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省松原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名著内容或写法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人斯诺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书。

    B.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经常和一般战斗员打成一片,这个人是毛泽东。

    C.《昆虫记》既是一部科普著作,又是一本文学经典,常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的世界。

    D.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不会迷失的精灵”,蝉被誉为“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

  • 2、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穿过广场,望见清式建筑群檐牙高啄,错落有致。

    ②走出大殿,登上最高处的南岭塔,俯瞰天后宫,远眺大海,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③一下车,只见天后宫依山傍海,翠峰环绕。

    ④那天,清风轻拂,我来到神往已久的南沙天后宫。

    ⑤刚进大门,仰头见天后巨像居高临下,面朝大海,屹立于广场正中。

    ⑥拾级而上,穿过建筑群,走进正殿,看到天后娘娘端坐殿中,四海龙王侍立两旁。

    A. ④⑤③⑥②①   B. ③④⑤⑥①②   C. ④③⑤①⑥②   D. ③④⑥⑤②①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天,李明同学在光明中学作为五中的学生代表参加市第五届汉语书写大赛。

    B.经过观看热映电影《我的姐姐》,使我对主演张子枫的演技有了重新的认识。

    C.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勇于担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D.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省委主要领导赶赴灾区,下车伊始便亲临现场查看情况。

    B.今天学习《变色龙》,同学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否则愧对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

    C.《哈利·波特》成为一代青少年叹为观止的经典作品,正因为其独具的原创性。

    D.针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决策人一定要有见异思迁的灵活性。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叙事,交代诗人出使塞上轻车简从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中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诗中的“长河”指长江。这一联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尾联“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表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联与本诗都写到了落日时分的景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欺写古诗文。

    边塞风光在古人笔下常常千姿百态、气象壮阔。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______________”写出了塞外独特而又壮阔的风光;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____________”渲染了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摘录:自从当红军总司令以来,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有一个冬季专吃南瓜过活,另一个冬季专吃牦牛过活,从不诉苦,难得生病,度量很大,万事采用民主方式,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

    【1】摘录文字中的“他”是谁?“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中的“主义”指什么?

    【2】读完《红星照耀中国》,你认为革命领袖人物最应该具备哪两种素养?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龙湖游记

    陈忠实

    ①踏上游艇,在清湛湛的湖面上划行,一缕缕清凉湿润的风迎面拂过,把满身三伏酷暑的溽热顿时荡涤光净,从头到脚从外到里都是一种期待里的舒服。我似乎还不尽兴,忍不住撩起水来,搓了胳膊又搓洗了脸,便融入这水天一色的湖了。

    ②水是湛蓝湛蓝的水,天是湛蓝湛蓝的天。眼前的水看不到边际,远处的水被灰白的水汽遮住了蓝色,与目力所能及至的同样呈现着灰雾的蓝天相接相融。一叶小艇泛在这水天相接的水面上,很容易让人产生海的迷幻,尤其是对我这样意识和习惯里储存着黄土原和杂生着荆棘野草榆树枸树的坡岭的人,漂浮在这样无边无际的水面上,往往会产生风平浪静的海的错觉。然而,这确凿是湖。

    ③后来我不再发生湖与海的混淆性错觉了,湖里生长着大片大片的蒲草,小艇在蒲苇丛中的狭窄水道上缓缓划行,不时有鸟儿从蒲苇丛中飞出,又有鸟儿沉落其中,偶尔能听到幼雏混乱一团的叫声,可以猜想是争夺食物的颇为激烈的本能的叫声。无法想象,这密不透风的蒲苇丛林里,有多少双鸟儿在自由地繁衍后代,这种鸟在我并不陌生,我的家乡灞河边的苇子林丛是它们的福地,叫声不大优美,是比较单调的“呱呱呱”的粗声,当地人就因其叫声称作“苇呱呱鸟”。一个苇字,标明了它生存繁衍的独特领地——苇丛。这湖里的苇丛更是难得一方自由领地了,首先不担心安全,没有如曾经的我一样捣乱的孩童掏取鸟蛋。

    ④在蒲苇丛里相间着的大块水面上,有通体白亮的鹭鸶悠然浮游,它们总是成双成对,一会儿游远了,一会儿又聚拢并行了。我无意间捕捉到一个瞬间即逝的画面,一只鹭鸶张开翅膀从水面跃起,不偏不倚落在另一只鹭鸶的背上,又滑落到水里去了,被踏了一下的鹭鸶抖一抖身子,似乎没有在意,又并头游动着。还有几只野鸭,显然缺乏鹭鸶的优雅风度,却洋溢着活泼的天性,不时把头伸入水中又冒出来,争前恐后,左右穿梭,自然都是在水里捕捉小鱼小虾等食物。几种叫不上名字的小鸟,从空中掠过,有一种背上是一抹鲜艳的红色,瞬间就消失了。

    ⑤小艇从芦苇丛中出来,又进入野生的荷花丛中。许是得了这好水和好水下的好泥的滋养,硕大的荷叶遮罩着水面,红色白色粉红粉白的荷花竞相开放,开放的荷花和含苞待放的花蕾都是出奇的硕大,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水面上,真有仙境里的沉醉了。我便想到,无论密不透风的苇丛,无论花香扑鼻的荷花,当是适宜所有职业所有年龄的男女驾舟散漫的好去处。进入苇丛和荷花丛中,得意的事和烦恼的事都会被荡涤出心胸,获得一分娴静和爽快。

    ⑥直到我如此沉迷的时候,仍然不敢相信这一方好水是在河南淮阳大地上。不单是我孤陋寡闻,更在我多年来偏颇的心性,以为和我住得相邻的省份大同小异,就把兴趣偏向于那些自然景观奇特的边远地域,大漠荒原,海洋冰山,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寨,野狼游走的草原,寸草不生蠓虫难觅的生命禁区的盐湖……此刻,我甚至有某种懊悔,竟不知和我相邻的中原河南淮阳,有这样一方好水——龙湖。

    ⑦湖以龙命名,也是这一方好水所系的悠远到神话时代的神秘历史。传说伏羲从我的家乡渭河来到这里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天地,神农氏也在这里教民稼穑,陈胜在这儿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更有诸多文人墨客如李白苏轼等都留下不朽诗篇。在我尤为惊喜的收获,是陈姓氏族的源头就在这里。这龙湖在夏代称为陈,到西周时,在龙湖上建城立国为陈国。随之以国名为姓氏,便有了陈姓,十多年前我在广州的陈氏家谱园里获悉,陈氏源自舜的后裔所在的陈国,却不知具体方位,今天竟然一脚踏进陈姓始祖所在的陈国的门槛了,无意间完成了一次最久远的寻根,顿然觉得和淮阳亲近到有亲情相系了。

    ⑧龙湖有好水,《诗经·陈风》有赞美龙湖的诗章: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与兰……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把龙湖上这些水生花草能写进《诗经》,可以猜想肯定是这龙湖的风景激发了作者的诗兴,留下这生动的诗章。我在龙湖蒲苇丛中的忘情和沉醉,和几千年前《诗经·陈风》的作者相通,只是我笨拙,吟咏不出一首诗来,仅留笔记一篇,聊以尽兴。

    1作者发生“湖”与“海”的错觉的原因是:

    2请对第④段的描写进行赏析。

    3对文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写鸟儿们的叫声反衬了湖水的静谧。

    B. 第⑤段从视觉、听觉、嗅觉立体地展现荷花的姿态。

    C. 第⑥段用边远地域的奇特景观来衬托龙湖是“一方好水”。

    D. 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的情感。

    4从全文看,作者赞美龙湖的理由有:

    5文章最后用诗歌结文有什么好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植根,本义为扎根,比喻深入到人或事物中去。请以“将_______植根于心中”为题,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