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听了校长的动员报告后,同学们都制定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和决心。
B.由于汉字书写纳入期末考试考查,使各学校越来越重视写字教学。
C.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
D.最近,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地报道了这一事实。
2、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叫作“阳”,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作“阴”。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面。
B.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对应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
C.古代称谓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谦辞如:家严、小店、拙见、寒舍;敬辞如:令爱、垂念、高朋、贵庚。
D.孟子,名轲,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3、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傅雷通过书信的形式关心在外求学儿子的生活、事业,与儿子谈做人、文学、艺术等话题,指导、激励儿子做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傅雷与儿子傅聪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C.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是一场短跑。
D.傅雷在儿子年幼时,对其严加管教,甚至是残忍地“虐待”,以至于后来悔恨不已。
4、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举办了“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本次特展展出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苏轼传世书法佳作,还有苏轼部分师友的作品。请你根据以下三幅书法作品的特点,判断对书法作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欧阳修《灼艾帖》 ②米芾《盛制帖》 ③蔡襄《京居帖》
A.欧阳修的《灼艾帖》,用笔秀劲,顿挫有力,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布局疏朗,风骨劲健。
B.米芾的《盛制帖》,首行起以行书,接着以草为主,行笔迅猛,风骨超逸,愈见精神。
C.蔡襄的《京居帖》,笔法多变,字距行间宽紧合适,结体端正平直,笔画工致而雍容。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B.“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为盗贼”相呼应,诗人叹息的内容是: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C.“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
D.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也愿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的疾苦,也体现了诗人一种博大的胸怀。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6、根据课文默写
①湿沾微雨, 。
② ,高斋闻雁来。
③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
⑤ ,草色入帘青。
⑥ ,小桥流水人家。
⑦塞下秋来风景异, 。
⑧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7、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斯泰的艺术观。
8、人工智能是魔鬼还是天使?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近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与现实)
2017年12月2日,搭载“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的公交车,在深圳的福田保税区试运行,这是全球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运行的智能公交。没有驾驶员,公交车方向盘自己随弯而转,遇到交通灯和行人会自动刹车,到了公交车站自动变道停靠……无人驾驶,其实已经不是未来!
曾经出现在电影里面的机器人管家、全自动化的家庭管理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售货员,现在也已经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已经看到,它像魔法一样大幅推进科学研究,并在照片中识别物体、识别语音、驾驶汽车或将在线文章翻译成几十种语言的日常奇迹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人工智能已经遍布我们的世界,它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工智能威胁论)
材料1:人工智能的影响将远超过去的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不过,“下岗”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这些机器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养活着这些下岗者,进而养活人类。一旦当机器人供养着人类,人类还会有动力去追求更宏伟的目标吗?
——李开复 计算机博士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
材料2:人工智能在未来将会被少数的巨头科技公司垄断,这将进一步扩大社会的贫富差别,引发社会的撕裂。
——《中国青年报》
材料3:人类必须建立有效机制尽早识别威胁所在,防止新科技对人类带来的威胁进一步上升,不应任由它发展。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人类的前景可能会相当晦暗,甚至因此灭绝。
——霍金 著名物理学家
材料4:
(人工智能坚定派)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是否能够替代人类”成为业界最为关心的话题,然而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行业大佬对此几乎都持否定态度。在他们看来,机器不会替代人类,而是会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马云认为,虽然技术革命带来极大的影响,但机器不会顶替人类,而是在人类创新的道路上提供更多的帮助。未来人类将会从事更有创意、更高效、更富创造力的工作。
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也表示,科技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必须把科技赋于人性是每个人的责任,技术的好处是普惠于民。
(人工智能与未来)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人工智能作为目前最大的发展战略之一,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导权。未来人工智能广泛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之后,将会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会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许人工智能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将成为引领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力量,这已是人类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不管它是危险还是机遇,是魔鬼还是天使,我们人类都必须共同去面对!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机器人管家、全自动化的家庭管理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售货员,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B.在行业专家看来,机器不会替代人类,而是会服务于人类,从而让人类生活更便利。
C.人工智能必将导致第四次工业革命。会给整个人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D.世界上50%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特别是那些简单重复性的体力工作和程序化工作。
【2】结合人工智能威胁论的材料,说说你对下图的理解。
【3】有人说:忧也罢,乐也罢,毋庸质疑的是,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请结合材料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作文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秘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砰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