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B.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C.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2、下面有关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个重要主题。
B.小说告诉人们,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保尔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D.小说主人公以爱憎分明的立场、崇高的风貌、高昂的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B.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李唐以来
C.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下车引之
D. 绝巘多生怪柏 沿溯阻绝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本次读书活动中,涌现出35个先进单位和50多名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B.走在东江公园的滨河路上,看到东河边桑树苍翠、荷叶田田,真是沧海桑田啊!
C.当代书法家王友谊历时三载,殚精竭虑,完成大工程,创作出长篇书法巨制《四书》。
D.小说《海底两万里》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故事情节抑扬顿挫,读来真是引人入胜!
5、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颈联中描写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古诗文名句。
①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陆定一(《老山界》)
②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王笑曰:“ ,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④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 长征》)
⑥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⑦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⑧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7、透过法布尔的观察研究,人们发现许多昆虫并不像表面上那样,而是具有截然相反的面目或秘密。请结合《昆虫记》中的内容,举一例加以说明。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知足就是幸福
陈乃举
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
②其实,幸福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舒畅的体验或感受;说它复杂,是因为促使人们能够体验或感受到生活的舒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
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清水了,饭也好吃了,原有的厕所也将拆除重建,还可用水来冲洗,我们不再闻臭味了,我们更幸福了……”能够喝上干净水,不再闻臭味,孩子们知足了,所以感到幸福。
④《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恃自己条件好,“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他自杀了。我们在感到震惊和为他惋惜之余,自然想到:他是不是不知足,欲望太高了?
⑤人就怕“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欲望太多太高,实现不了,便会觉得不幸福,甚至为此而痛苦。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但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如果奢望过高,一旦被太多的难题所累,便会深陷烦恼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干些不明智的蠢事。有的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要调低自己的欲望底线,摒弃浮华,拒绝诱惑,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在回答央视“幸福”的采访中,有人说“孩子在身边就幸福”,有人说“子女孝顺就幸福”,有人说“我有低保就幸福”,这些听上去似乎境界不高,但道理一点不错,都是知足常乐心态的自然流露,也是老百姓幸福观的真实写照。
⑥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多的不知足蒙蔽了心智,老觉得不如别人或社会亏欠他,自然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古人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为什么要“知足”呢?因为人的情况是变化的,不如意事常八九,一时知足不行,要持续知足方能终身不辱。“知止”,是说当止则止,不能得寸进尺,而且要“常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唯“常止”方能终身无险。
⑦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个人利欲和事业上的进取心是两回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以知足的态度对待利欲,以不知足的态度对待事业,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放弃的就放弃,那我们就会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事业上取得更加绚丽的成就。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③~④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划横线的句子中的“似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4】有人认为,删去第⑦段不会影响全文的论述,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9、请以“因为有你,这个冬天不太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