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阜阳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届四十的王刚本来身强体壮,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症,一下子步入了风烛残年

    B.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C.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退避三舍,而要设法解决它。

    D万籁俱寂才拥有一片真实自由的天空。黑夜里,无论是云淡风清,一地风光,还是云雾笼罩,夜色沉沉,大自然都像一张怡静的网。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云南的风景秀丽,尤其是“石林”内光怪陆离的异峰奇石,更是吸引了无数国内外的游客。

    B. 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 观赏丹青大师齐白石的画作,仿佛身临其境,又如同聆听人与大自然的的心灵对话。

    D. 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 3、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A.辈(háng)     子(méi)     浊(hún)     柳林(pù)

    B.静(tián)       (bàn)     旋(wò)     (wǎng)

    C.刺(huái)     (shū)     皱(zhě)       (kuàng)

    D.腐(shì)       默(jiān)     猎(shòu)     (bàn)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在句末添加“的方法”)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很多国内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去掉“批评”)

    D.雾霭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加大”改为“加剧”)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句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这首诗每章开头都运用了景物描写,渲染了寥廓凄清的气氛,衬托出主人公对意中人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绝望心情。

    D.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诗句默写。

    (1)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

    (2)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3)_________,可得永年。

    (4)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雄心不减,积极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选段,回答问题。

    暴风雪突然袭来,咆哮不止,肆虐了一整夜。第二天清早,上工的人们双脚都陷在深深的积雪里。保尔的小队在自己的地段上清扫积雪。直到这时保尔才体会到,寒冷给人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奥库涅夫给他的那件旧上衣一点儿也不暖和,脚上那只旧套鞋老是灌雪,并且好几次掉在了雪堆里。另一只脚上的靴子也时刻面临着掉底的危险。而且,因为睡在水泥地上,他脖子上长了两个大毒疮。托卡列夫把自己的毛巾送给他当围巾。

    上面选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简要概括这段情节。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瑞丽情思

    高洪波

    ①云南的边陲小城瑞丽,一直让我念念不忘。为什么呢?一是因为我曾经在几十年前,在瑞丽一带有过将近一百天的采访活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二是我原来所在的炮兵团,在十几年前整建制地变成驻防瑞丽的边防团,这对我来说好比一个娘家整体搬家,所以瑞丽带给我诸多的牵挂。

    ②瑞丽,非常美丽的名字,那里有一条长长的瑞丽江,有茂盛的大榕树,有一座又一座美丽的傣家村寨。无论是翠绿的原野、流经村子的潺潺小河、茂盛的凤尾竹林、醇香的米酒,还是当地各种各样的风俗,都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最难忘的是震撼人心的象脚鼓和孔雀舞。

    ③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赭黑色的水罐。这是一个陶土烧制的水罐,古朴、笨拙。无数次搬家,这水罐一直是我的珍藏,不为别的,就因为这里面盛满了一位傣家老妈妈的情意,并且像米酒一样,时间愈久愈醇厚。

    ④记得上世纪70年代中期,告别云南边陲的瑞丽县、途经怒江大吊桥时,由于是边防站,乘客要下车接受检查。我当时别的什么东西也没带,只是抱着这只水罐。边防站的战友们感到奇怪,过去一看,哦,是一罐大叶炒青茶,再端详一下这古朴的水罐,便微笑着递给了我。

    ⑤我与傣家老妈妈的相识,是在边陲的一座傣家寨子里。当时我以现役军人的身份陪同两位云南作家深入生活,办创作讲习班。

    ⑥在瑞丽,我首先结识的是老妈妈的女儿,一位有着标准北京口音的县广播站播音员。从这位傣族播音员口中,我才知道她们一家一直在北京生活,几年前才和妈妈一起回到故乡瑞丽。

    ⑦我是北京人,老妈妈一听我的口音,就有一种“亲不亲,故乡人”之感,十分热情地款待着我,像接待一个远方的亲人。

    ⑧慢慢熟悉了,才知道老妈妈出生在这里。抗战时期,老妈妈同一位在这里修筑临时机场的青年工程师相恋,机场修完,他们的爱情也趋于成熟。老妈妈跟随这位工程师来到北京,近年才回到阔别许久的故乡。

    ⑨老妈妈领我穿过长满含羞草的草地,站立在滚滚的瑞丽江畔远眺对岸的异国风光。她在竹楼四周种满鲜花,不无自豪地显示着自己育花的本领。她对房前屋后的花草十分上心,用细细的竹竿编成鸟笼似的篱笆。老妈妈的花大多是本地田野常见的,如夜来香、栀子花、含羞草,以及热带地区常见的蛇皮兰等花草,老妈妈让这些绿色的植物环绕、装点着自己的生活。

    ⑩临分别时,傣族老妈妈挖出一捆蛇皮兰,又递给我十几棵常青藤,嘱咐道:“这些东西在瑞丽不值几个钱,带到北京可就珍贵了,你一定要保护好。”交割完这些绿色的植物,她转身又抱来一只赭黑色的陶器,说:“这是大妈从缅甸买的,过瑞丽江时累得我好苦,我一直抱着它,生怕在船上跌碎了。”

    水罐就这样到了我的手里,以一种古朴的韵味,赠我以绵邈的情思。

    以后,我再没有机会返回瑞丽看望这位老人。

    然而这位老妈妈却一直记挂着我。我曾收到过当年同行的一位作家的来信,他再一次走访瑞丽的时候,得知老妈妈至今没有忘记多年前造访过她的北京口音的军人。从来信中,我才知道老妈妈的老伴从北京回到瑞丽后不久便去世了,现在她孤身一人,守着那幢竹楼,竹楼四周种植了许多甘蔗,生活得还不错。

    友人在信中描述的情景,使我心安,亦为之心动。我多么盼望能在一个明丽的夏日,重新踏上那绿荫遮蔽的乡间小道,寻找边陲甘蔗林中翠绿色的竹楼,向那给予我温暖与母爱的傣家老妈妈一诉衷肠啊!那条小路,想必是鲜花依然艳丽、栀子花的清香依然醉人心脾吧?

    (2022-01-12《人民日报》)

    【1】文章写了瑞丽的哪些情思?

    【2】你认为文中的老妈妈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简析本文衬托写法的作用。

    【4】第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把   (“坚强”“理解”“感恩”“责任”等)种在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不得抄袭;(4)文体自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