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B. 辽宁省对于漫长的海岸线的新认识,必将加强辽宁的地域空间和经济空间。(将“加强”改为“拓展”)
C. 他自从升任省长后,经常下基层,每天日理万机。(删去“每天”)
D. 中铝的大规模投资为未来多年秘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将“后盾”改为“保障”)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进的道路从来不是坦荡如砥的,而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
B.龙门县利用资源优势,积极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
C.一把剪刀,几张红纸,一双巧手握着利剪迂回旋绕,红纸上便雕镂出了惟妙惟肖的图案。
D.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参加,格外抱歉!
3、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簇拥 黯然失色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沂蒙精神 ,呈现鲜明的北方精神和南方精神双重色彩,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临沂有着 的资源优势。
(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 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4)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 ;有的人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
A. 兼容并蓄 独一无二 触目惊心 碌碌无为
B. 统筹兼顾 得天独厚 触目惊心 无所事事
C. 统筹兼顾 独一无二 扣人心弦 碌碌无为
D. 兼容并蓄 得天独厚 扣人心弦 无所事事
5、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
(甲)春光好
(五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①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②裁剪却,挂斜阳?
(乙)春光好
(五代)和凝
蘋叶软,杏花明③,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注释)①万汇:万物。②金丝:柳条,指春天刚出的柳条。③明:鲜艳。
【1】下列对两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词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乙词上片运用白描手法,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将春日所见之翠荷、红杏、鸳鸯、船歌交相呼应的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C.甲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
D.乙词运用明艳的色彩,明快的语调来描绘,多选取鲜丽明艳的意向。
【2】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词“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B.甲词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
C.乙词最后一句运用借代的手法,“红粉”指代沿河的落花,“南浦”指代送别之处。
D.甲词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6、根据积累填写
(1)《使至塞上》一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漂泊无定、孤寂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一诗,能够反映唐代盛行在花草欣欣向荣之时骑马踏青风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激、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4)郦道元《三峡》一文中,侧面表现出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完成问题。
(1)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 _____。
(2)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_____是第一位。
(3)就像 _____说的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傅雷告诫儿子不要把“时间不够”当作借口,而是要从点滴琐事中节省时间。
8、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地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节选自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有删减
[材料二]
环球时报4月28日报道在本次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一些乌克兰城市计划根据“去俄罗斯化”进程,重新命名与俄罗斯有关联的街道和广场。
在基辅拆除了一座象征俄罗斯和乌克兰友谊的苏联时期纪念碑。一天后,基辅市议会在周三宣布,已经编制了一份名单,列出了467个可以考虑重新命名的地点。
报道称,其中包括一个以19世纪作家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命名的中心广场和一条以俄罗斯贝加尔湖命名的街道,甚至一条以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命名的道路也在这个名单上。
——节选自《环球时报》百家号,有删减
[材料三]
参考消息网6月10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6月7日发表文章称,乌克兰各地官员正在启动所谓的城市“去殖民化”计划。全文如下:
远在乌克兰战火纷飞的东部前线之外,一场新的战斗正在打响:不是从战墩里,而是在绿荫遮蔽的小路和宽阔的大道上。那就是名叫“巴甫洛夫”或“柴可夫斯基”或“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敌人。
在乌克兰全国各地,官员们正在启动城市“去殖民化”计划。乌克兰民众急于将2月底发动军事行动的那个国家的一切痕迹全部消除,他们正在仔细检查一切会激起对俄罗斯帝国或苏联历史记忆的街道和地铁站的名称。
……
在首都基辅,市政委员会正在研究将列夫·托尔斯泰地铁站改名为瓦西里·斯图斯站,斯图斯是乌克兰诗人和异见人士。以白俄罗斯首都命名的“明斯克”站可能不久将改名为“华沙”站,以示对支持乌克兰的波兰的尊敬。
——《乌克兰掀起“去俄化”浪潮》,有删改
【1】下面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物传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材料一]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绘运用大量比喻、夸张,是传记文学性的体现,但不符合传记的真实性。
B.[材料二][材料三]是新闻消息,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及时性)、准确性等特点。[材料二]的电头和导语,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C.[材料一]中引用了高尔基对托尔斯泰的评价,“一百只眼珠”运用夸张,突出强调地说明了托尔斯泰的眼睛有深刻的洞察力。
D.[材料三]中引用了美国《纽约时报》网站的文章,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一场新的战斗正在打响”是指乌克兰启动了城市“去殖民化”计划。
【2】假如你是校园小记者,请根据[材料二]为校报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
9、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如果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即使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没有用;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无法实现。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