督机构“房天下”发起“洛阳地产人关心的十大问题”大调查,旨在避免积羽沉舟,扶持行业健康发展。
②小张自上月请假后,近一个月了没来上班,他因久假不归受到公司的点名批评,奇怪的是,他却依然没有现身,大家对他神秘失踪一事议论纷纷。
③近年来,一些作者在探索文学创作的新路时,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难兴文艺之春。
④依格宣布停止制作像《灰姑娘2:梦想成真》这样狗尾续貂的低劣作品,这些作品对迪斯尼公司来说就好比电影《料理鼠王》中那些速冻食品一样。
⑤虽然“中石化”通过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对汽油涨价问题不厌其烦地作解释,但广大用户对涨价之事莫衷一是,普遍认为是“一路飙升”。
⑥李局长爱读书,读到会心处往往会拍案而起,有心领神会之感,感觉到很多心里没来得及说的话,都被作者用精辟的话语概括出来了。
A. ②④⑤ B. ②⑤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5、下列加点词语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谁曰不然 ②幸先生生我 ③任意东西 ④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⑤草菅其命 ⑥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
A. ①③⑤/②/④⑥ B. ①②/③⑤/⑥/④
C. ①②/③⑤/④⑥ D. ①③/②/④/⑤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胜利
冯德英
“真的?!”德强一听人说母亲没有死,被担架队救出来,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过大的惊喜,使这个刚毅的青年像孩子似的,忍不住眼泪簌簌流下来。他拼命向临时包扎所奔去。
母亲,她静静躺在担架上。她一直昏迷!她的头被打破,前额包着宽宽的绷带。左面的肋骨被打断两根,身子只能仰躺着。在灯光下,她的脸是那样苍白,那样没有血色。
德强猛闯进屋,一见到姐姐站在那里,就知道那一定是母亲的所在,急忙抢上去。他情不自禁地惊叫:“妈!……”可是一看人们的手势,他突然顿住。
不知是大儿子的呼唤,还是长时间医生的悉心治疗发生了效力,母亲慢慢地睁开眼睛。她向身旁一看,轻声说道:“啊,你们都在这儿。”
“妈,我在这,在这!”德刚抽泣着凑上去。
母亲略一惊,看着丈夫说:“孩子也来了,不饥困吗?”
“妈,我自己跟二姐来的。妈,我不饥困。”德刚忙去拉住母亲的手。
“唉,别哭,孩子,妈不会死。”母亲又发现姜永泉和娟子,“你们都没有事?我不用你们看哪。”
“大娘,没有事!”姜永泉忙安慰她说,“大娘,咱们已经胜利了!”
“啊,鬼子都完了!”母亲的眼里放出光彩,又不得不痛楚地皱紧眉毛。她忽然说,“娟子,你姨家怎样啦?菊生还在她……”
“妈!我姨家都没受害。”娟子忙答道,“菊生已找回来,妹妹抱在那边。她一见你就哭。”
“快把孩子抱来!”母亲吩咐着。
秀子抱着菊生走过来。孩子伸展两手哭叫着要找姥姥。“好孩子”,母亲心疼地说,“姥姥这时不能抱你,不能给俺孙子奶吃啦!”
一个女卫生员走过来,亲切地说:“老大娘,你不能多说话。伤口抵不住呀!”
母亲看着她,慈爱地说:“好闺女,你快忙你的去,我没关系。”见她走了,母亲带着喜悦的表情看着一家人说:“多少年了,咱们家第一次聚到一块了。多不容易啊!”
“真是啊!”仁义看着妻子,激动地说,“团圆一次是难,可你……”
“别说了,我没有什么。”母亲舒口气,瞅见发亮的窗户,忙说“天亮了。快扶我到门口看看!”
18“大娘,你身上伤很重,不能去!”姜永泉阻拦道。
“唉,这没关系。永泉,我要看看咱们的城啊!娟子,快扶我一下。”母亲说着就动弹起来。
德强和娟子忙一边一个扶起母亲,搀着她慢慢走到门口。秀子抱着菊生和德刚偎在母亲身前。仁义、姜永泉紧跟在后面。
东方现出一片乳白色。曙光以它无比的新生力量,终于击败顽强衰落的黑暗。它以胜利者的姿态,带来了黎明!
一轮红日从朝霞中欢笑着跳出来。万道金光,普射着暴风雨后清新的原野。万物发出灿烂辉煌的微笑,来欢迎它的莅临,受着它的温暖,在它的照耀下成长。
“妈!看,红旗!”德刚兴奋地叫道。
在解放了的城墙最高处,站着一个年青英俊的战士。在他那草绿色军帽檐下的前额上,裹着洁白的绷带,肩上背着带刺刀的大枪。他双手紧紧扶着旗杆。火红的旗帜在半空中哗哗地飘扬。红旗那艳丽血红的光芒,向四外普射开来!
母亲仰脸看着。她那苍白的脸面迎着红旗和阳光,也泛起一层淡淡的红晕。
秀子忽然想起什么,把孩子给姜永泉抱着,自己急忙跑进屋,一会拿着那一大束鲜花跑回来。
“妈,今天是你的生日!给你……”秀子正要将花送给母亲,但立刻觉醒到母亲不能拿,又把花抱在怀里。
母亲注视着女儿手中的花。鲜花被雨水沐浴得更加娇媚鲜艳,在朝霞中放着异彩。在母亲眼中,最吸引她的不是那粉红色的月季花,暗红色的芍药花,而是夹在这些大花中的金黄色的苦菜花。看着看着,母亲觉得眼前一片金光,到处都开放着苦菜花。
母亲像尝到了苦菜根的清凉可口的苦味,嗅到了苦菜花的馨香,嘴唇两旁那两道明显的深细皱纹,微微抽动,流露出虽然苦楚,可是幸福的微笑。
(节选自冯德英抗战长篇小说《苦菜花》,题目为编者自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母亲、仁义、德强、德刚等人物关系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中写到的这个家庭既是一个温馨的家庭,更是一个革命的家庭。
B.“多少年了,咱们家第一次聚到一块了。多不容易啊!”母亲这句话暗示出一家人为了抗战而聚少离多的事实,也凸显了母亲内心的遗憾和感伤。
C.母亲这一形象能给读者以崇高而真实的感受,源自于节选部分在塑造母亲这一形象时,突出表现了她既有革命意志也有慈爱心肠的形象特点。
D.小说较多地运用了对话描写来推进情节和展示人物形象,这些对话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也符合时代特征及地域特点,生活气息比较浓厚。
【2】苦菜花作为小说中的特殊形象具有丰富的意蕴,请结合对文本的理解,简要概括分析。
【3】《苦菜花》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母亲的光辉形象”,依据节选部分的内容,分析小说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_________ ,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
(4)_________ , 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________,_________。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5)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直接抒情,追怀往事,抒写对前人吊古、怀古不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2)《礼运》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物尽其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
(3)“州”在古代是一种行政区划,后来多用于地名;而“洲”则是指水中的陆地。“诗词曲40首”包含“州”或“洲”的诗句中,“_____”为前者之意,“____”符合后者之意。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示:虽然自己不求闻达,但先帝能够放低身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受到感动,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问句,运用比喻手法,分别描写阿房宫中宏伟壮观的“桥”和“复道”。
(3)“桑”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它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农作物,也可借指农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贬谪生活中缺少音乐,缺少知音,虽有良辰美景却只能孤独度日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了对吴宫旧时盛迹不可寻觅的词句是“__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写自己遍观群书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金缕曲 赠梁汾
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①,谁会成生②此意?不信道③、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注)①有酒惟浇赵州土:引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的诗句,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②成生:指纳兰性德自己,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③不信道:万万没有想到。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其后三句,进一步表达了词人不将自己视为一般贵介公子,并不看重贵族世家繁华生活的思想。
B.上阕以“君不见,月如水”收束,这是全篇唯一的景语,在整首词直抒胸臆的笔法中,这似乎是闲笔,却使人感到词人心中蕴含着的深沉情感。
C.“共君此夜须沉醉”中的“须”字值得玩味,它表明词人是故意使自己神经麻木,这种以酒消愁的做法,主要表现了词人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
D.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这首《金缕曲》很好地展现了纳兰词的这一创作风格特点,即意出肺腑、感情真挚。
【2】有论者评价这首词的情感“酣畅深沉,跌宕起伏”,请简要分析词人在上阕中的情感变化。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宣宗宣德元年,礼部进《籍田仪注》,上观之,谓侍臣曰:“先王制籍田,天子率公御躬秉耒耜,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侍臣曰:“先王制礼有本有文,苍生之福也。”户部奏青州借官粮赈饥,乞复勘,然后给。上曰:“民饥无食,当如拯溺救焚,即命就便分给。”
三年六月,上谕朝臣:“贪浊奈何?”杨士奇对曰:“贪风始永乐末,今更甚。太宗尝数疾不视朝,扈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杨荣曰:“当是时,惟方宾有贪名。”上即顾荣问:“今日贪者谁甚?”对曰:“莫甚刘观。”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士奇曰:“通政使顾佐廉公有威。”荣曰:“佐为京尹,禁防下吏。政清弊革。”上喜曰:“顾佐乃能如是!”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
上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
九月庚戌朔,驻跸蓟州,进州官谕之曰:“此汉渔阳郡也。昔张堪为政,民有乐不可支之谣,尔曹勉之!”又进者老谕曰:“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务礼义廉耻,毋安温饱自弃。”
四年春,上召大学士杨溥谕曰:“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溥顿首谢:“臣不敢忘报。”上曰:“直箴朕过,报朕多矣。”溥又顿首谢曰:“直言求之非难,受之为难。”上曰:“然。”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
文本二:
赞曰: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仓庾充羡,闾阎乐业。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节选自《明史·本纪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
B.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
C.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
D.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宁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籍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地,也指春耕前,由天子、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
B.耒耜,中国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
C.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以头叩地且停留一会儿,也可用于书信的末尾或开头。
D.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也用来指平民居住的地区。文中代指百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宣宗对先王籍田表示认同,同时强调务实,这表明了他对农业的重视。
B.明太宗曾经多次染疾不上朝,阿谀逢迎之臣,就贿赂成风,公开行贿、受贿毫无禁忌,那个时候最有名的贪官是刘观。
C.明宣宗认为汉武帝和隋炀帝,或穷兵黩武,或大兴土木,致使户口衰减,国家动荡,甚至社稷覆亡,他们都是后治世的鉴戒。
D.治理地方时,明宣宗除了勉励地方官员要向前代优秀官员学习,还重视百姓自身教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
(2)昔张堪为政,民有乐不可支之谣,尔曹勉之!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诗歌)。
很久没有这样一部影片,上映后几乎收获零差评——它便是前段时期热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影片广受赞誉的背后,有这样一些数据尤其值得我们品味:这部电影从筹备到拍摄,整整花费了近4年时间;为了说服投资方,导演李安花了一年时间,亲自将海上70分钟的漂流过程画成卡通;参与电影制作的工作人员超过14000名,累计工作时间超过600000小时。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