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江西省宜春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引经据典话诚信】

    下列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关于“诚信”的句子,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人背信则名不达。

    ②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③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⑥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拳擦掌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A.应有尽有

    B.摩拳擦掌

    C.络绎不绝

    D.无所不备

  •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饮酒》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B.《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D.《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最后一次讲演》在演讲中不断变换人称,有力地配合讲演者思想感情地表达。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语言风格风趣幽默。

    B.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中的永恒主题。庄子的《北冥有鱼》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大道之行也》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C.游记是一种内容丰富、形式自由的文体。《一滴水经过丽江》采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从一滴水这个独特的视角,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集历史、人文、地理等于一体的美丽画卷;《壶口瀑布》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石,后写水,视角反复转换。

    D.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马说》通过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意,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的开头两句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手法,作用是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_________的气氛,烘托了人物_______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2】大家对于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不同看法,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茅飞渡江洒江郊,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4 ,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5《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庭院月色的句子是    

    6苏轼的《浣溪沙》中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7   ,黑白分明,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打算捉一只狼蛛。于是我在洞口舞动一根小穗,模仿蜜蜂的嗡嗡声。我想狼蛛听到这声音会以为是猎物自投罗网,马上会冲出来。可是我的计划失败了。那狼蛛倒的确往上爬了一些,想试探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但它立刻嗅出这不是猎物而是一个陷阱,于是一动不动地停在半途,坚决不肯出来,只是充满戒心地望着洞外。

    看来要捉到这只狡猾的狼蛛,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活的蜜蜂作诱饵。于是我找了一只瓶子,瓶子的口和洞口一样大。我把一只土蜂装在瓶子里,然后把瓶口罩在洞口上。这强大的土蜂起先只是嗡嗡直叫,歇斯底里地撞击着这玻璃囚室,拼命想冲出这可恶的地方。当它发现有一个洞口和自己的洞口很像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飞进去了。它实在是愚蠢得很,走了那么一条自取灭亡的路。当它飞下去的时候,那狼蛛也正在匆匆忙忙往上赶,于是它们在洞的拐弯处相撞了。不久我就听到了里面传来一阵死亡时的惨叫——那只可怜的土蜂!这以后便是一段很长的沉默。我把瓶子移开,用一把钳子到洞里去探索。我把那土蜂拖出来,它已经死了,正像刚才我所想象的那样。一幕悲剧早已在洞里发生了。这狼蛛突然被夺走了从天而降的猎物,愣了一下,实在舍不得放弃这肥美的猎物,急急地跟上来,于是猎物和打猎的都出洞了,我赶紧趁机用石子把洞口塞住。这狼蛛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一下子变得很胆怯,在那里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根本没有勇气逃走。不到一秒钟功夫,我便毫不费力地用一根草把拨进个纸袋里。我就用这样的办法诱它出洞,然后捉拿归案。不久我的实验室里就有了一群狼蛛。

    (1)以上选段出自法国作家法布尔的《   》。

    (2)阅读原著,下列哪一项不是作者为了测试狼蛛毒素选取的“试验品”( )

    A.蚱蜢 B.鼹鼠   C.木匠蜂   D.麻雀

    (3)周作人说:“他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安塞腰鼓》,完成小题。

    安塞腰鼓

    刘成章

    ①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②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③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④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⑤但是:

    ⑥看!

    ⑦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⑧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⑨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⑩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B.安塞腰鼓表达要冲破贫瘠、困顿的生活束缚,要挣脱精神上的压抑和羁绊。

    C.歌颂阳刚之美。“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磅礴的能力”,独具阳刚之美。

    D.人应该像“腰鼓”一样,安于本分,含蓄谦卑,不必追求痛快淋漓的生活。

    【2】文章开头写“高粱地”“高粱叶子”,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

    【3】“反复”是本文重要的修辞,有词语反复、句子反复、段落反复。其中划线的“好一个安塞腰鼓”3次“反复”,独具表现力,请加以简析。

    【4】文章最后一句意境幽深、意蕴绵长,请结合文意品析其妙。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华夏文明。三月三,各色风筝飞满天;七月七,坐看牵牛织女星;九月九,登高望远插茱革……还有傣族的波水节、彝族的火把……这些特殊的日子里会发生怎样的与节日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如何温暖自已,温暖他人,凝聚人心?

    请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你和家人、同学师长相处日久,一定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经过一个学期的认真阅读,你对《红星照耀中国》中领袖们坚定的信仰,必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以“   小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完整的题目写在作文纸上。(2)不少于500字。(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