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驻马店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办法补救。

    ②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

    ③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

    ④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

    ⑤在冬天,天气那真是让人难受。

    A.④⑤①②③ B.④⑤②①③ C.④③⑤②① D.④③②⑤①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他自小家里贫困,全靠自己白手起家,打拼出一片天地。

    B. 动画片《大鱼海棠》,是一群年轻人花费三年多时间,处心积虑完成的。

    C. 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敌人阵地,终获胜利。

    D. 一路上,到处都有穿着靓蓝小袄官绿色比甲的丫鬟,屏息敛声地垂手立着。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饭才吃到一半,我就被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吸引过去了。

    B. 日本侵略者白手起家,侵占了我国的大片土地。

    C. 周家为富不仁,老父亲死后,几个儿子互相残害,争夺家产。

    D. 旧时庙里的弥勒佛形象十分逗人喜爱,他袒胸露肚,笑口常开,从不像别的菩萨那样做出正襟危坐的样子。

  • 4、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B.读了《红星照耀中国》,我们了解到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埃德加·斯诺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陕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C.《红星照耀中国》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从《红星照耀中国》得知,延安时期的毛泽东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有一张非常精明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面孔。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相见欢》,完成下面小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楼”点明词人登楼的地点,“清秋”交代深秋时节,渲染一种恬静的气氛。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这一句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

    C.“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一句为全词的点睛之笔,表现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D.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三章》)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3)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4)《赤壁》一诗中诗人借古抒怀,发议论,谈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朱赫来望着飞舞的铁锹,望着弯腰紧张劳动的人群,低声对阿基姆说:“群众大会用不着开了,这儿谁也不需要进一步动员。托卡列夫,你说得对,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1)结合本章中相关情节,说说朱赫来所说“这样炼成”指的是什么。

    (2)革命者朱赫来对保尔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将他们的交往经历按照先后顺序排列(     

    ①保尔通过肃反委员会主席签名的布告找到了朱赫来。

    ②保尔勇救朱赫来,自己被关进了监狱。

    ③朱赫来到筑路工地视察时,把毛瑟枪送给了保尔。

    ④朱赫来教保尔打拳,引导他领悟革命道理。

    A.③①④②

    B.④①③②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身佩荷囊,衣袂飘香

    ①香囊,最初由佩囊发展而来。佩囊是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布兜。古人衣服没有口袋,一些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如印章、凭证、钥匙、手巾、钱币、珠宝、书籍、食物或香草等,多贮放于这种囊内,外出时将其佩于腰间,故谓之“佩囊”,又称“荷囊”。因时间、形制、材质与盛放物品不同,佩囊又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容臭、缨、缡、佩帏、熏囊、香囊、縢囊、香袋、花囊、香包、荷包等。香囊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佩戴香囊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佩戴香囊风俗日盛。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古人把香料佩带在身上,目的是让人与生活环境更加洁净、清香。

    ③到汉魏时期,“香囊”的名称正式出现在文献中。如繁钦的《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可见将香囊系在肘臂之下、藏在袖中,是当时一种佩戴香囊的方式。

    ④渐渐地,香囊应用越来越广。比如,可悬挂于帏帐内,用于增加整个居室的香气。还有古人为了防止蠹()虫蛀书,在书箱中放上香囊,让其挥发气味驱除蠹虫。还有人在厕所里置香囊以消除异味。可见香囊在古代富贵人的生活中用途较广泛,是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

    ⑤在古人看来,很多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年闻香识味有助于防治疾病。加之部分香草、香料本身即具有驱虫驱蚊功能,因此佩戴香囊逐渐被赋予更多文化含义,如祛恶气、辟邪秽等。

    ⑥香囊的制作工艺也更加丰富。形制、质地方面,除了布帛之外,还有玉镂雕而成的,有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的。形状方面,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

    ⑦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4件“信期绣”香囊,是难得的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汉代布帛香囊。4件香囊形制相同,分为领部、腰部和底部,腰部有带用于封口系戴。腰以上的领部和囊里都用斜裁的素绢缝制,腰以下的囊部除1件黄褐色菱纹绮香囊用香色罗绮外,都以精美的信期绣缝制。香囊内均盛有香料。

    ⑧除了布帛香囊外,金属制香囊在唐代较为常见。这是一种以花卉和动物纹镂空图案为主的空心金属球。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是迄今全国发现最大、最精美的一枚,重547克。香囊内外分三层,中间的焚香盂用于放置香料。它通身用花叶装饰,等距离的六簇团花内都錾刻两只飞蜂,花叶间镂空,可使香气外溢。

    ⑩到明清时期,精雕细琢的玉制香囊越来越多,如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代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和白玉镂雕双鱼式香囊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与“香囊”有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佩囊是只是香囊中的一种,战国时期佩囊就出现了,历史久远。

    B.古人佩戴香囊的方式较为单一,多数是系在肘臂之下、藏在袖中。

    C.香囊在生活中用途很广,成为古人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

    D.布帛香囊跨越的年代久远,到了唐代金属制香囊才较为常见,玉制香囊到明清才多起来。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与叶圣陶先生的说明文《苏州园林》,同属于事物说明文。

    B.全文按商周时期到明清时期的时间顺序来说明香囊的发展过程。

    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抓住香囊特征,多方面介绍香囊特点。

    D.第⑨段采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金属制香囊的制作工艺。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长沙马王堆出土的4件“信期绣”香囊,是至今保存最早最完整的汉代布帛香囊。

    B.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是迄今全国发现最大、最精美的金属制香囊。

    C.因部分香草、香料本身即具有驱虫驱蚊功能,佩戴香囊才逐渐被赋予更多文化含义。

    D.香囊的制作工艺丰富多样,从材质上看,有布帛香囊、金属制香囊、玉制香囊等,形状各式各样。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写一篇文章,介绍你的家庭或所在的学校。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没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