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qiáo) 由衷(zhōng) 密匝匝(zā) 摧枯拉朽(cuī)
B.国殇(shāng) 铭记(míng) 釉下彩(yòu) 殚精竭虑(dān)
C.纤维(xiān) 田畴(chǒu) 区块链(liàn) 春寒料俏(qiào)
D.蔓延(màn) 鲜腴(yú) 懒洋洋(lǎn) 推心置腹(fù)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盈 闲熟 镌刻 潜滋暗长 藏污纳垢
B.匿名 凄然 慰勉 眼花撩乱 鹤立鸡群
C.僵绳 蒙昧 琐屑 殚精竭虑 正襟危坐
D.凋谢 蔷薇 擅长 抑扬顿挫 诚惶诚恐
3、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历害 心窝 呼唤 红旗飘飘
B. 羊羔 革命 脚步 天南海北
C. 浪花 发展 高潮 鸡毛信
D. 欢喜 窗花 头顶 杨家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是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B.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科学认识中华文化的渊源与意义是夯实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基础。
C.当下,我国防疫工作进入常态化,做好防疫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D.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5、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王国维评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为“千古壮观”,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句话“壮”在何处。
【2】请体会“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句蕴含的情感。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郦道元在《三峡》中,从正面描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中寄寓着作者无尽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晏殊以花的逝去、燕的归来,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7、《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你更喜欢哪一个?
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塑料袋真的应该抵制吗
①2008年的一纸“限塑令”施行至今已有十年,其间围绕塑料袋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由于不可降解,塑料袋早已成为多数环保主义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海龟和海鸟误食塑料袋后死亡的图片更激起人们对塑料袋的痛恨。
②但其实,人们对塑料袋的认识,大多是错误的。
③伤害海洋动物的是所有垃圾,而不仅仅是塑料袋。事实上,塑料袋在垃圾整体当中所占比例很低。2008年,北京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仅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在上海,这个数字是7%。
④流行于环保主义者中间的一种说法是,塑料袋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和100万只海鸟的死亡。
⑤不过这些健康风险并不会发生在所有的海鸟身上,它对于那些通过反刍喂养幼鸟的物种影响比较显著。而且,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塑料袋与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的死亡率有相关关系,来自美国海洋哺乳动物委员会专家的研究表明,塑料袋对于海洋哺乳动物的伤害远没有被遗弃的渔网、渔具,缆绳等严重。
⑥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的确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塑料袋定是杀死海洋动物的凶手。一个名叫卡斯卡迪亚的专业动物尸检组织对2010年4月死于美国西稚图海滩的灰鲸进行解制之后发现,在鲸鱼的胃中存在塑料袋、小毛巾、手套。鞋子和其他垃圾,同时这只灰鲸头部还有一个明显的由螺旋浆造成的伤口。
⑦海洋哺乳类动物误吞塑料袋的比例并不比误食其它垃圾高,靠限制塑料袋保护海洋动物并不比限制鞋子、手套更有效,
⑧环保组织常用吞下了塑料袋的海龟照片来证明海龟是白色污染的受害者。不可否认,这种情况也许确实存在,但是图片的超强冲击力也不能直接证明塑料袋对海龟的影响。
⑨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在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塑料袋极少是海龟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要减少对海龟的伤害,禁止钓鱼比限制使用塑料袋更有用。根据美国海洋渔业局的统计,造成海龟非正常死亡最多的人类活动是渔业而非塑料袋制品污染。
⑩因此,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
⑾除了伤害海洋动物之外,塑料袋对大气、土壤、水的污染和对石油的消耗也一直为人诟病。然而真相出乎人们意料。
⑿2005年,苏格兰政府发布了全面评估塑料袋和纸袋对环境影响的报告,结果认为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纸袋和布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环保,生产时,纸袋要比塑料袋多消耗10%的能量,耗水量更是塑料袋的四倍,生产纸袋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塑料袋的3.3倍。结束使用周期后,纸袋还会造成2.7倍于塑料袋的固体废弃物。
⒀同时,塑料袋使用的便捷已经让许多家庭主动对塑料袋进行“绿色处理”。他们会把超市和菜市场的塑料袋拿回家储存,在套垃圾桶和装东西时拿出来二次甚至多次使用。
⒁不可降解性被认为是塑料袋的原罪,然而它的破坏力往往与低回收利用率绑定在一起,“不可降解”四个字听起来十分骇人,但事实上,除了塑料制品外,金属制品和玻璃制品也不可降解,玻璃制品自然腐烂需要1000年左右,是塑料制品的5倍。
⒂人不可能把这些材料的使用都一并禁止,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不可降解的材料能否被妥善地处理。塑料袋处理的尴尬在于焚烧会污染大气,填埋又污染土地,回收利用就成为它最好的去处。
⒃原本塑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成为制塑的原料,发热发电的材料,从此变废为宝,改过自新,然而低回收率却阻碍了这一切。欧洲国家塑料的回收率在45%以上,德国和日本的回收率都在60%以上,可中国的回收率却仅有25%。
⒄限制塑料袋对环保的作用远不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大,只要回收利用得当,塑料袋也并非罪大恶极。
【1】为什么说“对海洋动物而言,塑料袋并不是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冷血杀手’”?请结合选文说明理由。
【2】文段⑧中加点的“也许确实”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
【3】选文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塑料袋是否可用,为什么?
9、梁衡来到壶口,看到奔腾激越、多姿多彩的瀑布,感悟到中华民族刚柔并济性格,这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旅程。马丽华来到长江源头各拉丹东,看到雄伟圣洁的美景,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与伟大,这是一段有惊无险的旅程。马克·吐温登上勃朗峰,看到陡峭绮丽的风景,遇到风趣幽默的马车夫,感悟到人生的自由、率真,这是一段妙不可言的旅程。你一定也游历过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或寻常街道,你有什么样的奇遇?有什么样的思考与遐想?。
请以“一段美的旅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