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平顶山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即算盘上的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A.书法艺术在于个人的创造。 B.书法艺术饱含个人的情感。

    C.书法艺术与静思冥想相伴。 D.书法艺术欣赏开始于点画。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________。

    ②黑人得不到公民的________,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

    ③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________。

    A. 誓言 权利 保证   B. 誓言 权力 保障

    C. 诺言 权利 保障   D. 诺言 权力 保证

     

  • 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从哈瓦那的新城约走二十公里,就找到了哈瓦那老城的小佛罗里达酒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味着海明威曾经的最爱,听着传统、欢快的恰恰恰音乐,恍若走进了海明威的多样人生。

    酒馆纵深很长,长方形的大厅与椭圆形的大厅相接

    虽近午夜时分,不少人仍举杯留连

    夜幕深沉,霓虹灯招牌闪烁,这里曾是海明威最喜爱的地方

    海明威最喜欢喝的德贵丽和莫希托酒至今犹在,并且成了知名招牌

    走进酒店的大堂,不时有海风穿堂而过,尔后又悄然散去

    看得出尽管光阴流转,酒馆却依旧保持着红色天鹅绒和黑色木头装饰的风格

    A.③⑤⑥④①②   B.⑤②④⑥③①

    C.③⑤①⑥②④   D.⑤③⑥④①②

     

  •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5、经典名著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个性相异却又相映生辉,丰富了读者的审美感受。下列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乡》中,成年闰土苍老麻木,不再善良淳朴;杨二嫂刻薄自私,爱占小便宜。二人性格不同,却同样贫穷、痛苦,反映了旧中国农村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

    B. 《药》中,康大叔凶残贪婪,杀害革命者,又以救人者自居;华老栓懦弱善良,同情革命者,又被迫买“药”治病。二者对比,突出了封建势力的强大与顽固。

    C. 《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嘘。

    D.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外表丑陋,却内心善良,爱得纯洁;副主教表面庄重虔诚,却内心邪恶,“爱”得贪婪。极端的美丑对照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孕妇和牛

    铁凝

    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

    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当它拐进麦地歪起脖子啃麦苗时,孕妇唤一声:“黑,出来。”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黑!”她喝道。

    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怀了孕啊,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做伴,她和它仿佛有点儿同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黑——一呀!”她夸张地拖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孕妇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

    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

    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她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

    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的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希望,这希望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

    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

    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

    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

    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地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像是鼓励。

    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也落着十七个: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

    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

    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

    “黑——呀!”孕妇怜悯地叫着,强令黑站起来。

    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

    “黑——呀!”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儿颤,宛若幸福的呓语。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由于历史的原因,巨大的石碑被推倒了,村民们拿它作歇脚的坐物,也算是发挥了它的作用。

    B. 孕妇非要等放学的孩子走了以后,才上前去描画那些字,表明她是个内敛害羞的人,她本来是可以叫会写字的人帮她写的。

    C. 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地嘟囔,是因为回家的路尽管漫长,走起来很累,但母牛一路的相伴与温情,让一切变得幸福而轻松。

    D. 本文中诗意的笔调,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传达了一种温馨和谐的人生意味,表现了一个女人将为人母的幸福和喜悦。

    2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孕妇并不认识石碑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淡淡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与词语“方凿圆枘”意思相似,表达出“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玉勒雕鞍游冶处,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蝶恋花》)

    ____________________,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④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____________________,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⑥悲欢离合总无情,____________________。(蒋捷《虞美人·听雨》)

    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破阵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表现了军容的雄壮及将士们战斗情绪的高昂。

    (2)庄子《逍遥游》中,用被“誉”而不“劝”,被“非”而不“沮”的表现来表明宋荣子对自我、荣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明确认识。

    (3)《阿房宫赋》中,杜牧从秦始皇的角度分析,认为之所以导致天下起义,函谷关被占,阿房宫被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赤壁赋》中写苏轼一夜泛舟,最后菜肴果蔬都吃完了,杯子盘子杂乱无序,一片混乱的两句诗是“_________”。

    ⑵《种树郭橐驼传》中强调种树时要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栽种后抛弃不管的两句诗是“________”。

    ⑶子路认为千乘的大国,自己前去治理三年可以达到“________”的效果。

  • 11、默写。

    (1)《逍遥游》中,庄子用“朝菌”、“蟪蛄”、“冥灵”和“大樁”为例来论证“___________”的道理。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使用比喻的修辞的两句诗“___________”形容国家危亡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关系。

    (3)荀子在《劝学》中勉励君子要通过广泛的学习与自我反思来提升自我的句子是“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洞仙歌·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汪元量①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卷,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繁华流水去。

    舞歇歌沉,忍见遗钿种香土。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②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③,楚王宫宇。

    (注) ①汪元量,南宋末代皇帝恭宗的琴师,随从“三宫”(太皇太后、谢太后、恭宗)赴燕,途径常州,感怀而作此词。②沙门:佛教名词,出家的佛教总称,也指佛门。③梯空:腾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草乱花谢、满目凄凉的残春景象,奠定了全词伤感凄凉的情感基调。

    B.“今古”指古今同声,此处暗用向秀的典故,与前句借“旧燕”抒怀类似,显得深婉有味。

    C.“忍见遗钿种香土”,是指词人不忍心看到这种景象,蕴含词人心中一缕怀旧情思。

    D.此词以赵府旧宅为题材,以“园、宅”为两点,由宅到园,由园到宅,线索清晰,不乏跌宕之美。

    2后人评价此诗“旨趣微婉、情绪深沉”,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诗表现了哪些微婉深沉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太史公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B.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C.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D.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文中意为升官。一般指官职的调动,有贵右贱左之说,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B.赭衣,在古代是只有囚犯才穿的衣服,用赤土染成赭色,后来借用为囚犯的代称。

    C.景帝,这是用谥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庙号、年号、封号等来指称。

    D.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一般士的死叫“不禄”,地位不同,死时的称呼也就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叔为人率直,清廉公正。他以严谨廉洁为追求,喜欢与有名望的人交游,被层层推荐给赵王张敖,任职郎中,因德行突出而被赵王看重。

    B.田叔忠诚侠义,不惧死亡。高祖傲慢无礼,赵王臣属阴谋刺杀他却被发觉,赵王被逮捕时,田叔甘冒罪及三族的威胁,装扮成家奴追随赵王。

    C.田叔为官有才,善于理事。他被赵王张敖推荐给高祖时,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故而先后被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相,施政才能被皇帝赞赏。

    D.田叔处事圆通,柔中带刚。田叔刻意公开袒护鲁王,从而使鲁王羞愧而自愿偿还百姓财物;又故意不在馆舍休息,以此来讽劝鲁王不要大肆游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2)“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

    【5】田叔替景帝调查袁盎被刺杀的事情,景帝为什么称他“大贤”而任命他为国相?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本单元小说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展示了小说名家的风格特征。选择你喜欢的一篇细加研读,从中选取感兴趣的某一要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赏析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