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不断充电,以适应时代需要。
B.广州市政府邀请专家为大广州的城市规划把脉,以确定未来城市建设的思路。
C.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D.姚明的球技要比对方队员略胜一筹,他往往能够抓住机会突破重围再次进球。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着重号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塞(sài) 滞留(zhì) 匿名 锐不可挡
B. 畸形(jī) 松懈(xiè) 嶙峋 藏污纳垢
C. 锃亮(zhènɡ) 点缀(zhuì) 仲裁 自出心裁
D. 绯红(fěi) 凄然(qī) 胆怯 正襟危坐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ǎn) 垂髫(tiáo) 溯洄(shuò)
B.清冽(liè) 悄怆(qiāo) 俶尔(chù)
C.器皿(mǐ) 壬戌(rén) 篆章(zhuàn)
D.窈窕(yǎo) 寤寐(mèi) 间隔(jiàn)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这些小事中,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姹紫嫣红的月季、芳香四溢的玫瑰,构成了令人陶醉的花的世界。
C.城市高楼林立,街道两旁的绿化树郁郁葱葱、鳞次栉比。
D.学校采纳并研究了学生会的意见,这是使学生们欢欣鼓舞的事情。
5、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他们的妙处。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6、诗文默写。
(1)牧人驱犊返,_____。(王绩《野望》)
(2)相顾无相识,____。(王绩《野望》)
(3)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5)月下飞天镜,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6)晓雾将歇,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8)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
(9)《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中庭月色,“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驳的幽静迷人夜景。
(10)落日受到诗人的青睐。王绩在《野望》用“____,____”写山中落日;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旅途落日。
7、①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②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8、阅读《端午,一个源于诗人的节日》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端午节是我国春末夏初之交最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过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种奇特的食物,它呈圆锥体,里面是糯米、红枣等,外面由一张深绿色宽边植物叶包扎而成,人们都叫它粽子。
②端午节的起源据说和2000多年前的中国大诗人屈原有关。
③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官至大夫,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楚怀王很器重他,引起了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他们就在楚怀王面前诽谤屈原。楚怀王继而逐渐疏远屈原,甚至连他的谏言也不采纳,最后还将他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五月初五,屈原满怀悲愤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④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渔夫们撑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丢到江里,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了。一位老医师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雄黄酒倒入江中不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⑤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⑥端午节还有两种非常独特的习俗。一是插艾蒿。据说人们一大早就奔赴四周的郊野采摘艾蒿。这种植物有驱温解毒的作用,因此人们把它们挂在门口、插在头上。二是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红黄色的粉状物,也有驱毒的作用。成年人和酒吃下,儿童则涂在额头上,有的还写成一个“王”字。这样,夏日的暑毒便不能为害了。
⑦在所有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别名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阳节、五月节、龙舟节、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起源,除纪念屈原说外还有三代夏至说、吴越民族图腾说等。迄今为止,流传最广的端午节起源是纪念屈原说。所以,端午节是一个源于诗人的节日。
(摘自网络,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午节是我国春末夏初之交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据说起源于纪念屈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B.第③段介绍了令尹子兰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屈原等人的强烈反对。
C.第⑥段使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介绍了端午节插艾蒿,喝雄黄酒的两种习俗。
D.插艾蒿,喝雄黄酒的端午习俗主要是为了祛除夏日的暑毒,因为艾蒿与雄黄都有驱温解毒的作用。
【2】第②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
【4】除端午节外,我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请任选一个,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传说及习俗。
9、作文。
如图,这一组像素代表了一个最遥远(也最早)的已知星系的光。我们看到了这束光也意味着看到了过去的那个星系。但看到过去,也可以看到未来。
请你以“探寻过去,看向未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暗示或出现真实姓名或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