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班锁运用了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相传由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所作,是由六根内部有槽的长方形木条,按横竖立三方向各两根凹凸相对咬合一起,形成的一个内部卯榫的结构体.鲁班锁的种类各式各样,千奇百怪.其中以最常见的六根和九根的鲁班锁最为著名.图1是经典的六柱鲁班锁及六个构件的图片,图2是其中的一个构件的三视图(图中单位:),则此构件的体积为( )
A.
B.
C.
D.
2、若,则
=
A. B. 1 C. 5 D. 25
3、已知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
满足
,则( ).
A.
B.
C.
D.
4、设的面积为
,它的外接圆面积为
,若
的三个内角大小满足
,则
的值为( )
A.
B.
C.
D.
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侧面PAB的面积是( )
A.
B.2
C.1
D.
6、已知集合,集合
,则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7、将x,x,y,y,z,z填入2行3列的表格中,每格填一个字母,若随机变量X表示列字母相同的数量,则( )
|
|
|
|
|
|
(注:横为行,竖为列)
A.X的可能取值有0,1,2,3
B.
C.
D.
8、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为
,则“
”是“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为a,b,c,若b=3,c,B
,则角C=( )
A. B.
C.
或
D.
10、已知,
,
,则( )
A.
B.
C.
D.
11、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12、设,
,
点均非原点,则“
能表示成
和
的线性组合”是“方程组
有唯一解”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3、已知为第四象限角,则
的值为( )
A.
B.
C.
D.
14、某算法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为( )
A.
B.
C.
D.
15、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的图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B.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
对称
C.函数的图像关于点
对称
D.函数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
16、设是双曲线
的右焦点,O为坐标原点,过
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右支于点P,N,直线PO交双曲线
于另一点M,若
,且
,则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7、“圆柱容球”是指圆柱形容器里放了一个球,且球与圆柱的侧面及上、下底面均相切,则该圆柱的体积与球的体积之比为( )
A.2
B.
C.
D.
18、已知数列满足
,则下列错误的是( )
A.若时,则数列
单调递增
B.存在时,使数列
为常数列
C.若时,则
单调递减数列
D.若时,则
19、设,
,
,则( )
A.
B.
C.
D.
20、在正方形中,
,点
、
分别是
、
的中点,将
沿
折起到
的位置,使得
,在平面
内,过点
作
平面
交边
上于点
,则
A. B.
C.
D.
2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
,
,
依次为边
的四等分点,
,
,
依次为边
的四等分点,若
,
,则
__________.
22、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为椭圆上的动点,若动点
满足
且
,则点
到双曲线
一条渐近线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
23、已知向量的夹角为
则
_________.
24、已知长方体各个顶点都在球面上,
,过棱作
该球的截面,则当截面面积最小时,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为___________.
25、已知三棱锥各个顶点都在球
的表面上,
,
,
,
,
、
分别为
、
的中点,且
.则球
的表面积是_______.
26、如图,矩形中,
,
为边
的中点,将
沿直线
翻折至
的位置.若
为线段
的中点,在
翻折过程中(
平面
),给出以下结论:
①存在,使
;
②三棱锥体积最大值为
;
③直线平面
.
则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27、如图,四棱柱中,底面
和侧面
都是矩形,
是
的中点,
.
(1)求证: 底面
;
(2)在所给方格纸中(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将四棱柱
的三视图补充完整,并根据三视图,求出三棱锥
的体积.
28、设函数
).
(1)若直线和函数
的图象相切,求
的值;
(2)当时,若存在正实数
,使对任意
都有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29、如图1,正方形ABCD中,,
,将四边形CDMN沿MN折起到四边形PQMN的位置,使得
(如图2)
(1)证明:平面平面ABPQ;
(2)若E,F分别为AM,BN的中点,求三棱锥的体积.
30、设.已知
(1)求的值;
(2)求的值.
31、如图,过点和点
的两条平行线
和
分别交抛物线
于
和
(其中
在
轴的上方),
交
轴于点
.
(1)求证:点、点
的纵坐标乘积为定值;
(2)分别记和
的面积为
和
,当
时,求直线
的方程.
32、已知函数.
(1)解不等式:.
(2)当时,函数
的图象与x轴围成一个三角形,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