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拼音写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
A.她在上面还qiàn(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miào(庙)......
B.深宵灯火是他的伴lǚ(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piǎo(漂)白了的四壁”。
C.地面上,wāi(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táng(糖)纸和那根作为标记的小棒。
D.它的尸体fǔ(腐)烂了,可是骨gé(胳)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 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B. 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C. 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
D. 自非亭午夜分 自以为大有所益
3、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鬼斧神工。
C.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D.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
B. 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 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
D. 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梨花
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①。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②倚墙东。
【注】①玉作容:形容梨花洁白如玉。②笼月:被月光笼罩。
【1】这首诗表面赞美了梨花的________,实则赞美梨花________的品质。
【2】诗题为“次韵梨花”,但第一句为什么要从“桃花”写起?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 ② ,家书抵万金。
③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④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⑥梁园虽好, 。
⑦感时花溅泪, 。⑧橘生淮南则为橘, 。
⑨ ,寡人反取病焉。⑩像山泉在呜咽, 。
7、班级开展“我爱名著阅读”读书交流会,请完成下列问题。
(1)《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有哪些精神和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仿照下面《红星照耀中国》的书评,根据你的阅读,巧选角度(作品的内容、意义、写法、语言等),也拟写一则书评,不少于50字。
书评例:《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埃德加·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述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点一滴,描绘了坚忍不拔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熠熠生辉的革命理想。
8、游记散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大禹那个渡
①我无数次过黄河,有平静,有感动,不管是无数次经过的风陵渡还是禹门关,抑或是新乡、东营等地的黄河时,都没有我站在这个叫做大禹渡的地方感受来得猛烈和震撼。
②每于此时,我便想起诗人那首一泡尿的工夫,黄河流远了的诗句。黄河之水似乎从天上而来,经过九曲十八弯,从青海的卡日曲出来一路蜿蜒向东,再向北,又向东,再向南,在风陵渡折了一个弯。在地图上,这个弯看着很生硬很不情愿,尔后再次向东,一路浩浩汤汤,不复回头,奔向大海。
③诗人的那句诗惹得我对黄河相思了许多年,虽然屡次相见,都只是暗恋。只有今天,站在风陵渡大桥上,望着宽阔而滚滚的河水,我被这翻腾汹涌的黄色夹杂泥土的水淹没了。
④我几乎每次过黄河都是行色匆匆,无数次我从列车或汽车的窗口偷窥黄河,渴望零距离接触黄河。即使在夜里,我都要紧紧趴在窗子隔着玻璃朝外面望。漆黑的夜,我看不见她,但我凭两岸的星星灯火想象着她。
⑤据说黄河有200多个渡口,而此处是唯一以大禹命名的渡口。我此刻站在黄河这个大弯处,站在大禹渡,站在大禹渡大禹的塑像前,我跺了跺脚下的土地,确信这次是真的站在黄河边上,凝望着巨人大禹。想象着这位先人“凿龙门,辟三门,舟于此,出水得”的丰功伟绩,那之后,“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⑥我作为九州的子民,站在脚下咫尺峭壁的岸边眺望黄河,感到真是渺渺如蚁。人一辈子忙忙碌碌也许只是在做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无数个微不足道,才能凿山辟门,撼动山河。因为坚持,茫茫九州终归被禹制服,开始了朝代的纪元。
⑦大禹渡在山西芮城南十公里的黄河岸边,在这片不大的土地上流传着许多传说故事。然而传说时常就是未经证实的历史,但是大禹渡的历史就是经过证实了的传说。
⑧在清凉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旁边有一处摩崖石刻,“舟于此,出水得”六个字依稀可见,乃北魏所刻。出山谷南行数里有一村子叫禹门口,村后遗址出土了许多陶片、蚌壳,还有很多陶钵,三角纹弧线纹的陶片,有高领罐,鬲等,俱为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代表物。可以认为,禹曾率众在此山伐木作舟,漂流而下。虬龙般的手植柏,据说是大禹为了确定高山大川和观察水势的标记,顺着神奇的滴水台阶而上便是禹王庙。当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后人感念修建了禹庙,此处的渡口也就被称为大禹渡。据说是大禹活了一百零六岁,所以台阶也是106阶,这台阶发出的滴水声难道真是大禹的脚步声?
⑨此处可以设想也正是大禹当年治水的基地之一,几千年淹没了许多历史,而人们对大禹的纪念却从来没有休止。从大禹渡再往下就是当年挡住洪水去路的地方,大禹手持劈山神斧连挥三下,洪水分流而去,而这三处就是后来的人门、鬼门、神门,统称三门,即现在的三门峡市。
⑩冬天,万木萧萧,黄河水有些呜咽,却是另一番雄壮,和夏秋里的滔滔浑然不同。
⑪从古到今的诗人,他们看见黄河无不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⑫王之涣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喊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喊完又说,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王维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⑬而这条大河,不管你来不来,不管名人还是百姓,不管狂风还是暴雨,一路而来,经过曲曲折折,闯过鬼门关,回头望,望着给了她无数次欢与愁,喜与悲,爱与恨的山川大地,一切都成为过去,毅然转过身,一路狂奔,奔向了大海,奔向更远更辽阔的四方。把此间的养分,分享给了那些遥远不相识的人和物。
⑭而此刻,你还有什么放不下来的呢。
⑮人一辈子的修行,即是做舟,做诺亚方舟,禹凿得三门后,从此渡舟而下,置九州而天下安。若把修行比作做舟,黄河一路蜿蜿蜒蜒就是做舟,做诺亚方舟,归于大海,归于慈航之海。
⑯在冬雨中我是那么地深情望着大禹渡,我不忍离她而去,而大禹渡任自逍遥,不因阳光,不因雨露,依然静静地在黄河拐弯处,安静自然,不增不减。
⑰大禹渡,不是传说。大禹渡,是修行的驿站,是造舟的地方。
⑱我会一如既往地虔诚,再来朝拜她。
【材料链接】
“诺亚方舟”又译为“挪亚方舟”,根据《圣经》记载,此船是诺亚依据神的嘱托而建造的一艘巨大船只,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一场因神惩而造的洪灾,最后方舟实现了目的,这个故事被代代相传保留并纪录在《圣经》里。
【1】本文行文思路有跳跃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单梳理,把下面空缺处补充完整。
首段总领全文→先写( )→次写( )→再写( )→结尾又写( )
【2】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感受。找出两处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3】反复阅读文中第 ③、④段,任选句子和角度品味其语言的妙处。
【4】通读全文后,结合文后的链接材料,归纳本文主旨。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你可能没有留意,没有发现。你也许善学,也许守时;你也许跑得快,也许能吃苦……这些,都值得你骄傲。
请以“我骄傲,我是一个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