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家书抵万金”的出现,是中国书信文化史的重大转折点,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
②从此以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又多了一个“家书文化”固定符号,横亘古今,贯穿往来。
③几乎绝大多数的学者,在谈论杜甫《春望》“家书抵万金”时,都会不约而同,毫无例外地说到这一点。
④“家书”作为一种特殊的中国文化符号,加上转而形成民族心理的同震共鸣,形成了中国书信文化。
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斯通。
A.①②⑤④③
B.④③⑤①②
C.④①③②⑤
D.①③②④⑤
2、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簌簌(sù) 踌躇(zhú) 奔丧(sàng) 唾手可得(tuò)
B. 栅栏(zhà) 蹒跚(pán) 颓唐(tuí) 懵懵懂懂(méng)
C. 讪笑(shàn) 盈眶(kuāng) 陨石(yǔn) 喋喋不休(dié)
D. 叱骂(chì) 隘口(ài) 忸怩(ní) 立锥之地(zhuī)
3、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诘责(jié) 绯红(fēi) 悄然(qiǎo) 杳无消息(yǎo)
B. 教诲(huì) 镌刻(juàn) 不辍(chuò) 锐不可当(dǎng)
C. 畸形(qí) 溃退(kuì) 佃农(diàn) 屏息敛声(bǐn)
D. 沥青(lì) 黝黑(yōu) 翘首(qiào) 藏污纳垢(gòu)
4、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
C. 舜发于畎亩之中 已而之细柳军
D.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
5、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压”和“摧”两个字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诗人将“黑”“金”“紫”“红”等颜色融入诗中,给人以沉重感。
C.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D.第六句中“声不起”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6、古诗文默写。
他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7、下面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骆驼祥子》巨幅图画。请依据《骆驼祥子》原著,给下面三幅图画排序。
甲 乙
丙
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贵州黔南苍翠的群山中,有一只“巨眼”。那银白色的“巨锅”显得那样庄严安详,“锅壁”上均匀镶嵌的三角状反射面板犹如天神的盔甲,“巨锅”四周高耸的六座钢塔犹如天神守护着天际的长矛。
这是一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的反射面总面积足有25万平方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它是人类射电望远镜建造史上的奇迹,是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
它那庞大的身躯占满了整个山谷,成千上万吨钢铁铸成的索网支撑着“中国天眼”的崛起。索网总重量约1300吨,主索截面一共有16种规格,截面积在280平方毫米至1319平方毫米之间;覆盖在索网上的4450块三角形反射面板,每块边长为10.4米至12.4米,厚度仅1.3毫米。
(节选自王世杰《中国天眼: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有删改)
材料二:
①中国天眼(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建成启用之后就一直备受关注,是我国天文领域的重器。
②中国天眼比原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观测天区大1倍,最大跟踪时长多1倍,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口径、最高灵敏度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③很多人以为,建造中国天眼的目的是寻找“外星人”,中国天眼工程总工艺师王启明纠正了人们的这种认识,他指出:中国天眼的科学目标中,确实也包括寻找地外文明,但这并不是排在首位的目标,排在最前列的目标是寻找脉冲星。
④所谓脉冲星就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因其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了,发现了脉冲星有什么作用呢?
⑤其实,脉冲星的理论和观测研究对推动天文、天体物理、核物理、粒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广义相对论和引力波等领域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⑥当然,FAST射电望远镜除了可以用于研究脉冲星,它还可以用来研究中性氢、黑洞吞噬小天体、星体演化,搜寻外星文明也是FAST射电望远镜的任务之一。
(节选自《中国天眼能找到外星人吗?它到底能“看”到什么?》,有删改)
材料三:
未知和未来面前,人类命运与共。“中国天眼”向世界开放,不仅让“中国天眼”的开放程度再次向前推进,也必将成为中国科学家与世界分享科研成果的标志性事件。事实上,“中国天眼”从诞生之初,就肩负全球使命。早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初期,就已确立了“中国天眼”将按国际惯例逐步开放的原则,以更好地发挥其科学效能,促进重大科学成果产出,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做出贡献。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劳拉·斯皮特勒指出,“中国天眼”将会推动国际合作,到 21 世纪 30 年代,它将为人类研究超大质量黑洞碰撞等积累大量数据。
(节选自郭爽《“中国天眼”与世界共“见”未来》,有删改)
【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贵州黔南苍翠的群山中的“中国天眼”,口径达 500 米,是人类射电望远镜建造史上的奇迹。
B.支撑着“中国天眼”的索网总重量约 1300 吨,主索截面有多种规格, 各主索的截面积也不尽相同。
C.“中国天眼”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建成启用之后就一直备受关注,是我国天文领域的重器。
D.“中国天眼”从诞生之初,就肩负全球使命,目前已经为人类研究超大质量黑洞碰撞等积累大量数据。
【2】FAST 射电望远镜主要有哪些用途?请简要概括。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阳光是天生的丹青妙手,也是无所不能的魔术大师;它将这个世界的秘密揭开并公之于众,再赋予其无穷的生命力。常被吞噬在黑暗中最能领略到阳光的明亮,久被禁锢在严酷的冬天最能感受到春日阳光的温暖,经历了风霜雨雪的侵袭最能体验到阳光的恬美……尽管那些沐浴在阳光中的人,并不懂得阳光的珍贵甚至遗忘了阳光的存在;被曝晒的人可能还会埋怨阳光的残酷……但是,阳光以它那永不熄灭的热情和别具匠心的构思,创造出一个一个自然的神话和生命的奇迹。哟,你这舞动着彩翅的小鸟,是用嘹亮的歌喉礼赞阳光么?你这怒放的溢彩流芳的花朵是在向阳光诉说幸福成长的语言么?你这满树的沉甸甸的果实是回报阳光捧出的金色心灵么?你在阳光的怀抱中,阳光在你的心里,你一定有许多的话要对阳光倾诉……
读完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注意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要注意写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