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石嘴山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渡过 诸城 重重封锁 佳作迭现

    B. 吹嘘 巅峰 名家倍出 眼花缭乱

    C. 宇宙 揭示 惊心动魄 微不足到

    D. 眼翳 舔去 惮精竭虑 入木三分

     

  • 2、下列对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面振奋人心的流动红旗。(“一面”和“振奋人心”调换位置。)

    B. 两个杂志社的记者采访了《欢乐颂》的五个美女演员。(将“两个”放到“杂志社”之后)

    C. 是否拥有努力向上的热情,是一个人年轻的标志之一。(删去“之一”)

    D.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农民的种地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去掉“部门”)

     

  • 3、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国庆假期期间,你和好朋友相约一起去逛街,你因临时有事不能按时赴约,你会对你的朋友说:“          ”。

    A.很抱歉,我因临时有事,不能按时去赴约,请你恭候一小时。

    B.很抱歉,我不想跟你一起去逛街了,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C.很抱歉,我突然有点急事要去处理,我们的约会就此作罢吧。

    D.很抱歉,我临时有急事,不能与你一起去逛街了,请你包涵。

  •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裁(zhòng) 退(kuì)   要(sè)   一丝不(ɡǒu)

    B. (fēn) 慷(kǎi)   刻(juān)   息敛声(píng)

    C. (zhōng) 首(qiáo) 然(qiāo)   精竭虑(dān)

    D. 杆(wéi) 哮(páo)   默(qì)   锐不可(dāng)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叙事诗先讲述了卖炭老人__________和驾车运炭的经历,接着写了老人“卖炭得钱”的期望破灭时无奈的心情,揭露了当时__________的社会现实。

    【2】古诗中叠词的运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说说本诗所用的两处叠词是如何刻画人物,表达诗人情感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默写。

    (1)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2)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材料二: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他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 ,”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书名)材料一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__________”,材料二的“我”是__________(人名)。

    2材料二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他的?这体现了少年先锋队员们什么形象特点?

    3孔子云:“勇者无惧。”请结合你对材料一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联系原著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暮春,在扬州个园游览,园中曲径通幽,翠竹摇曳,清幽宜人。原来主人喜爱竹,取名个园,爱竹成痴的主人,懂得以少为佳,简即美。乃半个竹字,最凝练、最精简的笔画传递出东方文化的审美和意趣。竹虚心而有节,清雅而高洁。儒取其教化,道取其悠然,释取其禅意,兵取其坚韧,班取其速生。竹文化深深烙印在东方美学里。风过不折,雨过不浊,叶似剑锋而不外露,千击万磨依然坚韧,君子当如竹。

    ②静夜,在灯下读古人的帖。帖,是书法家写给朋友的便笺。读王羲之《执手帖》,仅仅二十字。他写道:不得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数惠告,临书怅然。

    ③无须长篇累牍,只有简短的二十个字,意思说,我很想念你,不能执手相看,只有各自珍重。思念成湖,情深似海,小小的帖写尽了王羲之与友人之间温暖的情意,如今读来,依然感人至深。

    ④秋天的午后,看画家冯杰画作。单独一枝结子的莲蓬,墨色的,莲蓬结子后宛如一只蜂巢。莲蓬上画一只红色的小瓢虫,仿佛在静静听着风声、雨声、蝉鸣、落花声。画上大面积留白,笔墨极少,唯一的那枝莲蓬立在夕阳下,此画取名《聆听巢之音》。

    ⑤冯杰老师笔下的莲蓬,藏着露珠、雨声、蝉鸣、花香,藏着祖母的背影和自己回不去的童年,藏着人们对故乡的一缕乡愁。

    ⑥我喜欢白石老人的《柳牛图》,寥寥几笔,简洁有力,却蕴藏着盎然的春意,展现着无限的生活情趣。一只黑色牛背对着你我,浑圆的大臀部后甩着小小的牛尾巴,黑牛站在柳树下,歪着头望着青青的杨柳,静静听春风拂过树梢,春天的生机扑面而来。

    ⑦几笔淡墨,给这只胖胖的黑牛添了牛口、牛角,牛的头上独独只画一只牛犄角。细细品来,若画两个犄角就繁杂不妥当了。此刻,白石老人将牛伸着脖子,仰头望着柳枝的神态画得憨态可掬,惟妙惟肖,情趣十足。远处是低矮的山坡,一笔画山坡,几笔画柳条,笔墨极少,却和黑牛如此相称。

    ⑧绘画艺术之大美到了一定境界,也是以少为美,大多是以简静、洗练取胜。

    ⑨去京都住在柊家别馆,一家日式的民宿,是柊家旅馆的分店,作家川端康成来京都,喜欢在柊家小住几日。坐在蒲草织就的榻榻米上,庭院幽静,瓦屋纸窗,竹帘半卷。穿和服的女子笑容温婉,端来一碟一盏。素雅的瓷器里,盛着不加有味道的调料、进食时只沾淡酱油或芥末的食物。这样的方式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原味,一口咬下去,清淡有味,立刻就吃出食物原有的鲜味,一如保留一颗美好的初心。

    ⑩日式料理的装盘也能体现出极简美学的风格。没有极尽能事的浮夸装饰,没有巧夺天工的食雕造型,一片殷红的柿子树叶,金黄的银杏叶,黝黑的松果,配着一碟洁白的鲷鱼一起装盘就极其精致、极具意境。品尝这样的食品,仿佛品味人间一季秋色。这些以少为佳的料理分明是一件件艺术品。

    我逐渐懂得以简为美、以少为类的道理。

    想起童年过年时,祖母才会做一桌美食。我常常吃得太多,几天不想吃饭。白发祖母对我说,以后要记得,多食滋味少,少食滋味好。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说的仿若就是我们呀!吃得过多过饱,就忽略了品味食材本身的滋味;欲望太大太多,就会心浮气躁品味不了生活最本真的美。

    弘一大师有一幅书法,只写两个字:知止字,在甲骨文里,是一只小鸟合上双翅,静静停歇在枝头上。品味弘一法师的知止二字:知止,是你的心告知你足够了,不要更多了,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你要懂得知足与惜福才能发现自己的幸福。

    苏州拙政园的一孔月亮门上镌刻着四个小篆:得少佳趣。细细读来,滋味悠长,不禁想起弘一大师的后半生,他将人世的名利、财富、繁华、虚荣全都不要了,舍弃了,返璞归真,得到了人生的大解脱。我顿时有醍醐灌顶之感:学着做减法不也是以少为美的要领吗?在这个尘世喧嚣、物质丰盈的时代,我们拥有的其实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得少佳趣,说得多好。简,少,才能品味出人生的大滋味。

    (选自《作家美文》,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注】①释:指佛教。②班:即匠的祖师爷鲁班,此处指“工匠”。③口爽:舌不知味。

    【1】阅读①-⑧段,请简要概括“少”在园林的名字“个园”里、便签《执手帖》中、画作《聆听巢之音》和《柳牛图》中的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

    【2】请分别简要概括“个园”“《执手帖》”“《聆听巢之音》”和“《柳牛图》”中所蕴含的“美”的内涵。

    【3】阅读⑨-⑩段,请简要概括:日式料理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了极简美学的风格?

    【4】在尘世喧嚣、物质丰盈的时代,我们怎样才能品味出人生的大滋味?请根据-段内容作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无论去到哪里,家乡的记忆犹存。同学们,你的家乡有哪些民俗活动呢?赏花灯、扭秧歌、吃元宵、舞狮子、赛龙舟、包粽子、喝腊八粥、新春扫尘、除夕守岁、锣鼓表演……这些民俗活动给你留下了哪些珍贵的记忆?请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写下记忆里家乡民俗活动的魅力!

    结合生活实际,按要求完成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300字左右;②以记叙、描写表达方式为主;③写出真实情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