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它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B.“忧郁”是艾青诗歌的灵魂,这种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国家、人民的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索。但艾青的忧郁并不是消极的,他给予读者的是一种“深沉”的力量,表现的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C.《苏菲的世界》中苏菲这个人物,只是黎巴嫩联合国部队的挪威少校艾伯特·纳格为虚构出来的人物,编写了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席德的生日礼物。当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开始了对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争。最终,艾伯特·诺克斯和苏菲莫名地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D.美学泰斗朱光潜老先生在《谈动》一文中主要鼓励青年要多参加运动,如跑步舞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谈静》一文劝诫青年朋友们切忌浮躁,尝试在忙碌追求探索中停下脚步,记得丰富和提升精神世界。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表示赞同。
B. 小强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学习。
C. 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得无微不至,不但尽心竭力,还常主动帮忙。
D. 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翌日(yì) 拾级(shí) 隧道(suì)
B. 俯瞰(kàn) 穹顶(qióng) 巍峨(é)
C. 缭绕(liáo) 妩媚(fǔ) 蔓延(màn)
D. 颠簸(bō) 沟壑(hè) 旷野(kuàng)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者。”
B. 美国著名的实业界和政界人士几年来一直在争论在中美的什么地方开凿运河的问题。
C. 火灾、掳掠,外加经营不当,完全摧毁了宫殿式的豪华府第和数不清的附属建筑。
D. 在欧洲各地,3亿人正在与他们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十几种货币告别:法郎、马克、里拉、先令、盾、埃斯库多和比塞塔。
5、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孟子>二章》)
(3)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以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
(4)中原乱,_____________,几时收?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5)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7、【甲】
有一天半夜,我爬上了一节破烂的火车,身上稍稍有点不舒服,可是心里非常兴奋。之所以兴奋,是因我前面摆着一条探险的旅程,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的中古光辉时间上相隔数百年、空间上相距数百英里的地方:我是要到“红色的中国”去了。
【乙】
国民革命开始,他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里几个老前辈中的一个。在广州时,他是农民部长;北伐时期,则为程潜将军——后来是南京参谋总长——指挥的第六军的政委。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我”在车上不舒服是因为到中国前,“我”在臂上和腿上,注射了防天花、霍乱、伤寒、斑疹伤寒和鼠疫等传染病的疫苗。
B.【乙】文中“他”是林伯渠,他曾经做过国民党的财政部长,在四十五岁时放弃优越的地位与年青的共产党员一起赌他的命运,他在苏区担任财政部长一职,任务是使苏维埃收支平衡。
C.【甲】文中“我”兴奋是因为终于可以去找到“为什么有上万的农民、工人、学生、兵士可以冒死加入红军”“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等等问题的答案了。
D.【乙】文中的“他”曾在法国里昂念了一年书,后来又在巴黎大学念了三年书,1923年返回后,在省会建立了两所现代中学,四年间积下了相当的资产。
【2】2021年10月20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纪念日,结合你读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相关内容,请正确填写以下两件大事发生在哪个省份。
强渡乌江(1)____________,翻越夹金山(2)________________。
【3】《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既详细地介绍了红军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也写到对不少普通战士如“红小鬼”的观察和访问,甚至还有的内容是引用别人的报道,如写西安事变就引用了《每日先驱报》上对孙铭九的采访报道。请你从纪实作品的特点来谈谈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匾额
①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说到普通人家里挂的“积善之家”“天道酬勤”,街上店家的“同仁堂”“稻香村”,再到皇宫大院的“太和殿”“颐和园”,就会感到匾额并不陌生。
②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一说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有人说,横的叫“扁”,竖的称“额”。简单来说,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匾额有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等用途。
③匾额在古代可谓“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望舒认为,匾额在历史上还承担着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旌表制度。与西方惯用的奖章、证书不同,匾额不是个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镶在村头、钉在牌坊上,可以让一个族群、一个地方都感受到的荣耀。
④《汉书》中就有记载,民间有一些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政府会给他们发匾,作为精神奖励,这是一种古代的激励机制,维系着一种社会表彰制度。所以匾额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号,它其实是要把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之子孙。勋章、证书具有私密性,也可能很快被人们遗忘,后代子孙无法从中获得鼓励、激励,但匾额却发挥了这种作用。中国乡间有许多表彰牌坊,记录着当地人造福乡里、建功立业的事迹,这些都成为一个地方的光荣。
⑤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长、研究员齐心说,古代有许多匾额是由书法家题写的,这样的匾额不仅有文化意义,还有艺术价值。原文大多凝聚中华人文要义,浓缩圣贤学养精髓,承载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可谓“字字源典、词词据史,是中国故事与哲理知识的宝库”。
【1】第一段提到了“天道酬勤”、“同仁堂”等匾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请给你自己的书房拟一个匾额,并说明理由。
9、根据要求作文。
只有亲自品尝了那些物和事,才能了解其中的滋味。但是想要真正地了解,还得有更多的体验和经历。请以“我品尝了 的滋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参考词语“失败、成功、幸福、读书、快乐、孤独、友情、温暖……”)
写作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