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B.阅读文章,切不可断章取义,只注重一句一段的局部,割裂其与全文的联系。
C.书店对于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不惮dàn 撺掇chuàn 骄首昂视jiāo。
B.晦暗huì 冗杂rǒng 脑畔pàn 悄怆幽邃qiāo
C.争讼sòng 翰旋wò 蒹葭jiān 夜深星阑1án
D.糜子méi 衣褶zhě 参差cēn 人情是故qíng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桃花源记》中,“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是指古代儿童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后代指小孩。
B.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年规戏”,鲁迅曾以此创作短篇小说,收录在小说集《呐喊》里。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一篇山水游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D.《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关雎》是《诗经》中的首篇,双声叠韵和重章叠句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三峡》选自《水经注》,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C.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茨威格是俄国著名的小说家、传记作家。
D. 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对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独学而无友, 。
② ,智者见智。
③ ,草色入帘青。
④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⑤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的词句是: , 。
⑥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实虚结合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作家______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______的真实生活。
8、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
朱成玉
①秋天到了,东北的街头小巷有两样东西格外多,一是密密麻麻的“花大姐”,在墙上埋头织着一张巨大的花毯,在阳光的余温里苟活;二是卖白菜、萝卜和土豆的人,精气神儿倍儿足,吆喝声此起彼伏,把日子搅和出许多热闹的光景来。
②因为可以选择,所以每次买白菜我都要进行一番比较,挑品相好的、个头大的、硬实的,这样的白菜心儿抱得紧,好吃,也放得住,可以吃得久一些。我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的当口,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至少可以掉几块钱的秤。
③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
④也有例外,有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就蔫吧着蹲守在角落里,男人低头抽着闷烟,女人也不吆喝。两个人又黑又瘦、无精打采的,看不到一点儿生气。问其缘由,是不允许他们在卖菜的地段卖菜。城里的禁区太多,条条框框也多,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一颗热切的心被泼了冷水,就像饱满的白菜没来得及收割,早早就遇了霜寒。
⑤我劝着他们,“看,你们家的白菜多好,每一棵白菜心儿都抱得那么紧。一会儿就能卖完。”许是受了我的鼓励,那蹲着的男人站了起来,掐灭手上的烟,直了直腰。
⑥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这样的举动很让人不理解,天气还没冷到那种程度,即便是很冷,白菜们也不至于那么娇贵,它们差不多是蔬菜里最朴实的一种了。
⑦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
⑧前几天刚刚看到一则简短的新闻: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落地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这个短新闻的重点在于“淡定”二字,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在生命还没有确保无虞的情况下,一棵白菜竟然还受到如此“重视”!
⑨那么多的不解,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廉价的白菜,别说一车,就是几十车也比不得她狠狠地索要一笔赔偿吧。可是她的生活里,一直以来就只有白菜,她常年卖白菜,靠这个营生养活了自己和家人,所以,在她的生命里,白菜这个再平凡不过的事物是和她相依为命的。别人不懂一棵白菜的重要性,而对于她来说,白菜对她是有恩情的。
⑩收割白菜的季节,精神饱满的白菜最早被运走,赶个好价钱。最后剩下的白菜,人们称之为“扒拉棵子”。没抱成心儿,单薄得像没长成的少女。它们中有一些被主人收回家放到大缸里腌了酸菜,另外一些实在不入眼的,只好在大地里度过寒冬了,等待着牛羊们来啃噬。可是不久之后,剧情就发生了变化,城里人喜欢上了冻白菜的口味,把冻白菜用开水焯一下,炸点儿肉末酱,蘸着吃,味道极好。这下,大地上楚楚可怜的“剩女”们又一次得到了大批量“待嫁”的好机遇,纷纷走进城里人温暖的厨房。
⑪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被栽种、被收获或者被冷落,一茬又一茬。卑微的人没有见过巨款,没有坐过飞机和高铁,他们眼里,更多的是零钱,靠着一棵棵白菜,他们的零钱也可以攒成很多张大额钞票,但转眼就汇去了很远的另外的城市,那里的冬天不冷,四季常青,那是他们的孩子上学的地方。
⑫我决定过冬的白菜都在这儿买了。我很小心地搬动一棵棵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抖落一片白菜帮儿。我知道,于我,那只是可以让我少付几块钱的白菜帮儿,可是对于那卖白菜的人,那掉落的白菜帮儿是会喊疼的。
【1】结合文章,说说文章题目的含义。
【2】根据括号里的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从修辞角度)
(2)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从描写的角度)
【3】作者在第⑦段写“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他理解了什么?
【4】文章第⑫段有什么作用?
9、作文。
对于宗璞来说,那盛开的紫藤萝,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你《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