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撺掇(duō) 糜子(méi) 蓦然(mò) 嘎然而止(jiá)
B.羁伴(jī) 冗杂(rǒng) 亢奋(kāng) 犬牙差互(cī)
C.斡旋(wò) 连翘(qiào) 彗星(huì) 人情事故(shì)
D.狩猎(shòu) 缄默(jiān) 褶皱(zhě) 草长莺飞(yī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雷华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B.沙湾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我们抱着非常同情的心态搞了这次调查。
C.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系统研究中心建成后,先后有二万三千多人次前来参观。
D.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3、下面不是表现家国情怀的语句是 ( )
A.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B. 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C. 位卑未敢忘忧国。
D.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崎岖(qū) 绯红(fěi) 琐屑(suǒ) 笔耕不辍(chuò)
B.纤维(qiān) 暴晒(bào) 题跋(bá) 藏污纳垢(cáng)
C.斟酌(zhēn) 恶劣(lüè) 檀香(chán) 抑扬顿挫(cuò)
D.宏敞(chǎng) 劳碌(lù) 遒劲(jìng) 络绎不绝(yì)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唐代是诗的时代”,这首五言律诗以叙事开端,交代了地点和事由,诗人将乘舟离开楚地去往蜀国,表达诗人外出游历的喜悦之情。
B.颔联以雄健的笔力,化静为动,写出了景物的变化,看似无理,却正是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也符合江水进入楚地后一马平川的特征。
C.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美景,富有画面感:朗月映照下江水澄净明澈,黄昏天边云朵高高堆垒,犹如海市蜃楼,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诗人用多情的笔调,写出了家乡水的情深意重,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
【2】诗题“渡荆门送别”中的“送别”,历来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多余,主张删去;有人认为有新意,主张保留。说说你的看法。
6、根据课文默写
① ,一览众山小。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③报君黄金台上意, 。
④无限河山泪, 。
⑤ ,甲光向日金鳞开。
⑥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⑦造化钟神秀 。
⑧ , 灵旗空际看。
⑨ , ,盖竹柏影也
7、阅读《傅雷家书》文段,回答问题。
①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
②一般而论,我的结论是古典作品结构严密,感情不像浪漫派作品那么激烈,因此容易做到放松、自然,因此我弹得好。
③首先要节俭,留有余钱,以备不时之需。其次花钱要有预算,并时时核对。
④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1)以上文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父子关系”四个方面写出傅雷与傅聪进行的沟通和交流。
(2)你从④中读出了怎样的父子关系?请结合原著中的书信内容,简要概括父子二人如何达成了如此境界?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一路向阳
多惟惟
①李向阳疾行在山路上。山路陡且窄,爬到山腰,已是满头大汗。往前穿过一片树林,便到了山的北侧。李向阳每每就在这里歇脚,俯瞰卧于山坳的幸福村。流云青山,石墙黛瓦,一条小河曲曲弯弯,穿村而过,一幅自然天成的静美山水画。
②李向阳的单位在北大街“老司法局”,位于城里的草桥埠。司法局的前身是一家专为劳苦大众打官司的事务所,创办于民国初年。解放后,人民政府成立,老司法人念旧,仍在此地办公。
③李向阳这天起个大早进城,是专程回来请周局的墨宝的。
④李向阳在幸福村挂职四年有余,每次抽空回单位,都会见到新面孔。到了单位,正要进大楼,一个年轻人以为他是来打官司的农民,就对他说:“你走错了,要找法律援助,去门口的林德大厦六楼。”李向阳摆了摆手说:“我哪儿也不去,就回来看看。”正说话的时候,恰好周局来了。周局说:“文德才,这是法治调研科的李副科长,在幸福村当挂职书记呢。你拦着他干什么?”文德才一脸尴尬,忙说:“对不起,对不起。”一见周局,李向阳就乐了,说:“周局,幸福村的法治教育基地就等您的书法题字呢!”“这个好说,这个好说。我现在就给你写。”周局爽快,让文德才去准备笔墨纸砚。
⑤周局走进办公室,一边脱外套,一边说:“老李,你那个村,都成模范村了,工作做得好啊。这回,幸福村名副其实了。”说话间,笔墨纸砚已在桌上候着,周局略一凝神,提笔写下“幸福村法治教育基地”几个字。李向阳喜笑颜开:“好书法。”
⑥任务完成,回村的路上,李向阳脚下像生了风,步履轻快。
⑦幸福村以前不幸福,至少四五年前不幸福。早前,到县里打官司,静坐上访,幸福村的人最多,就是李向阳负责接待他们。后来他到幸福村蹲点挂职,那是自来熟。熟归熟,一旦工作,那就不能光讲这些。村里民风彪悍,山林田畴,纠纷不断,今天争水,明天为一棵树的归属,后天为一只鸡吃了谷,没完没了。
⑧第一次村委开会,阳光正好,李向阳兴致勃勃当街发表“施政演说”。有人却说,白天要做事,你说再多也没用。要议事,只有晚上有时间。一群人跟着起哄,李向阳没辙,汗如雨下。后来凡是村里有事,都在晚上开会。这个两千来人的自然村,“怎么管”仨字在李向阳的脑袋里反复打转转。了解情况,倾听民声,李向阳一拍脑门儿,定了个调——“抓经济,也要抓普法”,循法守正,多方致富。
⑨调子刚定好,李向阳就遇到了第一个急需解决的纠纷——村东的上下两眼塘,上一眼塘的鱼顺水流到了下一眼塘,鱼归谁,谁也不让。上一眼塘是鱼老四家的,下一眼塘是张苟家的。李向阳把两家喊到村委会调解,锣对锣,鼓对鼓,各执一词,那架势,随时要火拼。
⑩李向阳想了想,说:“跑到张苟家水塘的这些鱼我都买了。鱼钱呢,我给上一眼塘的鱼老四家。至于张苟,你的养鱼技术差了点儿,就由鱼老四负责教你。一会儿你俩去把鱼都捞出来,今晚请朱大嫂掌厨,你们两家都来,大家和和气气吃顿饭。”
⑪鱼老四拿着鱼钱,高兴;张苟想养好鱼,有了师傅教,也高兴。鱼老四本不想教张苟养鱼,因为张苟偷过自家的鱼,弄得鱼老四很恼火,可既然蹲点的李书记要自己教他,那就教吧。
⑫新问题又来了,大家都养鱼,卖给谁?鱼老四忍不住就问了:“以后鱼多了,销路怎么办?”李向阳拿起手中的小法槌一敲,说:“今后不管你们养多少鱼,我全收了!我联系了城里的酒楼饭庄,咱们的鱼专供他们。”
⑬皆大欢喜。
⑭幸福村法治教育基地落成揭牌那天,周局来了。李向阳陪着周局走遍幸福村的角角落落。周局说:“回去我就跟县委书记建议,到你们幸福村开新农村现场会。”
⑮“这可是你说的,不许反悔。”
⑯“当然!”
⑰辽远的高天流云下,清凌凌的河水,一路向阳,奔向远方。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任务一】走进文本
【1】请根据小说内容,参照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内容 | 情感 |
进城请周局题字 | ① |
刚去幸福村挂职 | 紧张 |
② | 皆大欢喜 |
陪周局走遍全村 | ③ |
【2】根据要求,完成文本细读。
(1)一群人跟着起哄,李向阳没辙,汗如雨下。(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2)任务完成,回村的路上,李向阳脚下像生了风,步履轻快。(赏析句子)
【任务二】走进现场 经周局的建议,新农村现场会在幸福村如期开展。
【3】【开场视频展示】视频初始,幸福村人丰鱼肥,乡邻和乐,一派振兴景象。突然间,画面回到了幸福村的过去,民风彪悍,纠纷不断。接着,新理念和新举措的出现让幸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幸福村”。请问这样设计有何用意?
【4】【县委书记致辞】幸福村现在改头换面,成为新农村的标杆,这离不开李向阳的倾心付出。书记将在致辞中着力赞扬他的功绩与品质,请你结合全文为书记设计两句话以示赞扬。
【5】【李向阳发言】为了更好地呈现如下发言内容,李向阳想请你帮他设计一幅图片以备展示, 请从色彩、画面布局和细节呈现这三个方面进行设计说明。
辽远的高天流云下,清凌凌的河水,一路向阳,奔向远方。
9、按要求作文
墙,用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墙也可比喻障碍物、隔阂。用墙隔着的,可能是两个世界,也可能是两颗期待彼此的心。
请以《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