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屏东县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不能甘于人后,要一马当先

    B.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渐渐戛然而止了。

    C.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D.一只漂在水上的蜉蝣,学着那些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的样子,在河里横冲直撞地游着。

  •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魁星塔是大余县城最高的一座塔, 在县城东郊,当你站在塔顶 繁华的大余县城,就会发现章江犹如条蜿蜒的蛟龙在县城里穿行。坐船游章江,只见两岸河堤上,绚丽多彩的花朵犹如 的少女,在微风的吹拂下轻歌曼舞。江面上的游船,不经意地划开丝绸般的江面,荡起点点涟漪,看得人

    A.屹立 眺望 美不胜收 目眩神迷

    B.矗立 凝望 美不胜收 飘忽不定

    C.屹立 凝望 亭亭玉立 飘忽不定

    D.矗立 眺望 亭亭玉立 目眩神迷

  • 3、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记〉作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拟人的手法来表现昆虫世界。

    C.《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杰出的纪实作品。这部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 4、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                 颁发               斟酌               屏息敛声

    B.潇洒                 娴熟               绯红               抑扬顿挫

    C.黝黑                 粗糙               胆怯               坦荡如底

    D.倦怠                 倔强               推崇               无动于衷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学校摄影社团想根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意境拍摄一个视频短片,请你帮他们完成下面的拍摄脚本。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视频脚本(部分)

    诗句

    画面内容

    画面声音

    预期表达效果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茅草、江面、树木、水洼、诗人

    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被子、孩子、漏 屋、床、雨、诗人

    雨声

    【2】诵读诗歌需要把握好重音,你认为画线句哪一个字或词语最需要重读?请说明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出 处

    名句

    理解赏析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了采菊的景象,表现出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浣溪沙》宋·晏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流露了对繁华已尽的无奈,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最后,这个庞大的大家庭消失了。这些小蛛纷纷被飘浮的丝带到各个地方。原来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的母蛛变成了孤老。一下子失去那么多孩子,它看来似乎并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因为这时候它背上再也没有厚厚的负担了,轻松了不少,反而显得年轻了。不久以后它就要做祖母,以后还要做曾祖母,因为一只狼蛛可以活上好几年呢。

    (1)上述内容出自于   (姓名)的作品《 》。

    (2)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薯叔

    ①初逢薯叔,是冬日一个傍晚。我去接女儿下课。风呼呼吹着,梧桐叶在街面上打着旋。尽管我不停跺脚,但扫过地面的寒风依然从裤筒里灌进来。

    ②“怕是要落雪喽!”我回过头,循声望去,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双手缩进棉衣的袖口,拉低的毛线帽盖过眉骨,坐在一个街边铺子中,旁边是一个烤红薯的炉子。

    ③“冷,真冷呢。”我走进铺面,站在他的炉旁,身上仿佛暖了一点。

    ④烤红薯的炉子不高,烤熟的红薯密密匝匝地放在炉面上,能嗅到一股淡淡的焦香。

    ⑤“等人吧?要不要来个烤红薯?”我点点头,更多的是想用红薯暖暖手。

    ⑥“红心的,甜着呢。”大叔没有称,直接从炉沿上取下一个热乎乎的红薯递给我,“尝尝薯叔的手艺。”

    ⑦“薯叔?”见我不解,他(       )笑起来,“这条街上都这么喊我。”

    ⑧我低头摩挲着红薯,感受从手心传来的暖意。不一会儿,接连来了几个主顾,薯叔忙开了。大家离开时,都回头喊一声:“薯叔,天冷,早点回去。”薯叔回一句:“路上慢点,回家趁热吃。”

    ⑨炉子里的炭越烧越旺,通红的火光映着薯叔消瘦的脸庞,一双戴着黢黑手套的大手,不停地翻动着炉子里的红薯。

    ⑩仿佛一见如故,薯叔话多了起来,竹筒倒豆子般给我聊起他的经历。他刚刚过完五十岁生日,从乡下进城已经五个年头。之所以干起这个营生,跟一段往事有关。

    薯叔年轻时在外地打工,有一年乘汽车回家过年,买票时却发现,藏在棉衣里的路费不翼而飞。他(       )走出站口,碰巧遇见一个卖红薯的外乡人。

    “我也不顾脸面了,就和那位大哥搭话,让他借我一程路费。”薯叔回过头笑着问我,“你猜大哥咋说的?”我话还没有出口,薯叔又接了过去。“万万没想到啊,那位大哥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卖力气的人,二话没说先招呼我吃个红薯。”薯叔说,“我一下子心里安稳了。”

    接下来,薯叔不仅填饱了肚子,还顺利借到了路费。第二年秋天,薯叔扛着一蛇皮袋子红薯到车站找到那位好心大哥。他说,自己不能吃昧心食,得知恩图报不是。“我拿出自家烤的土酒,在大哥家里喝得烂醉呢。”薯叔顿了顿,“打那之后,我也开始烤红薯。”

    半个多小时的讲述里,我知道除了在家种红薯的老伴儿,薯叔还有一双儿女。几年前,儿子考进省城一所重点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都是薯叔烤红薯挣来的。那晚我离开时,他又将一个红薯塞给我女儿。我要付钱给他,他连忙推拒:“自家种的,不值钱,让娃暖暖手吧。”走了老远,回过头,薯叔还在笑着和我招手。

    此后,每次见到薯叔,都寒暄几句。薯叔也总是那样热情。

    年后的春天再见到薯叔,烤炉换作了水果摊,他正拿着保温杯喝白米粥,人瘦了一圈。老伴儿坐在他身旁,不停地重复着:“慢点喝,慢点喝,别呛着。”

    看见我,薯叔(       )招呼。他告诉我,过年去了省城,查出自己胃里长了个东西。我顿时心头一紧。“但是手术很成功。”看我面色凝重,薯叔补充道。拍着他的肩膀,我一时无语。大妈眼圈红了,低着头:“医生让他休息,孩子也让他休息,他就是不听。”“我要给孩子凑月供呢。他们不嫌弃我,说有我这样的爹不丢人。他们前些日子还回来陪我卖水果呢。”说到孩子,薯叔又露出了笑容。

    春天过后,我没有再见到薯叔;秋凉了,路过那条街,也没有看见薯叔。冬天时,我再来到薯叔的铺子,关着门,依旧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我有薯叔的手机号码。想打过去,但手又缩了回来。跟附近的商贩打听才知道,薯叔的儿子把他接到省城去了,薯叔要抱孙子了。冬天最冷的时候,我感冒了,在诊所打点滴,百般无聊,就发了朋友圈。突然一声手机提示音,薯叔的微信头像跳动了一下。“小伙子,我是薯叔,你咋感冒了?天冷多穿点。我又开始烤红薯了。你有空过来,吃几个烤红薯,暖暖身子……”

    我知道,那个热情的薯叔又回来了。等护士一拔完针,我就急匆匆地离开了医院,我要去见老朋友,他在等着我!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爽朗地     悻悻地     强打起精神

    B.明朗地            强打起精神     愤愤地

    C.爽朗地     愤愤地     振作起精神

    D.振作起精神     明朗地            悻悻地

    【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薯叔

    “我”

    送给“我”烤红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头一紧,一时无语

    很长时间没有在店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头一阵暖意,要去见薯叔

    【3】文中第①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文中的薯叔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两段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18.请以“我找回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