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太阳不语,自是 ;高山不语,自是 ;蓝天不语,自是 ;人也一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沉默是一种难得的心理素质和可贵的处世之道。
A.一种光辉;一种高远;一种巍峨
B.一种高远;一种巍峨;一种光辉
C.一种光辉:一种巍峨;一种高远
D.一种高远;一种光辉;一种巍峨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他入木三分的启发,我对人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B.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C.端午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车辙(zhé) 雕镂( lòu) 濒临(bīn) 密匝匝(zhā)
B.依傍(bàng) 诘责(jié) 兴味(xīng) 摩肩接踵(zhǒng)
C.不辍(chuò) 飓风(jù) 秀颀(qí) 春寒料峭(qiào)
D.桅杆(wéi) 遒劲(qióu) 辟邪(bì) 杳无消息(yǎo)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能培养阅读的兴趣。
B.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C.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时间效益最大化。
D.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5、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彩。
B.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运用了夸张和拟人修辞手法描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C.颈联中“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D.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2】下列与这首诗表现的情感,不一致的是( )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C.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名篇名句默写 【(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
(1)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 《采桑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浣溪沙》)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戚畔之。(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 《与朱元思书》)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赞美边关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为国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杜牧《赤壁》一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二乔的命运,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7、名著阅读
【1】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作的《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_______、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____________、俄国 作家__________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这三位名人如果采取与现实稍微妥协的态度,就会极大的改善他们的处境。米开朗琪罗只知道工作,却不肯改善一下生活;贝多芬与资助他的朋友绝交,使自己陷入困境;托尔斯泰放着舒适的生活不过,想到森林里去修行,这些做法是不是自讨苦吃?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8、阅读《背影》选段,回答各题。
①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选自《背影》朱自清)
【1】第②段主要刻画了一个什么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3】第①段作者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父亲买橘一幕令作者感动泪流,而你的亲人也一定会有让你感动的一个瞬间。请用你的真情妙笔描写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不少于50个字)
9、作文。
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改变,从什么地方着手都可行。改变,一定会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请以“改变,从 开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④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及学校相关信息;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个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