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狮子追捕猎物的场景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B.新时代要有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C.雨初爱莫能助,怜悯地望我一眼,走了。
D.那精彩的表演,让人叹为观止。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g) 糜子(mí) 斡旋(hàn) 风雪载途(zài)
B.矗立(chù) 登时(dēng) 连翘(qiáo) 两栖动物(qī)
C.龟裂(jūn) 拙劣(luè) 拾级(shè) 强词夺理(qiǎng)
D.堕落(zhuì) 间隔(jiàn) 腈纶(jīng) 目眩神迷(xuàn)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核舟上所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苏轼《赤壁赋》。
C. 古人讲究籍贯、姓名、字号,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表明籍贯(常熟);“王”是姓,“毅”是号,“叔远”是字;“甫”是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D. 《回延安》作者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羊羔羔”等,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4、【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代学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 “寄托和感慨”。
B.铭,是占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则通过对“陋室不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与安贫乐道的志趣。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命名,与这个节气的特点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例如:“立春”表示春天开始;“雨水”表示该段时间降雨较多,“处暑”表示正处在炎热时节。
D.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始龀”“豆蔻”“束发”“加冠”“而立”“不惑”六个词语是按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5、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词牌名是“卜算子”,它以“咏梅”为题,言在此而意在彼,作者是以梅花自喻。
B.上片中的“独自愁”运用拟人的修辞,而“更著”二字力重千钧,描绘出梅花饱受风吹雨打的惨状。
C.下片中的“一任群芳妒”表现了梅花对众多凡花俗朵嫉妒的愤懑不平之情。
D.词的最后一句中描写的梅花与众不同的是: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犹存,精神不改。
【2】词的上阕主要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 ,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3)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6)《木兰诗》中写出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 , , 。
(7)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 , ”一句诗文。
7、 《红星照耀中国》
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
时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惶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 国的记者 ______写的。
【2】划横线的句子中的“发疯”指的是什么事?
【3】结合选文,分析大渡河英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4】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材料一】
如何走过漫漫地火路
①火星与地球都是围绕太阳公转,拥有不同的周期,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时大时小,较近的交会距离每26个月左右才发生一次。距离最遥远的时候,火星和地球位于太阳的两边,相距4亿千米之远;距离最近时,两者位于太阳的同侧,相距五六千万千米。更加复杂的是,由于两个星球的运行轨迹都是椭圆,每次交会时的距离也不尽相同。交会距离最短的时机每隔15年至17年才出现一次,此时的天文现象被称为“火星大冲”。2018年7月就出现过一次。
②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开展火星探测行动,因此,不可能专门去等十几年才发生一次的“火星大冲”,而是要抓住每次交会的时机。此外,由于探测器从发射到进入火星轨道至少还需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探测器到底应该提前多久从地球出发,也需要进行精确的推算。只有这样,才能让探测器在有限的燃料、有限的变轨次数条件下,在火星距离地球比较近的时机切入火星轨道。
③从发射到进入火星轨道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出发,在脱离地球引力之前,可以简单认为探测器仅受地球引力作用。第二阶段,在探测器逃离地球引力后和进入火星引力影响范围之前,可以简单认为它仅受太阳引力作用。第三阶段,探测器进入火星引力影响范围后,可以简单认为它仅受火星引力作用。
④在不同阶段之间,探测器通过加速或减速实现轨道的转移,就是所谓的变轨过程。当然,在同一阶段中间也可以进行探测器速度方向和大小的调整。上述三个阶段只是理论上的描述,现实要复杂得多,需要结合跟踪数据,确定现实轨道和理论计算结果的偏差,多次发送轨道修正指令,以防止因为火箭发射、姿态控制等复杂过程产生的细微误差累积,导致最终与火星的交会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⑤在轨道飞行的第三阶段,探测器进入火星引力影响范围后,需要进行危险而关键的“刹车”,好让自己进入环火轨道。其风险主要体现在对自主控制的高要求上。由于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时距离地球太远,与地球的单向通信延时超过10分钟,不可能通过地面实时遥控来指挥探测器进行减速操作,而必须由它自己根据预先植入的自主管理策略,自动实施变轨操作。
⑥更加困难的还在后面——进入环火轨道后,要完成在火星上的着陆并不容易。火星拥有稀薄的大气层,可能导致着陆器因摩擦生热而报废,而且火星表面地貌复杂,并伴有风暴和沙尘暴,登陆环境比较恶劣。目前人类共开展了15次火星着陆任务,成功着陆并实现有效数据传输的仅有8次,且这8位“幸运儿”都是美国的探测器。
(节选自2021年2月3日《北京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2020年火星探测大事件 | 最新进展(2021年) |
7月20日,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发射成功 | 2月9日,希望号进入火星轨道,只执行环绕任务 |
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 2月10日,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后续主要执行环绕、着陆、巡视三项任务 |
7月30日,美国火星探测器毅力号发射成功 | 2月18日,毅力号到达火星轨道,不久就成功着陆火星表面,主要执行着陆、巡视任务。 |
注:一般而言,火星探测任务都会采取“绕”“着”“巡”这种分开的形式以降低难度。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环绕器“分饰多角”——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将在环绕时开展火星着陆区的成像工作,确认最优着陆点。这也意味着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三各探测目标的国家。 |
【材料三】
来自天问一号的第二封家书
亲爱的家人们:
离家200余天,跋涉4.75亿千米,此时,我终于在距离火星400千米处成功“刹车”,进入了环火轨道。回首遥望地球家园,已相距2亿千米。家人们一切还好吗?
我在2020年7月的烈日下出发,地球上的你们历经炎炎夏日,飒飒金秋,瑟瑟寒冬,一路精心守护陪伴着我到春回大地。从我奔火启程的那一天起,家人们就日夜对我的状态进行细致判读,一路上4次中途修正,让我的旅程温暖而踏实。
从环火开始,我这颗中国制造的航天器就正式成为火星的卫星啦。之后就是一边完成环绕拍照任务,一边为3个月后的着陆巡视做好准备。
我将全力以赴,等待我的好消息吧!
天问一号探测器
2021年2月1日
(节选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改动)
【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完成下面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流程图”。
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谈谈材料二中2020年7月中、美、阿三国“扎堆”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原因。
【3】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在天问一号发回第二封家书之前,地球上的家人们最可能产生哪些担忧。
【4】你在网上浏览火星探测的相关信息时,看到有人提出质疑:“天问一号明明比美国的毅力号率先到达火星轨道,为何不早点降落,导致后者捷足先登?”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的相关内容来进行解答。
9、请以《给 做点减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要有自己的经历或思考,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
(3)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5)请认真书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