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潍坊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青(tà)     (mù)          跚(pán)        摩肩接(zǒng)

    B.遒(jìng)   (zhuó)     强(jué)          不朽(chuí)

    C.寻(nì)       仰(zhān)     逝(xiāo)       自出裁(xīn)

    D.延(màn)     (jì)        邪(pì)          纵横荡(jué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说明事理有很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

    B.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C.她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初一吃饺子。这句有语病,“描绘”应改为“讲述”。

    D.陕北民歌“信天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形式活泼,一般两行一节,节内押韵。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谦虚谨慎,即便取得一些成绩也不要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B. 独善园的长廊虽占地不多,却同温馨亭与石屿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C. 第二节课下了,同学们前赴后继地奔向操场。

    D. 孤陋寡闻的他居然知道梵蒂冈这个国家。

     

  • 4、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期中考试小天取得了年级前十的好成绩,骄傲自满的情绪偷偷地在心头潜滋暗长了

    B. 他不讲究卫生,很长时间不洗头,头上尽是琐屑

    C. 有人凭空想了许多念头, 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D.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仲春郊外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注释】①津:渡口。②物色:景色、景物。③曙:破晓、天刚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移步换景,描写了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所看到的仲春景象。

    B.颔联“连三月”“绝四邻”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了春光无处不在。

    C.“何处染嚣尘”用反问手法,抒发诗人超尘脱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D.全诗采用点面结合、视听结合等手法描写春天,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

    【2】“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分析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5杜甫《春望》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

    6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办公楼即使再简陋陈旧,一样是最美的民心大厦。(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语句填写)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鞘翅随即张开,斜拖在两侧:双翼整个儿展开来,似两张平行的船帆立着,宛如脊背上竖起阔大的鸡冠:腹端蜷成曲棍状,先翘起来,然后放下,再突然一抖,放松下来,随即发出噗噗的声响,宛如火鸡展屏时发出的声音一般,也像是突然受惊的游蛇吐芯儿时的声响。

    身子傲岸地支在四条后腿上,上身几乎呈垂直状。原先收缩相互贴在胸前的劫持爪,现在完全张开,呈十字形挺出,露出装点着排排珍珠粒的腋窝,中间还露出一个白心黑圆点。这黑的圆点恍如孔雀尾羽上的斑点,再加上那些象牙质的纤细凸纹,是它战斗时的法宝,平时是密藏着的,只是在打斗时为了显得凶恶可怕,盛气凌人,才展露出来。

    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螂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它成功了吗?谁也搞不清楚惫斯那光亮的脑袋里或蝗虫那长脸后面在想些什么。它们那麻木的面罩上没有任何的惊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但是,可以肯定被威胁者是知道危险的存在的。它看见自已面前挺立着一个怪物,高举着双钩,准备扑下来:它感到自己面对着死亡,但还来得及时它却并没有逃走,它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普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蠢乎平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据说,小鸟见到蛇张开的大嘴会吓瘫,看见蛇的凶狠目光会动弹不得,任由对方吞食。许多时候,蝗虫差不多也是这么一种状态。现在它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图。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不幸的蝗虫已无还手之力:它的大颚咬不着螳螂,后腿只是胡乱地蹬踢,它的小命休矣,螳螂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美餐。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1结合选文,概括螳螂捕蝉的过程。

    2联系原著,说说螳螂还有哪些习性?

    3鲁迅曾评价《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结合选文及原著其他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②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③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④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1第①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形?突出了白杨树怎样的外形特点?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划线句子。

    3用原文回答作者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从下列A、B两项任务中,任选一项,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新时代深圳精神中的“开放包容、务实尚法”彰显着城市魅力,它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襟迎接五湖四海的奋斗者,数以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在这片南国的土地埋头苦干、追寻梦想!外卖小哥、医生、保安、身边的父母亲人包括我们自己,都在用拼搏、坚守、努力、奉献让这座城市更温暖、更有力量。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平凡亦可伟大,平凡亦有感动!就像《平凡的世界》中所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任务A:半命题写作:请将题目“平凡中的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任务B:命题写作:请以“梦想在平凡中开花”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1)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以及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套作,字数不少于600字;(4)卷面书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