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书店选一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 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
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 下联:精印人间好书
C.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 下联:琳琅满架,惟待人求
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 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伦无奈小虫
2、下列选项中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明秀柔美的江南风光,是与形式丰富多变的水上桥梁分不开的。
②提起“江南水乡”,不由使人想到“户藏烟浦,家具画船”的一些水乡景色。
③它点缀了移步换影的景色,刻画了水乡的特征,同时又解决了交通问题。
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地从功能与艺术两方面来处理了复杂的水乡交通,美化了村镇城市的面貌的呢?
⑤每当杏花春雨,秋水落霞,更令人依恋难忘了。
A.②⑤③④①
B.④①⑤③②
C.④①②⑤③
D.②⑤①③④
3、下列加点词语字音、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溃(kuì)退 翘(qiáo)首 镌(juān)刻 络绎(yì)不绝
B.篡(cuàn)改 畸(jī)形 黝黑(yǒu) 鹤立(lì)鸡群
C.骤(zhòu)雨 狼藉(jí) 濒(bīn)临 坦荡如砥(dǐ)
D.雄(xiòng)跨 旌(jīng)旗 遒劲(jìn) 重峦叠障(zhàng)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泱泱千年古城,古文化碎片俯拾皆是,只有依赖多方共同的传承推介,才能焕发出历久弥新的勃勃生机。
B. 中国举国上下对日方的错误行径无不义愤填膺,坚决支持中国政府提出的正义要求和采取的有力举措。
C. 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行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短短的八个字却意味深长。
D. 在我校的春季运动会1500米决赛中,王刚同学首当其冲,率先跑过终点,为我班赢得了荣誉。
5、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按要求答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歌?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从修辞角度说说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班级制作古诗辑录,有同学写了一则卷首语,请你帮他完善相关内容。
热爱是对自然风光的流连,是陶渊明眼前(1)“______,悠然见南山”的自得,是欧阳修笔下(2)“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的闲情;热爱是对自我人生的回顾,是李清照(3)“______,误入藕花深处”的惊喜,是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4)______”的哀叹;热爱是对君子风范的养成,是孟子(5)“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的坚守;热爱是对家国天下的担当,是杜甫《春望》中借花鸟抒写(6)“______,______”的戚戚愁肠,是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7)______,______”的忠君报国之心。
7、《傅雷家书》主要收录了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傅雷对如何教育孩子有自己独特见解。在家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试回忆在待人、做事、礼仪方面,遇到困境和获大奖方面,傅雷是怎样教导儿子的。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仪式感
流沙
①小区里停着一辆车,前保险杠是裂开的,右前门是凹陷的,一块后视镜是碎的,车身满是划痕,还有一个后胎似乎在漏气……看这车型并不旧,该是五年前才上市的车子。
②那天遇上车主,是个中年人,他正在换车胎,后备厢开着,那只准备换上去的备胎还是崭新的。但他总是套不进,于是我走过去帮他,顺便感叹了一句:“你这车子要是花个几千元整修一下,像辆新车。”他自我解嘲:“就是一个代步车,懒得去管它。三年前刚买来那阵,天天洗,像伺候孩子似的……”
③想起来也是如此。我刚买新车那阵,车身锃亮,赏心悦目,不允许车身积有灰尘。那时,我几乎天天洗车,洗一次,就会发现车身上多了几条细微的划痕,于是自己买了磨砂蜡,慢慢地修复。可是现在呢,满车身都是细细的划痕,我既没了那份专注,也懒得去修复了。
④人一旦对某种事物失去新鲜感,产生疲劳感和迟钝感,就会渐渐漠视其使用价值之外的美感。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譬如刚搬新居的时候,窗明几净;但如果不养成习惯经常整理居室,几年后家里准会像大学时代的宿舍楼,乱七八糟的,而你早已习惯了——早已忘记了入住新居时的那种美好。
⑤“习惯”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熟悉和习惯可以让我们对“初见”人与物时的美好感觉,慢慢消失殆尽。其实,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美,也许我们只要付出举手之劳,就可以让它变得更美。
⑥我平时代步的还有一辆电动自行车,骑了多年,塑料配件好像散架了,骑起来很响,也懒得去修。前几天,电池坏了,我将电动车拖到小区门口的修车铺。待我逛了一圈回来取车,师傅把一辆车推到我面前,我都不敢相信那是我的车——车身上的灰尘洗尽了,一些配件更换了,像新车一样,让人惊喜不已。师傅看着我,满脸的成就感。
⑦生活就像我的那辆破旧电瓶车,它的“面目可憎”,它的无味无聊,是你对之丧失了新鲜感,习惯于接受现状,不愿意改变而造成的。
⑧去年环卫工人节,杭州一家媒体为环卫工人策划了一场“换装秀”,平时穿着工装的阿姨们走进影楼,化了淡妆、穿上时尚漂亮的衣服……光影艺术让她们的容颜和气质焕然一新,你根本不会想到这些被日晒雨淋的环卫女工还有这样美丽的一面。这种视觉对比的冲击,让人感慨万千。
⑨现在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词:“仪式感”。因为生活太容易使人陷入疲劳甚至麻木状态,那么“仪式感”就是一种战胜它们的力量。“仪式感”是对平常日子的升华,更是对生活本身的升华:它让日子变得不同,它让你知道,工作和生活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仪式感就是对人对物始终保持一个“初见”时的心情,是解决“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之难题的有效方法。
⑩著名童话《小王子》中,有一段小王子与狐狸的对话,小王子问:“什么是仪式感?”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还建议小王子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⑪现在再来读这段对话,真的让人回味无穷。关于如何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狐狸的这段话,似乎替代了一切语言。
(选自2020年9月16日《牡丹晚报》)
【1】下列行为不是文中所说的“习惯”的一项是( )
A.一位车主3年后把车当作代步车,不再天天擦洗,懒得去管它。
B.作者现在已经不再专注自己的车满身的细划痕,懒得去修复。
C.房主渐渐丧失对新居的新鲜感,不再天天整理它,室内乱七八糟。
D.人们漠视了对“初见”人与物的美好感受,直至慢慢地消失殆尽。
【2】下列对文中所说的“仪式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甘现状,勇于改变,就能重拾新鲜感。
B.对人对物始终保持“初见”时的心情。
C.让某一天、某一时刻与其他的日子、时刻不同。
D.在每一天的固定时间节点做同一件事。
【3】下列对过“仪式感”生活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让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美。
B.感受到身边的人或物的使用价值。
C.在付出举手之劳中获得成就感。
D.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
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书写工整,标点正确。
(1)请以“我与 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
(2)世间万物,都是遇见。当温暖遇见寒冷,便有了雨;当春天遇见冬季,便有了岁月;当春风遇见蓓蕾,便有了繁花似锦……生命中总有一些遇见难以忘怀。
请以“遇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允许写诗歌,其他文体不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