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 她性格内向,行为乖张,鹤立鸡群,使大家感觉很难与她相处。
D.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桑田。
2、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眼下,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亮相鮀城,丰富了水果市场,独特的形状色泽和口感吸引了许多顾客尝鲜的欲望。(将“吸引”改成“勾起”)
B. 李光耀时代终将会随着李光耀先生的离去而结束,如何在未来新的环境下发展和继承李光耀的治国思想,这是留给新加坡的挑战。(将“继承”和“发展”互换位置)
C. 办公室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许多出版社送来的书。(改为“许多出版社送来的书整齐地摆放在办公室的书柜里。”)
D. 汕头市疾控中心称,目前已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并成立疫情处理队伍,加强对活禽市场的环境监测与消毒管理,防止H7N9病毒不再扩散。(删去“不”)
3、下列句中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目是( )
A.听到敲门声,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跑去开门。准是爸爸出差回来了!
B.学习成绩的提高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C.有一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对自己的产品大肆渲染,以此误导群众。
D.日本文部省别具匠心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侵华战争所犯下的罪行。
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
B.妈妈提醒你游戏别玩太久,你说:“你怎么那么烦啊?让我清静清静一会儿,不行吗?”
C.小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
D.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他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呐!”
5、小苏:我们一起来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宋词,探寻古人笔下的苏州吧。
【甲】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乙】
点绛唇·有怀苏州
吴文英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1】请你帮助小吴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鸿“惊起”“有恨”“拣尽寒枝不肯栖”,独宿荒冷沙洲,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B.“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见月兴怀,月色令词人追思当年苏州美好回忆。
C.“一枕啼秋雨”抒写梦醒后的伤感,泪水像秋雨一般湿透了枕头,比喻贴切新奇。
D.“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词人回忆梦中场景:身在苏州看雁飞过秋天的青山。
【2】小吴:我发现这两首词有不少相似之处,如都有鸿雁、月亮等意象,环境也都给人以清冷之感。但是我觉得情感却有所不同:(1)_____________
小苏:不错,不仅情感不同,抒情方式也有不同:(2)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填空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5)马之千里者,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6)《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将来不管什么时候,你偶然幻想罗切斯特先生对你有好感,你就把这两张肖像拿出来比较一下,说:只要罗切斯特先生愿意努力一下,他也许就可以赢得那位高贵女人的爱;你看他可不可能对一个赤贫的、无足轻重的贫民,浪费一点心思来认真考虑呢。”
“我就要这样做,”我下了决心;主意已定,我心里平静下来,于是便睡着了。
我遵守我的诺言。用粉笔画我自己的肖像,只花一两个小时就够了;而我画一张想象中的布兰奇·英格拉姆的象牙小像,却花了我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才完成。那张脸看上去是够可爱的,和我那用粉笔画的真实头像比起来,对比之鲜明已经达到了自我克制所能希望达到的极限。我从这件工作上得到了好处;它使我的头脑和手都忙着,它使我想不可磨灭地印在我心上的那个新的印象变得强烈而固定。
不久,为了我这样强迫自己的感情经受的有益训练,我有了向自己祝贺的理由。多亏有这种训练,我才能够以体面的镇静态度来面对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要不是有了这样的准备,哪怕在表面上,我也许都是无法保持镇静的。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
【2】文中的“我”是谁?为什么画了自己的肖像后,又画了英格拉姆的肖像?
【3】文中“我才能够以体面的镇静态度来面对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请你列举出后面发生的其中一个具体事例。
8、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父亲的节日
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么要给你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扬起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还未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③孩子看出了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爸爸吧,他一定会很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④第二天是星期天,早晨,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他敲门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天小男孩给我的花儿。那一枝花儿,我压根儿没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局面有些尴尬。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儿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予,将她引到阳台上玩儿,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在帮我解围,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过了一会,父亲又走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我坚持不要,父亲显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来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商量好了的。父亲说走就走,临行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给我几本,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嘿。”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我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沓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1】写出第③段“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句中“有心人”所包含的两层意思。
【2】父亲给“我”送钱时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怎样的感情?
【3】父亲向“我”要书时,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给我几本,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4】文章最后写道:“我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沓钱,沉默了好一阵子。”请说说“我”在沉默中想到了什么。
【5】试想,如果“我”带回了那个小男孩送给“我”的康乃馨,那么,“我”会不会把它作为父亲节礼物送给父亲呢?为什么?
9、请以“一个美丽的梦”为题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戏剧、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