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风骚sāo 娉婷pīng 干系gàn 彬彬有礼bīn
B.流盼1iú 拙病zhuō 侥幸jiǎo 自吹自擂1ěi
C.虚妄xū 愧赧nǎn 勾当gòu 顿开茅塞sè
D.游弋yì 促狭xiá 循词dùn 箪食壶浆dān
2、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 挑战,而且给公共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仍有人对吃野味抱有幻想,认为通过检验检疫手段就可以降低这类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染概率——殊不知,检验检疫只能针对人类已知病毒进行防控,对于野生动物身上 的大量未知病毒,检验检疫也 。
A.严重 然而 附带 手足无措
B.严峻 可是 附带 束手无策
C.严峻 然而 携带 束手无策
D.严重 可是 携带 手足无措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B.自盐城市交通官网发布市区公共自行车站点将于一月份投入使用的消息后,许多市民纷纷严阵以待,期望能率先骑上带有盐城城市标志的公共自行车。
C. 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D.被浮冰围困多日的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船体前方一块大浮冰突然裂开,形成一条清晰的水道,真可谓柳暗花明。半小时后,“雪龙”号成功突围。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你的第一场阅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许是笃行精进的挑灯夜读……当你沉浸其中,感受阅读带来的能量,你能听到雨打芭蕉、花鸟蝉鸣,你能看到苍山万物与大地同辉。在书里,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隅天地:它记载了宇宙运行,引发了对未来无尽的想象;它藏有包罗万象的文明与智慧,可以触及每一个自由的心灵;它带你纵观世界体察万物,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去读书吧,这是与自己对话的最好方式;去读书吧,诗和远方一定不远……
A.“隅”是量词,两个“与”都是连词,“包罗万象”和“雨打芭蕉”都是动宾短语。
B.“你能看到苍山万物与大地同辉”这个句子中,“苍山万物与大地”作句子的宾语。
C.“也许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许是笃行精进的挑灯夜读”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它记载了宇宙运行的奥秘,引发了对未来无尽的想象。
5、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树林/阴翳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加粗的词4分)
(1)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 (2)吾谁与归(_______)
(3)树林阴翳(_______) (4)太守谓谁(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6、阅读《水调歌头》,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从“我欲”到“又恐”的转换中,表现了诗人____的心理;词的下片用“______对月发问,转入抒情悟理。整首词想象丰富,意境阔大。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与这首词都写到了“月”。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7、回望共和国历史,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举国同庆之时,学校举亦以“为祖国献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活动,让我们积极参加,来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吧!
(1)(家国文 我传承)汉字,是当今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请将“祖国”的“国”按照笔画顺序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2)(家国颂 我参与)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校长在活动动员会上的演讲稿。请根据画线句
子的内容,结合你所学的对联知识,补写下联。
你听,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句庄严宣告,声震寰宇;你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
年的欢庆场面,历历在目。七十年峥嵘岁月,漫漫旅途中您用一种心无旁骛的决心,用一把响彻天宇的号角,写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燃起了民族复兴的梦想。四十载,您带领全国人民立下“让人民过上好子”的诤诤誓言,绘出三步走的美好景,拼搏迎来幸福生活。祖国,您是十三亿女共同温暖的家。
上联:七十年改写历史燃梦想
下联:
(3)(家国事 我探究)人生重要关头,需要我们做出选择。请综合探究上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一:钱学森经历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主席经常和他在一起,讨论国家以后的发展。主席曾经问过钱学森,为什么要执意回国,美国的待遇这么好,回来后悔吗?钱学森异常认真地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八个字掷地有声,听者无不为其鼓掌。
材料二: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面对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大喊:“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选择。”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对雷场救下战友这个选择,从未后悔过。
(4)(家目吟、我推荐)学校将要组织一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班主任张老师想排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他想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杜甫的《春望》这三部作品中,选取一部进行吟诵。你会向他推荐哪一部?请说明理由。
8、诗文默写。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
(2)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想象雪后晴日当空之景的句子是: ___。
9、小艺读了下面文章,收获颇多,请你一起完成15—17小题。
鸽子和猫
①在我们大院里,小宗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他唯一的爱好是养鸽子。鸽子让小宗着迷,仅仅半年,他的鸽子从两只发展到十几只。小宗读高二那年,他的那群鸽子,在我们前门这一片已小有名气。
②就在这一年,我家隔壁向家的孩子毛蛋儿养了一只波斯猫。毛蛋儿比我小六岁,比小宗小九岁,这一年,刚上小学四级。他年纪小,根本和我们玩不到一起,属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他养的这只波斯猫和小宗养的鸽子,却是井水河水搅和在了一起,成了彼此的克星。
③毛蛋儿养猫,一直都很精心。谁想到那天夜里,猫钻出了笼子,跳进宗家住的后院,来到鸽子笼前,叼走了没来得及回窝的一只鸽子——还是小宗心爱的一只凤头。看见自己的凤头银灰色的羽毛零落在毛蛋儿的猫笼前,小宗能干吗?他趁着毛蛋儿家里没人,把笼子一脚踹开,拎起猫的后腿就往自家后院跑。头朝下倒栽葱的那只大白猫呜呜地惨叫,他也不管。他用绳子把猫绑在后院一棵老槐树的枝子上,开始狠命地用根木棍抽打它,一边打一边喊:“你赔我鸽子!你赔我鸽子!”怎么打都不解气,怎么喊都不解气,谁上来劝都不管用。
④那天,毛蛋儿从外面刚回到大院,就听见了他的猫的惨叫声。只见他三步两步跑了过来,也跟疯了似的,一头撞在小宗的胸前。别看他只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那一刻却变得力大无比,像辆开足马力的小坦克直冲小宗而去。小宗光顾打猫了,根本没有注意猫的主人回来,一下子被扑倒在地。毛蛋儿上前先把自己的猫救下来,然后一边用脚踢着小宗,一边大声叫喊:“你赔我猫!你赔我猫!”
⑤小宗虽然比毛蛋儿高出半拉身子,却抵挡不住毛蛋儿这一通狂轰滥炸。也许是听到猫在毛蛋儿怀里的呻吟,也许觉得自己做得有些过分,自觉不妥,小宗便没怎么还手。街坊们趁机上来把两人劝开了。
⑥临回家,毛蛋儿不依不饶,一边哭一边喊:“我的猫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⑦第二天早晨,毛蛋儿惦记着他的猫,天没亮就起来,一看,心爱的猫死了。他一下子火冒三丈,抄起他们家劈柴的斧子,冲到小宗的鸽子棚前,抡起斧子,三下两下就把鸽子棚的木头砍断了。
⑧噼里啪啦的响动和鸽子凄惨的叫声,把街坊们惊醒了。一个才上四年级的小孩子,让全院人震惊,更让高二的学生小宗震惊。大家束手无策也无言以对地望着惊飞的鸽子和哭泣不止的毛蛋儿。
⑨小宗后来考入石油学院。毕业之后分配到大庆。1969年,毛蛋儿初中毕业,去的是内蒙古兵团。那年冬天,我从北大荒探亲回家,正好赶上为他送行,我拿着借来的一架海鸥牌照相机,为他拍几张临别留影。当年小宗亲手垒的鸽子棚东倒西歪还倚在他家的西山墙边上,像我们童年和少年的物证一样,残存在那里。我对毛蛋儿说起当年的往事,他一笑,对我说:“复兴哥,帮我在那儿照张相,留个纪念。”他跑到鸽子棚前,留下的这张照片,至今还保存着。
⑩我和他都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小宗也回家了。“不过,我可不是单单为你送行的。你把我的鸽子赶尽杀绝,这个账我一直还记着呢。”小宗这样说,是玩笑,也是实情。他是回北京结婚来的,正赶上毛蛋儿要走,送行的队伍自然又多了一个老街坊。
⑪那天晚上,为给毛蛋儿送行,小宗送了毛蛋儿一件礼物,是一件石油工人的工作服——那种轧有一条条格子的蓝色棉服,曾是那个年代石油工人的骄傲。少年时期的爱恨情仇,都成为今天绵长的回忆。
(文/肖复兴,有删改)
【1】跟名家学叙事: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充表格,理清故事情节
故事引子 | 起因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 尾声 |
交代人物及其宠物:小宗、毛蛋儿,猫和鸽子。 | 小宗的凤头进笼晚了,被毛蛋儿的猫吃了。 | (1)_________ | 毛蛋儿打小宗,邻居劝架。 | (2)_________ | 长大后,猫和鸽子未能复活,但小宗和毛蛋儿的友谊复活了。 |
【2】跟名家学写法:巧设冲突、伏笔与照应、妙用修辞、生动描写等,按要求补充内容。
写作技法 | 相关句子 | 任务要求 |
巧设冲突 | 他(毛蛋儿)年纪小,根本和我们玩不到一起,属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他养的这只波斯猫和小宗养的鸽子,却是井水河水搅和在了一起,成了彼此的克星。 | 如何巧设冲突,让故事波澜起伏? ①制造冲突机会,让猫和鸽子生活在一起;②增加冲突的复杂性:动物和动物冲突,引发人和动物冲突,再发展成人和人的冲突。 |
伏笔与照应 | (毛蛋儿)一边哭一边喊:“我的猫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 (1)请找出后文与之照应的句子。 |
妙用修辞 | 别看他(毛蛋儿)只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那一刻却变得力大无比,像辆开足马力的小坦克直冲小宗而去。 | (2)赏析这个句子。 |
生动描写 | 自行揣摩学习。 | 略 |
【3】文末说“少年时期的爱恨情仇,都成为今天绵长的回忆”,请结合生活中一件类似的事谈谈感受。
10、安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
①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不招摇,就是巨大的安静。从自己出发,然后回到自己。这是一个人的狂欢与悲喜。有什么与没什么,多一点与少一点,不必说给谁,也不值得说给谁。安静就是盛下了所有,也放下了所有。
②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活着,能安静下来是个传奇。如果一个人拥有的不算少,还能安静下来,枯守平淡,简直就是旷世传奇。这么说的意思是,能安静下来的人太少了,安静下来的灵魂有多么高贵。
③一切事物,安静了就会显得厚重和可靠;反之,就容易流于轻浮和浅薄。
④一般说来,人在物质奢华和名声盛大的时候,精神层面就容易喧嚣和浮躁,张扬有余,内敛不足。水开了,必然要喧响于外,以证其威势;风过后,必然要香消红堕,以显其刚猛。有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制造一点动静,产生一点影响,这样,好赢得他人的艳羡、仰慕,以满足自我的虚荣心。这样的人,是不容易安静下来的。
⑤凡是能安静下来的人,欲求都不大,心眼都不多,想法都不盛。也许上天给了他们很多,但他们在乎得很少。得无所喜,失也无所悲,他们更在意内心的简单与丰富。更多的欲望引领人走向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和失望。唯有内心的诗意,才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和葱茏。在一个安静的人身上,可以看到安静投射出的巨大张力:内敛,低调,温和,谦逊。这些闪耀着人格光辉的力量,罗织着安静的另一个维度——人性的清简和纯净。这是一方清幽地,瀑挂山前,鸟鸣幽林,岚流云飞。不知道是安静烘托着美,还是美成全着安静。总之,安静的人是喧嚣中的一抹珍贵的清凉,是张狂的众生相中的一帧恬静的优雅,风姿静美,怡然不同。
⑥喜欢跟安静的人在一起的,必然也是安静的人。当然了,安静的人更愿意与自己厮守。所以,他们大都是孤独的。惟如此,才很好地解释了自我的安静,也惟空谷绝响,才丰富着自我的安静。
⑦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容易忘乎所以。多好的人,一旦安静不下来,就会穷形尽相,变得丑陋。无论之前多亲密的朋友,无论曾经多患难与共,若一个深陷热闹,一个安守寂寞,只会渐行渐远。这已然不是一个世界的两头,而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人世间,多少同路走到陌路。只因为,安静时是一个自己,热闹时是另一个自己。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4月14日,作者:马德,有删改)
(1)仿照文章开篇的句子,续写两句。
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 , 。
(2)第①段划线句子看似矛盾的说法,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说说你的理解。
(3)从第④段、第⑤段看,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4)浏览全篇,结合内容分析第③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5)紧扣文章主旨,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安静时是一个 的自己。
②热闹时是另一个 的自己。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需要锻炼
杨绛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从痛苦中炼出美德。
②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韧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他的弟子,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话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⑥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调查嫌疑犯那样窥视自己,在自己毫无遮掩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在这种境界,有诚意摆正自己的心而不自欺的,则会憬然警觉:“啊!我自以为没这种念头了,原来是我没有看透自己!”一个人如能看明自己是自欺欺人,就老实了,就不袒护自己了。这样才会认真修身。
⑦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
(节选自杨绛《走在人生边上》,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有删改)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2】文章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第⑤段论述思路,补全相关内容。
要求世界和谐→_____ →齐家→_____→正心→_____→不自欺→_____→对自己有客观认识
【4】结合加点的词语,品味下面的句子。
⑴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狡猾”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⑵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捉住”一词在这里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文章第②段中,作者引用了“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等名言警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你再为本段补充两条名言警句作为论据。
12、读书和旅行是我们开拓生命的两种不同方式。有人说,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也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试围绕“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助手:
①在标题或者文章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②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既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
③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