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绿山水画在两宋之交形成金碧山水、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三个门类,成为中国绘画乃至宋代绘画的瑰宝。
B.暑假即将结束,小明还没完成时评作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为了寻找灵感,他强迫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自古以来,苏杭被称为人间天堂,那里贸易繁华,行人如织,城市设施十分完整,衣食住行样样便捷。
D.“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情节生动,语言清新,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镌(juān)刻 遁(dùn)形 炽(zhì)热 振聋发聩(kuì)
B.着(zhaó)舰 篡(cuàn)改 吹噓(xū) 杳(yǎo)无消息
C.悄(qiǎo)然 盎(àng)然 诘(jié)责 惨绝人寰(huàn)
D.禁锢(gù) 翘(qiáo)首 踱(duó)步 殚(dān)精竭虑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妩媚(wǔ) 劫难(jié) 蛮横(hèng) 拾级而上(shí)
B.堕落(duò) 沙砾(lì) 推搡(sāng) 气势磅礴(bó)
C.赋予(fù) 羁绊(jī) 跌落(diē) 接踵而至(zhǒng)
D.矗立(zhù) 虔诚(qián) 缭绕(liáo) 行将就木(xíng)
4、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飓风 踌躇 蔓延 重峦叠障 B.秀颀 喧嚣 丘壑 文采斐然
C.搀扶 云宵 炫耀 因地制宜 D.俯瞰 狼籍 嶙峋 坦荡如砥
5、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________”这几个字,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6、按要求默写。
(1)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2)________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回延安》)
(3)《蒹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冷寂的秋景图,为全诗奠定了怅惘的情感基调。
(4)《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辗转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7、《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从内容、主题、写法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句评语,并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100字左右)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哥哥的妹妹
崔立
①妹妹有一个哥哥。妹妹从来没见过哥哥。妹妹只在母亲的说话中,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哥哥。
②母亲说,你哥哥,高高的个儿,可帅气了。
③母亲说,你哥哥,学习成绩特别好,每次考试,都是一百分。
④母亲说,你哥哥,从小就特别懂事,经常帮我干活,可勤快了!
⑤母亲的话儿,说得11岁的妹妹一愣一愣的。
⑥中午,坐在饭桌前的妹妹,看着手上的碗儿,还有母亲面前的碗儿。妹妹用响亮的声音,说,妈妈,今天我来洗碗吧。母亲说,好啊,好啊。你真像你哥哥一样懂事呢!母亲脸上笑着,笑得额头上都是皱纹。
⑦妹妹说,妈妈,那我的哥哥他去哪儿了呢,我怎么从没看见过他呢?
⑧母亲说,哦,你哥哥出差去了,他,他很快呀就要回来的,对,早上你记得吗?电话铃响过,他还给我打电话呢,他在电话里说呀,妈妈:你要好好的,我在外地呀,我很快就要回来了,帮我也向妹妹问个好……
⑨妹妹楞了半晌,早上她可一直在客厅呢。电话根本就没有响过啊,妹妹看着母亲,母亲的脸上都是快乐。
⑩妹妹走到了大街上,好多人和妹妹打招呼,比如黄伯。妹妹说,黄伯,你知道我哥哥吗?黄伯说,当然——
⑪黄伯说,你哥哥呀,是个好小伙。有一次呀,我搬个液化气罐,从自行车上拿下来,往房间里搬,但在卸下来的时候,我一个人没办法弄。你哥哥看到了,从老远的地方跑过来,还喊着,黄伯,等等,我来……你哥哥到了后,帮我扶住了自行车,让我可以把液化气罐拿下来,我和你哥哥说谢谢,你哥哥笑笑说,不用客气的。
⑫妹妹说,黄伯,那你知道我哥哥出差去哪里了吗?怎么一直不回来呢?黄伯愣了愣,说:“呀,这我不知道啊。”
⑬妹妹还碰到了周阿姨。妹妹说,阿姨,你知道我哥哥吗?周阿姨说,当然——
⑭周阿姨说,你哥哥啊,真的挺不错的,有一个大夏天,连空气都是烫的。我有一份文件忘在了单位,但我又要照顾家里的孩子。我和你哥哥说了,你哥哥说,没问题,我去拿。过了一会儿,你哥哥回来了,满头大汗。我和你哥哥说谢谢。你哥哥笑笑说,不用客气的。
⑮妹妹说:阿姨,那你知道我哥哥出差去哪里了吗?怎么一直不回来呢?周阿姨愣了愣,说:“呀,这我不知道啊。”
⑯妹妹又碰到了刘阿婆。妹妹说,阿婆,你知道我哥哥吗?刘阿婆说,当然——
⑰刘阿婆说,你哥哥呀,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你哥哥看我买菜不方便,经常上门来。说,阿婆,你要买菜吗?我可以帮你去买的。你哥哥帮我买了好多次菜,买的菜儿,既便宜又好。我还问你哥哥,你是不是往里贴钱了?你哥哥说,哪有呀,阿婆。你哥哥呀,肯定是往里贴钱了,他还真以为我是老糊涂了呀!
⑱妹妹说,阿婆,那你知道我哥哥出差去哪里了吗?怎么一直不回来呢?刘阿婆犹豫了一下,说:“呀,这我不知道啊。”
⑲妹妹回到屋里时,母亲躺在沙发上,正在睡午觉。母亲睡得很香。妹妹蹑手蹑脚地进了屋,又进了哥哥的房间。
⑳房间里,有一个大箱子,母亲说过,这是哥哥的箱子。妹妹一直都很好奇。今天,妹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箱子。箱子里,妹妹翻到了哥哥的许多东西,也翻到了几张发黄的报纸。
㉑其中一张,是一场大火的报道,有消防兵在大火中不幸遇难,有一张帅帅的年轻的消防兵的脸……还有一张,是失去消防兵儿子的母亲,又生下了一个可爱女儿的报道,有一张母亲抱着婴儿的照片……
㉒妹妹轻轻地合上了箱子,揉了揉湿湿的眼睛。
㉓妹妹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叫思思了!
【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妹妹探寻哥哥“出差”真相为线索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构思巧妙。
B.第⑥段母亲的“笑”,含有对女儿行为的肯定,也有因女儿像儿子一样懂事的欣慰。
C.妹妹名叫“思思”,表现了母亲对英雄儿子的思念,也寄托了作者对英雄的景仰。
D.作者采用冷静的叙述方式,不着个人情感,在刻画哥哥时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2】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哥哥”的形象。
【3】“呀,这我不知道啊”这句话在小说中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第㉑段的内容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9、请以“就从现在开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主题自定;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