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喝彩/喝水 梗概/慷慨大方 黯然失色/万马齐喑
B. 执拗/拗口 媲美/麻痹大意 含辛茹苦/颔首低眉
C. 缄默/箴言 禁锢/忍俊不禁 弄巧成拙/咄咄逼人
D. 呐喊/接纳 憔悴/鞠躬尽瘁 怒不可遏/浑浑噩噩
2、下面有关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五猖会》一文描述了“我”儿时要去观看五猖会的兴奋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无奈和厌烦。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起来情趣盎然。
D.沙僧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本是天上的天篷元帅,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错投猪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样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茨威格在文章中对托尔斯泰眼睛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
B. 难道两封家书总失落了不成?一连又候了两天,都是杳无消息。
C.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 大多数家族企业是由核心人物白手起家,通过艰苦奋斗成就一番事业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计划,它远不是搞一两次活动就能解决的。
B.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
C.初三(1)班在本月下旬前后有一场重要班会,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地准备。
D.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更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
5、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全词思绪都围绕“________”字来抒写。“去年天气旧亭台”暗含________的悲叹。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看似写景,其实句句含情,有情有理。请从情与理的角度进行赏析。
6、默写填空。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前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早春西湖的花草,游人游春赏景被花迷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 据彭德怀司令员说,这就是红军力量所系的主要原则,每次扩大红区都要运用这些原则。他最后说:
“因此你可以看到游击战要成功,需要这些基本条件:无畏、迅速、计划周密、机动、保密、行动神出鬼没和坚决果断。缺一项,游击队就不能取胜。如果在战斗开始时,他们没有决断,战斗就要拖延时日。他们必须迅速,否则敌人就能得到增援。他们必须机动灵活,否则就会失掉运动的有利条件。”
“最后,游击队绝对必需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参加。如果没有武装农民运动,事实上就没有游击队根据地,军队就不可能存在。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心中,只有实现群众的要求,只有巩固农村苏维埃中的根据地,只有掩护在群众之中,游击战才能带来革命的胜利。”
彭德怀在阳台上踱来踱去,每次走到我伏案疾书的桌子边上时就提出一个论点。现在他突然停下来,沉思地回想。
“但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他说,“比这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它所以壮大是因为人民帮助我们。”
【1】游击战取得成功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红军游击战术的口号是什么?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苏州园林(节选)
叶圣陶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阅读①②段,请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揣摩第④段中“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的表达意思。
【4】说说第⑤段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的表达作用。
【5】指出第③段和第⑤段中划波浪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第③段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真阅读第⑥段,说说文中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也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9、作文: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爱,也许是母亲的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也许是老师欣慰的微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请你以“________也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