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项链》《羊脂球》的作者是著名的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C.诗歌的意象通常是指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如《我爱这土地》借“土地”“太阳”两个意象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D.《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是我国明清小说中的精彩章节,分别表现“官逼民反”的行动、封建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毒害、乱世礼贤下士的感人故事、封建豪奢家族的生活场景。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jìn)。
B.我母亲对我们的拮(jié)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C.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j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fā)。
3、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他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
B.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mí) 锲而不舍(qiè) 羸弱(léi) 校补(xiào)
B.心有灵犀(xī) 相形见绌(zhuō) 污秽(huì) 修葺(qì)
C.迥乎不同(jiǒng) 燕然勒功(yān) 告罄(qìng) 殷红(yīn)
D.忍俊不禁(jīn) 气冲斗牛(dǒu) 愧怍(zuò) 菌子(jùn)
5、文言文阅读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加点字注解
今亡亦死 亡:_____ 楚人怜之 怜:______
百姓多闻其贤 贤:_____ 宜多应者 应: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王侯将相宁有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藉第令毋斩,而戊死者固十六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陈胜吴广商定的起义策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么评价陈胜这个人?结合课文说说。(至少答3个方面)
6、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 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 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2】请任选一角度对诗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7、《艾青诗选》的阅读激发了同学们对艾青其人其诗的浓厚兴趣,为此晓风和晓华的班级举行“艾青诗歌”专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活动一:我是推荐者
【1】下面是晓风为《艾青诗选》写的一段推荐语,请你帮助完善。
艾青,以诗为画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真实的历史画卷。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下雪的早上,他在狱中写下(1)《 》,抒发了对养育他长大的“乳母”的怀念和赞美之情。《我爱这土地》中,诗人以鸟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传达出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其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2) ……”起一代代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人的情感共鸣。我相信《艾青诗选》一定会带给你独特的感受!
(1)《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作,补写下句_______
A.我爱着这土地 B.我对这土地深深热爱
C.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我深爱着这片土地
活动二:我是组织者
【2】你要为活动制作背景ppt,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结合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说明理由。
活动三:我是朗诵者
【3】晓华决定在这次研讨会中朗诵艾青的《太阳》,在准备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向你求助。
它以难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使 河 流 带 着狂 歌 奔 向它 去
(2)朗诵这节诗应采用的语调是:
A.舒缓 B.轻快 C.激昂 D.深沉
(3)请你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从语速的角度给晓华提出一条朗诵指导建议。
活动四:我是反思者
【4】晓风在参加完这次活动后想到了老舍。他认为“老舍与艾青虽然写作时选择的体裁不同,一个以小说为主体,一个热衷于诗歌的形式,但他们聚焦下层劳动者的目光永远是温暖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老舍的《骆驼祥子》说说你的理由。
8、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论语》)
(3)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展,弘扬以爱家爱国为主要特征的家国情怀。看完展览后,请你选用古诗文表达你对“家国情怀”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诗文除外。)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爸妈的家当
①27年前的夏天,在轰隆隆的雷声里,我的大学梦圆了。山梁上的黄土里,只产玉米高粱,不产黄金珠宝。家里的喜悦,就如那场暴雨,转瞬散去。我发现,我爸的瘦长脸,确实像藤上挂着的苦瓜。我妈看不惯我爸的苦瓜脸,大声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娃娃读书!”
②我家的大铁锅,倒是有两口,柴火灶眼是连通的,一口用来煮饭,一口用来煮猪食。那天,妈在呛人的炊烟里咳嗽,爸用锅铲砸响了灶台,粗声粗气地说:“这顿饭吃了,就不用煮了,都卖了去!”爸明显是在和妈赌气,妈正在往灶眼里添柴火,一听爸的话,气炸了,蹦起来,一把揪住爸的衣领:“亏你还是个大男人,把家当全当了,供娃娃上大学!”
③爸用毛笔在草纸上一笔一笔记下了我们全家的家当:砖瓦房四间、猪牛圈两间、生猪三头、水牛一头、床铺三张、盆盆罐罐……全部家当加起来,按照市场价,反反复复算,也不过万元。“房子卖了,咋办?”爸皱着眉问。妈指了指山梁下,松树丛中有一个天然的大岩洞,妈训斥我爸说,我住得下去,你就不可以住?
④后来,我家那些可怜的家当,没去变卖。爸牵着那头眼泪汪汪的大水牛,去集市上卖了几百块钱,算是凑齐了我进省城的学费。在省城的一天夜晚,我梦见那头水牛流着泪,一下跪在我面前竟然开口说话:“我算是尽力了,这下看你的了!”那头牛,眨眼间又变成了爸的脸。
⑤匆匆数年过去,我家的家当,跟当年相比,早已经翻了好几十倍。爸妈在城里也买了房子,爸有天算起了自家的家当,有好几十万呢,还有他缠着裤腰省吃俭用攒存款,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数字,连我妈也不知道。爸说,你急啥呀,慌啥呀,那么没日没夜地写啥呀,钱我都给你和孙子攒着,你有急用缺钱,我把房子也可以替你卖了。爸有天喝了一点酒,跟我掰着手指头再次算起了他的家当,他为自己扎扎实实的家当而欢喜。家里的针头线脑、一个茶杯、一口1989年的泡菜坛子、一个没上漆的老衣柜、一本老影簿、一双丢了又下楼捡回来的旧皮鞋、从乡下带来一直收藏的一件蓑衣……这些,都被爸算作是他的家当。这些家当,让爸感觉家是结结实实地存在着。
⑥有时回到爸妈那里,看到我在房子里搜寻转悠,爸就跟在我后面嘀咕着说,不要给我丢了,不要给我再丢了。有一次,我看见爸妈房子里堆码得乱糟糟的,让我气恼的是,他甚至把别人扔在外面的酒瓶子、废玻璃也捡了回来,完全成了一个收破烂的老头儿,也丢了我的面子。我一狠心,把他从外面捡的那些瓶瓶罐罐都抱出去稀里哗啦扔掉了。妈后来数落我说,你爸啊,心疼得一连几天睡不好觉,你丢的那些东西,都是你爸心里的宝贝,是他的家当。从那以后,我就看着我爸我妈那些堆码得满满当当的家当,忍住了动手扔掉那些在我看来完全是废品的冲动。那些沉甸甸的家当,是爸妈心里的寄托,是他们心里的幸福。
⑦有个雨天,同一个而今身家上亿的中年男人老卢在江边茶楼聊天。老卢跟我说起一件事,他30多岁时创业失败,爸妈把城里的房子卖了替他还账,爸妈就一直租房过日子,房子破旧窄小,短短几年,爸妈的头发就变得花白,身影佝偻了下去。老卢再次创业,东山再起,先把租的房子买下,后来还给爸妈买了花园洋楼,可住了不到一年,爸妈还是搬回了老楼去住,老人舍不得丢下老楼里的那些老家当。
⑧天下的爸妈们,他们收藏的那些家当,是岁月里的绵绵温暖,是儿女们心头永远的感恩。
【1】本文围绕“爸妈的家当”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按要求品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妈正在往灶眼里添柴火,一听爸的话,气炸了,蹦起来,一把揪住爸的衣领。(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爸就跟在我后面嘀咕着说,不要给我丢了,不要给我再丢了。(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文章第⑦段插叙中年男人老卢爸妈的故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文章以“爸妈的家当”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文铸魂:守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根脉
李仁武
①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18年在广州永庆坊考察时,他提出:“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②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考量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程度,历史维度要看其历史沉淀是否足够厚重,能否从中提炼出独特的文化个性;现实维度要从当下的社会生产、生活元素去考察其所具有的文化生态、文化风格和文化张力;两者不可或缺。一个城市如果缺乏对历史文化的保护,那么它的文脉就可能断裂,其文化功能是缺失的,文明品格也是不健全的。
③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其经济功能总是外显的,容易被认知;而其文化功能却总是内蕴的,容易被忽略。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城市的快速扩张和经济的巨大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被急切放大,城市犹如一个可以被反复经营的“经济摇篮”,许多传统建筑、历史街区和文化遗产都在功利主义的利益角逐中被侵占、挪用、废弃。这样的文化之殇带来了人文精神根脉的严重缺失,导致城市生活失去了许多应有的温情和温暖。所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不要急功近利,不能大拆大建,应更多地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获得历史文化的浸润和滋养。
④任何一个城市的文化都不是静态的、僵化的,它总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延续着社会生活状态的历史变迁,这就决定了城市文化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现代生活。传统文化需要得到保护,但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呢?这就需要在传统与现代的相互关联、相互转化上做文章,推动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历史记忆在当下能找到“复活”的生命力载体,促使传统与现代在城市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得到完美结合。
⑤永庆坊是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中的一条老街,广彩、广绣、粤剧的传统技艺与当下传承都在这里流传和演绎。一间间老店铺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漫步其中可以让人“穿越时空”去领略和品味广州这座“千年羊城”的文化底蕴。永庆坊微改造成功的秘诀在于:“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一边进行原样修复,边进行改造提升,既保留了岭南建筑的整体风貌和空间肌理,又更新了配套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这充分说明,保护古迹与建设城市并不矛盾,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完全可以融为一体。
(有删改)
[链接一]
采访对象:骆建云(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院长)
采访者:广州日报记者
采访记录(部分)
记者:广州如何通过微改造,进一步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新价值?
骆建云:广州的历史城区是广州城市文化的根源,最能体现广州独球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保护并复兴老城、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城市文化才能真正在全球城市竞争中塑造独具魅力的广州品质特色,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软实力。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新价值的核心工作,一是要继续做好保护修缮工作,二是要为其注入新的可持续发展活力。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
广州市海珠区龙凤街,是一个典型的老旧街区。其中的太古仓、大阪仓等代表近现代广州工业发展的仓库,早已失去仓储功能,一度萧条无人识。现在,通过城市微改造,这些老仓又“活”了过来。太古仓在保留原有码头区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内涵的基础上,被改造成一个集文化创意、展贸、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客厅”。大阪仓——广州独一无二的日式古堡建筑、被改造成创意园区,吸引了一批互联网 创新新企业集聚。龙凤街在微改造中还特别强调结合片区特色,注重挖掘和保留本地历史文化,利用文化墙、街头小景等突出文化亮点,保留原有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周边环境,让老街区焕发出新活力。可见,微改造是城市抗衰老”的良药。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三]
据介绍:目前,琶洲已从建设投入期正式迈入发展产出的新阶段,海珠区将推动琶洲会展“线上数字经济+线下实体会展”融合转型,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电影港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网游、电子竞技产业园区。还将推动广国际媒体港、北岛创意园等园区产业发展,打造数字文化特色园区;打造TIT创意园、B.I.G海珠湾艺术园等网红打卡点,建成文旅特色园区。
(摘自网络,有删改)
【1】以下关于“城市文化”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A.城市的历史积淀和从中提炼的独特文化个性,是考量城市文明进步程度的首要因素。
B.城市历史文化可以延续城市的文脉,健全其文明品格,让城市获得浸润和滋养。
C.城市的文化功能与经济功能相比较,是蕴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容易引起关注。
D.城市文化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最终走向现代生活,不会止步不前,停留在过去。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城市生活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失去许多应有的温情和温暖,从而导致城市文化遭受伤害,人文精神根脉严重缺失。
B.“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微改造工程,既有利于保存历史文脉,又有利于改造提升,是城市“抗衰老”的良药。
C.永庆坊和龙凤街的改造工程,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范例,前者注重保留文化底蕴,后者重在改善、提升周边环境。
D.为了促进琶洲的发展,海珠区将在已建成的粵港澳大湾区电影港的基础上,加快网游、电子竞技产业园区的建设。
【3】选文(不含链接材料)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写出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4】作家冯骥才说:“老城,历史悠久,遗存丰厚,风情别具,应当下力气去整治和倍加爱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1、阅读文章后答题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
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期间,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上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③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最集中的体现。因而要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态度,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
④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誉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格套死。汉语有声调,音韵铿锵,和谐美丽,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
⑤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
(作者,纪秀生。有删改)
【1】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请逐条概括。
【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汉语之美在于“精”。“语种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仅10个字,不仅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
材料二: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汉代学者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也可医愚。”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有选择地多读好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医救愚昧,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关于读书,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
请以“我与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想法、看法、体会和认识。
要求:①体裁不限,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②题目自拟;③6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