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福建省三明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腿(xiè) xiè)   zhú)   guà)

    B.跚(mán  泪(shì)   zhù)   青头jūn

    C.lán guànɡ  yínɡ) yòu

    D.kàn jí) 临(pín   谢(diāo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政府各类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B.这首歌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倍受欢迎的。

    C.他的父亲仍然健在,享年83岁,精神尚佳。

    D.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大作品使我们变矮,小作品使我们升高。

    B.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读书长大的,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C. 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的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

    D. 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凉气。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B.《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内容分为赋比兴三部分,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D.《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2】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1)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2)   ,家书抵万金。(《春望》)

    (3)霜落熊升树,     梅尧臣《鲁山山行》

    (4)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5)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大道之行也》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  

    (6)神州十一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8)请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盖竹柏影也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读了《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名著后,同学小轩觉得傅聪的成功都是因为有父亲的引导,保尔的成长也是因遇到的苦难多,所以他认为成才全是靠外在的影响。你认为他的看法太片面,请结合傅聪或保尔的相关事例劝说他。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雷电背后的奥秘

    ①所谓打雷,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当原子受到能量激发时,电子就会发生跃迁,有的电子还会离开原子核飘走,有的原子核会暂时抓住多余的电子,这样,失去电子和获得多余电子的物质就成了带电离子。

    ②在雷雨天气,空气对流很厉害,云层的上下左右涌动和摩擦,组成云层的原子里的电子受到激发就发生跃迁和漂移,有的云层原子丢失了电子,就成了带正电离子;有的云层原子得到了多余电子,就成了带负电离子。

    ③对流天气一般是上层云层带正电,下层云层带负电,由于电荷感应原因,靠近大地的云层就会让大地带上正电荷,当然也还有一些更复杂的电荷分布。这些蕴含在云层和大地中的正负离子极不稳定,随时都在找一个口子宣泄。宣泄的过程就是正离子和负离子中和的过程,这个过程就会发生放电现象。我们将电线的正负极碰在一起时,由于连接不紧密,就会发生电弧火花,嗤嗤作响。这种小型放电的声音当然很小,但却是电闪雷鸣的本质。大自然云层放电是大范围巨大的放电现象,雷电的平均电流达到2万安以上,有的高达30万安,电压达到百亿伏以上,而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仅为36伏。

    ④既然打雷是云与云和云与地之间的放电现象,为啥有些人和动物,甚至有些物体会遭到雷劈呢?前面说了,带有正电和负电的离子很不安分,总想着释放出来,过程就是正负电进行中和,这个中和过程就会伴随巨大能量的释放。但要促成这种能量释放,正负电之间必须有一个媒介,也就是导体。这个时候如果有物体夹在正负离子之间,就成为它们相互释放的桥梁。

    ⑤云层与大地之间隔着一层空气,空气本身不导电,但我们的世界很难找到纯净的空气,里面都有尘埃杂质,自然就有一定的导电系数了,再加上雨天湿漉漉的,强大的雷电就会很容易击穿空气到达地面,形成恐怖的树杈型接地直击雷。

    ⑥但雷电要击穿空气需要很大的能量,如果有高层建筑或大树作为媒介,雷电就能够更轻易得到释放。因此雷雨天,高山或高大建筑、大树更容易成为云层与大地放电的连接点,这也是要求人们在雷雨天尽量不要去高山上,或在屋檐下、大树下避雨的原因。

    ⑦避雷针的原理就是通过做得很高很尖的金属,并将其与埋地金属网连接,通过尖端放电原理,将地面带有的负电荷与云层中带有的正电荷缓慢释放中和,从而避免发生雷击这种瞬间巨大放电现象。

    (作者:尹显斌。有删改)

    文本二

    ①雷电多发于春季和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雷电活动,其中华南、西南及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尤为多发。

    ②要有效避免雷电天气带来的灾害,最重要的就是要科学判断雷电是否会影响到自己所前往的区域。除尽量避开雷雨天气外出,还要学习认识积雨云(雷暴云),当有浓密的乌云开始迅速堆积、变大变黑时,就可能发生雷电;当发现雷暴云,特别是当听到有隐隐的雷声时,应该马上停止户外活动,找地势较低且安全的地方躲避。

    ③收到雷电灾害预警信息或者判断到有雷电灾害发生时,立刻停止户外活动,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等;关闭手机,取下身上的手机、首饰、锄头等金属物品并与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也不要打顶部和伞柄为金属材质的伞;应远离树木、电线杆、铁塔等,高耸孤立的物体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小建筑等;人群避雷时,不要挤在一起,人与人之间应该拉开几米的距离,有雨披的话,要披在身上,也能起到一定防护作用。

    (摘编自《雷电高发季防雷有“秘籍”》)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天气,由于电荷感应原因,大地会在下层云层带正电的影响下也带上正电荷。

    B.文本一中画线句子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自然界中雷电的电流和电压极高。

    C.文本二第②段加点的“可能”表示发生雷电的不确定性,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D.两个文本从不同方面对雷电展开说明,条理清晰,语言准确,具有科普教育作用。

    【2】文本一第①~③段是如何揭晓打雷这一自然现象的?请简要梳理其写作思路。

    【3】雷电天气我们应该如何防雷避险?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内容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颗无名的小草……

    请以“ 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