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消息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其中,导语是新闻的核心,它是用简洁的语言,突出最重要、最富有吸引力的新闻事实;之后的内容是事件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则放在事实之后。
B. 雨果,法国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 《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我们学习过的《阿长与山海经》和《社戏》都选自《朝花夕拾》。
D. 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号称“诗史”。《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答谢中书书》是他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
B.《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的“阴”是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C.孟子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D.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他和泰戈尔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条宽敞笔直的大道向校园深处延伸进去, , ,建筑后边青山隐隐。
①道路两旁是四季葱绿的香樟树 ②四季葱绿的香樟树生长在道路两旁
③庄严的石头建筑位于校园深处 ④校园深处是庄严的石头建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欺侮/晦暗 帷幕/蓦然 剥削/销声匿迹
B. 轧机/闸口 龟裂/龟甲 怡然/贻笑大方
C. 束缚/搏击 磅礴/薄暮 湛蓝/不堪设想
D. 蠕动/儒家 悲怆/冻疮 衰竭/怒不可遏
5、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歌波浪线处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2】诗歌先描述个人遭遇,结尾划线处借议论和抒情升华,表达出作者家国情怀。结合作品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6、请把下面的古诗文句补充完整。
1)俱怀逸兴壮思飞,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伤心秦汉经行处, 。(《山坡羊 潼关怀古》)
3)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行到水穷处, 。(《终南别业》)
5)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名句是:
, 。
7)《赤壁》借史事来慨叹自己生不逢时的名句是:
, 。
8)《与朱元思书》从侧面写水清澈的语句是: , 。
9)《马说》中总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 。
7、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昆虫记》,阅读后回答问题。
我曾经沿着亚马逊人两天前走过的那条路用小石子来设置路标,我惊奇地看到这些远征的亚马逊人就走同一条路,走过一个小石子又一个小石子。我对我自己说,根据作为路标的石子,它们要从这里走,要从那里过;果然它们沿着我的石桥墩,从这里走,从那里过,这没什么大的偏差。
(1)选段中的“亚马逊人”指哪种昆虫?
(2)“我”用了很多方法改变路的原貌,最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回忆作品相关内容简要回答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豆腐
①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
②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南子》。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③《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几乎处处有之。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有“钱袋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每个地域,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
④在中国似乎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达到了“意”的境界。
⑤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周易》言,“大亨(烹)以养圣贤”,“食以养德”。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盛赞其为“素醍醐”。意思是常吃豆腐便如高僧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志。他常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克己寡欲,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这也就无怪乎,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
⑥如今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
【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豆腐的?
【2】文段⑤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3】文段②画线句中的“据说”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你的家乡一定也有很多美食,请你在下面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仿写一句话,简介一种美食。
A.豆腐是由豆浆煮开后加入石膏或盐卤凝结成块,压去一部分水分制作而成。
B.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
9、请以“暖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