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负隅顽抗的敌人终于投降,战士们轻歌曼舞的欢庆胜利。
B.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历历在目的浮现在眼前。
C.陈老师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和不修边幅。
D.滨河两岸景色宜人,清澈的沂河水川流不息,岸边休闲的人们倍感惬意。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分泌/泌阳 附和/曲高和寡 日薄西山/对簿公堂
B. 与会/给予 押解/解甲归田 千载难逢/载入史册
C. 拮据/论据 矜持/噤若寒蝉 风尘仆仆/前仆后继
D. 症结/急症 咆哮/如法炮制 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3、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稽qí首 执拗niù 璀cuǐ璨 勤能补绌zhuō
B. 吞噬shì 和煦xù 媲bì美 博闻强志zhì
C. 缄jiān默 哂shěn笑 苋xiàn菜 期期艾艾ài
D. 荸bí荠 炽zhì热 黝yǒu黑 暗àn然失色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nì)名 侏(zhū)儒 好(hào)劳动 深恶(è)痛疾
B.诘(jié)责 敦(dūn)煌 美髯(rán)公 一绺(liǔ)头发
C.妯(zhóu)娌 炽(zhì)热 氯(lǜ)化镭 锐不可当(dāng)
D.滞(zhì)留 歼(qiān)灭 卖(mài)关子 悄(qiǎo)然不惊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野 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同是归隐之作,请结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和王绩《野望》中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分析两位诗人所写景物特点和抒发情感各有什么不同。
6、古诗文默写。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请根据《桃花源诗》的诗句内容默写《桃花源记》中相应的语句。
示例: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填空:《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________性作品、全书共12篇,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_______。
(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你一定从中获得了精神营养,写出书中你最敬佩(喜欢)的一个人,并简要说说理由。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地的馨香
朱宜尧
①我仿佛看到了那片绿海,微风拂过,摇曳着沙沙声响,阳光温暖,伴着书香。
②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那时,我的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③春寒料峭的二月,春风犹如一把剪刀。一夜间裁剪出了千树万树繁花开的气势,藏在树干里的嫩芽,偷偷地窥视着即将郁郁葱葱的春天。温柔的阳光夹杂在春风里,走到哪里,哪里一片勃勃生机。
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空旷的田野,劳作的人们,撒粪、育肥、播种,趁着春天的到来,把希望悄悄地植入大地。
③早晨,刚刚起床,昨夜还睡在身旁的父亲没了踪影。父亲年事已高,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还是一刻也不闲地从事着农事,近乎于乐此不疲。每天看着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又眼望日头在晚霞中隐没,父亲特喜爱这种“春风花草香”的农田生活。身子虽有劳累,却神采奕奕。我知道,父亲有自己的规划,劳作等同于健身,既不能太累,又得出点小汗,身子微微受热,即可。所以我不担心父亲。
⑥中午父亲回来,肩膀上搭着一块泛黄的毛巾,看上去气色红润,好像刚刚晨练结束。我早已备好了父亲最爱的龙井茶。父亲坐在我身旁,望着长势大好的玉米,脸上挂着粲然的微笑,喝一小口龙井,动作不急不缓地擦拭着额上细密的汗珠。
⑦父亲七十有三了,寸发雪白,好像一根也不缺,板板正正齐刷刷的样子,那古铜色的皮肤,经过阳光的沐浴,显得十分硬朗与婴铄。
⑧我在初中读书时,不论学习有多紧张,父亲总是“不管不顾”,甚至“不近人情”地叫我一同下地。即便是我手掌扎满了黄豆荚的刺儿,痒胀得钻心,也得照样劳作。春寒料峭也罢,烈日炎炎也好,我成了父亲的小跟班。那时的我,睡不醒,又极不情愿。
⑨劳作中,我经常回想,读书和种地怎么会是一码事呢?
⑩如今,我却能体谅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也会有一些好的事物与父亲分享了,父亲却一改他年轻时的做法,他起早做农事,从来不叫我,这倒让我有些愧疚。
⑪过了不惑之年,明晓了父亲所言。一年之际在于春,谚语说谷雨种大田,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万物皆如此。要抓住播种的最好时机,才更有利于一年的好收成;青春是用来读书的大好时光,要不辞辛苦读万卷书,要不负青春不负我,要有“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之恒心。一旦错过了,就不再来过。
⑫我和父亲一同劳作,让年少并无多少体力的我去体会劳作的艰辛与不易,感悟生命的本真,让我更加珍惜青春读书的好时光,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恩父亲,他不仅以种地的方式养育了我,还让我在最平常的劳作中,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
⑬父亲就是养育我的“大地”,那里有“大儿锄豆滨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喜乐福景;又有“翻空白乌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的诗情画意;更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殷切希望、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
⑭春天来了,阳光明媚而温暖,微风拂过的绿海,摇曳着沙沙声响,我似乎嗅到了大地的馨香,仿佛看到了寸发雪白的老父亲。
(选自《新青年》2017年第4期,有删减)
【1】标题“大地的馨香”有何含义?
【2】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第⑩段中“这倒让我有些愧疚。”我为什么会心生愧疚?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按要求作文
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一种常见方式。公共汽车上,地铁里,公园的长椅上,越来越多的人埋头注视着一块块小屏幕,浏览各种信息。你会用电脑或手机阅读书报吗?你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吗?在你看来,电子阅读有什么优缺点?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
请你以电子阅读的话题,完成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要求:①内容充实,语言连贯,表达得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或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