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B.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C.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某贪官被查时,贪污受贿的人民币整整齐齐地码满了一墙,真是气势磅礴。
D.“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铿锵有力的表态,体现了中央打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和态度。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āi) 遗嘱(zhǔ) 摧枯拉朽(xiǔ)
B.翘首(qiào) 慷概(kǎi) 殚精竭虑(dān)
C.颁发(bān) 篡改(cuàn) 锐不可当(dāng)
D.着陆(zháo) 国殇(shāng) 惨绝人环(huán)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进的道路从来不是坦荡如砥的,而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
B.龙门县利用资源优势,积极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
C.一把剪刀,几张红纸,一双巧手握着利剪迂回旋绕,红纸上便雕镂出了惟妙惟肖的图案。
D.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参加,格外抱歉!
4、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凫水 怠慢 磅礴 笑咪咪
B.眼眶 脑畔 思慕 马前卒
C.辩论 晦暗 震撼 茂滕滕
D.窜掇 燎原 亢奋 暖融融
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①。
注释:①接舆:陆通先生的字。接舆是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五柳:陶渊明的别号“五柳先生”。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2】本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颔联、尾联作简要分析。
6、根据提示写出诗文原句。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⑤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了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
【乙】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他站起来,向大路走去。
【1】【甲】段中的“好姑娘”是指( )
A.达雅
B.尼娜
C.冬妮娅
D.丽达
【2】“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近来,《孤勇者》传唱不绝,你觉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算不算一个“孤勇者”?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加以阐述。
【3】【乙】段体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请结合【乙】段及小说的内容加以分析。
8、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国成年人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如果你认为上网也是一种阅读,我们总的阅读时间是逐年增加的,但上网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阅读。
②一个典型的上网者通常同时打开好几个窗口,开着聊天工具,不时查查电子邮件,很少在一个网页停留过多时间,页面随着鼠标滚轮上下翻飞。相对于长篇大论,他更倾向于微博之类短小的信息。
③高质量的读书要把自己沉浸在书中,有的地方反复看,甚至还要做笔记。这种读法似乎有点丧失自我,读者好像成了书本的奴隶。而上网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我们游离在内容之外,面对众多等着被“临幸”的超链接想点哪里随心所欲。可是在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这本书看来,上网者才是真正的奴隶。相对于读书,网络阅读使我们能记住的信息更少,理解力和创造力下降,形成木了知识体系:互联网把我们的大脑变浅薄了。
④网络文本的特征是有超链接。设计超链接的初衷是让读者可以随时点击相关内容,从而实现更主动的阅读,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读者毫无目的地点来点去,不但没有加深对主题的理解,甚至记不住读了什么。
⑤为什么超链接使阅读效果变差?因为我们必须随时对点与不点这个链接做决定。个人读书的时候调动的是大脑中负责语言、记忆力和视觉处理的区域;而对链接做决定则要时刻调动大脑的额前叶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上网时分散的注意力,不停地为点还是不点做决定,都在阻碍我们把短期记忆升级为知识。
⑥逐字逐句的读书已经被快速扫描式的“读网”取代。用小型摄像机跟踪上网者的眼球运动表明,网上阅读呈“F”形轨迹:他们会快逮读一下文章的前面两三行,然后下拉网页,跳到文章中间再扫几眼,然后就立即跑到结尾把目光停留在屏幕的左下角大多数网页被读的时间不超过十秒,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网页被读超过两分钟。既然是扫读,深刻的内容就很难有竞争力。点击排行榜上的文章大多短小精悍,配有精彩插图,让人会心一笑,有机智而无智慧。很多流行文章都是相同的几个套路,肤浅而没有新意。正如谷歌的用户体脸设计师艾琳尼所言,谷歌的核心战略就是让用户快来快走。短而新的信息可以带来更多点击价值远远超过经典长篇大论,谷歌让所有书籍上网,正是把整体的书变成一堆可搜索的短信息的集合。
⑦不过经济学家泰勒·科文对此却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网络新技术的最重要特性是允许我们定制自己接收的信息。网上阅读的要点在于选择和过滤,我们应该学会订阅特选的博客,访问专门的论坛,从而排除无关信息。但科文没有回答的问题是,上网能彻底取代读书么?收集并整理一大堆短信息能取代对成体系知识的学习么?显然不能。大量的信息不能自动带来深度理解。
⑧上网的关键态度是要成为网络的主人,不做各种超链接的奴隶。高效率的上网应该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以我为主,不被无关信息左右。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上网占用读书时间,他应该经常能够沉静地深入思考,只有电话接线员才会随叫随到。
(选自《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1】下列对“上网是非常特殊的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网者通常同时打开好几个窗口,更倾向于微博之类短小的信息。
B.上网者常常是居高临下地游离在内容之外,难以沉浸其中。
C.网络阅读使我们能记住的信息更少,形成不了知识体系。
D.网络文本提供的超链接让上网者成为了知识的主人。
【2】作者认为上网阅读的效果差的原因是什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本的超链接让人不停在点与不点间做决定,阻碍了短期记忆升级为知识。
B.在以“扫读”为主的读网时代,阅读常常是“F”形快速扫描式,取代了逐字逐句的阅读。
C.现在的技术还不能支持我们定制自己接收的信息,并进行选择和过滤,排除无关信息。
D.网络阅读中大量的短信息的集合不能取代成体系知识的学习,不能自动带来深度理解。
【3】下列对本文写作意图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上网是种非念特殊的阅读,但事实上阅读的效果并没有因上网面变得更好。
B.扫描式的阅读致使深刘的内容必然分消失在网络视野中
C.短而新的信息有助于增加点击量,价值远远超过经典长篇大论。
D.要学会高效率的上网,不被无关信息左右,同时保证读书和深入思考的时间。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社戏》中,“我”经历波折终于赶到赵庄看戏,但“最愿意看到的”没有看到;《桃花源记》里,渔人再寻桃花源“不复得路”;《蒹葭》中,伊人“在水一方”,主人公上下求索。人生路上,我们会经历许多事物、风景、人情,有得有失、有苦有甜。无论如何,我们毕竟看过、走过、追寻过……
请以“我毕竟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写诗歌,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