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阿克苏地区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频临 长途拔涉 重峦叠嶂

    B.遒劲 鹤立鸡群 旁逸斜出

    C.交卸 和颜悦色 连绵不断

    D.茸毛 巧妙绝伦 自出心裁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人民的利益,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B.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作为把守国家大门的海关人员,更是义不容辞

    C. 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孩,我就常到它凉爽的树荫里。

    D. 他平时不爱说话,今天的会议上他也是忸怩不安

  •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盛夏时节,明月湖的朵朵荷花,妖娆多姿,栩栩如生

    B. 今天下午,阳光明媚,同学们穿着统一,排列整齐,鳞次栉比,进行广播操比赛。

    C. 双十一促销活动中,家用电器一马当先,频繁降价,强力提升了市民的消费积极性,原本濒临滞销的数字彩电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D. 从古至今,许多诗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 4、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人和,并因此提出了“施仁政”的必要性。

    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由个人成才谈到国家的治理,其中重点是谈到国家治理问题,一层深入一层,推理严密。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用明丽而又模糊的意象(蒹葭、白露、河水、伊人)创造了空灵而又深邃的意境,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B.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本诗是一首叙事诗。

    C.本诗第一章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苍、霜、方、长、央”,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美。

    D.本诗“兴”的特点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蒹葭》中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请分析这种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斯是陋室,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4)人在青少年时不努力,到了老年只能悲伤叹息了,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用《长歌行》中的句子填空)

    (5)默写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读下面选段做题。

    刽子叫起恶杀都来,将宋江和戴宗前推后拥,押到市曹十字路口,团团枪棒围住,把宋江面南背北,将戴宗面北背南,个个纳坐下,只等午时三刻,监斩官到来开刀……

    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

    宋江被绑赴刑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虎形黑大汉”是____________(人名)。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是你的耳朵

    明前茶

    ①“在这里工作,我感到最欣慰的一件事,是学生说,老师,我听到了,听到了刚才打雷的声音,听到了你手里的鼓声。”

    ②程老师今年37岁,在聋校已经工作15年了,她的嗓音像一个变声期声带遭受病患的人,沙哑、粗陋,时不时有破音。她自己开玩笑说:“我这嗓子完全成了一面坑洼不平的破锣,敲重了不行,敲轻了也不行……待会儿上课,这面破锣还得往重里敲。”她的办公室里有一只能装1.5升水的大茶瓶,里面长年泡着枸杞子和胖大海,金嗓子喉宝也准备了半抽屉。

    ③跟她去听课,只花了十分钟,我马上明白聋校老师的嗓子何以成了这副模样。

    ④程老师教的是中重度听力障碍的孩子,有的孩子戴上助听器,也只能听到一点点声音,老师上鼓乐兼舞蹈课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仅有的听力变得更敏锐,训练他们集中注意力,强化与这个世界的联络。我看到音乐教室被特意铺上了杉木地板,走上去响动很大,脚底板的震动很厉害。所有的孩子进门前都脱了鞋,有几个穿丝袜的孩子被程老师带到一边,老师从自己的包里拿出短筒棉袜让他们换上。程老师解释说:“丝袜打滑,但不脱鞋又不行,因为要靠老师脚下的用力踩踏,把节拍通过地板的震动传递给孩子们,帮他们理解舞曲的节奏。”——程老师曾为一名学生无法听到鼓声而焦急得嘴上起了燎泡。有一天,她无意识地抓住学生的手,放在震动起伏的鼓面上,孩子马上露出欣喜和豁然开朗的表情:“老师,我听到了!”那是12年前的事,受此启发,聋校的老师筹集资金,把音乐教室、体育教室都铺上木地板。

    ⑤年复一年,因为用力跺踏,老师脚下的那块地板就会沉陷,换上去的杉木地板颜色和原来的不一样。

    ⑥一堂鼓乐兼舞蹈课,对我这样外来者的耳朵和心脏都是折磨,鼓声,咚咚咚的踩脚声,老师的喊叫声,学生发音古怪的喊叫声,交织在一起,我开始耳朵发胀,头疼欲裂,胸口堵得慌,甚至还有一点恶心感。

    ⑦尽管老师如此卖力,课上到一半,还有一小半的孩子露出茫然的表情;程老师不得不把这一部分孩子召集起来,让他们在她周围围成一个圈,蹲下去,用手掌和脚心同时感受老师舞蹈的节奏。为了让地板的震动更清晰,程老师脱掉了袜子。

    ⑧还是有女孩不能理解舞蹈的节奏,她冲着弯腰聆听的老师发脾气,嗷嗷叫,再不愿一字一顿地表现自己的不满,而是暴躁地打起了手语,动作幅度大到几乎扇到程老师脸上。

    ⑨我注意到,一直到宣布下课,程老师都牵着那位挫败者的手,脸上满是平静的神色。

    ⑩程老师说:“刚来聋校当老师时,遇有这种情况,连老师也会蔫掉好几天;甚至学生哭,老师跟着哭;后来校长说,这样不行,请你们不要表露同情和挫败,这会进一步刺激这些敏感的孩子,保持自己的坚韧和宁静,才能帮助他们,去应对不可避免的失败。校长还说,就算在正常学童所在的学校,一个教育者,也不可能每做一件事都是成功的。”

    这番话对程老师启发很大,她后来自学了心理学,完全懂得如何让那个女孩忘掉舞蹈课上的挫败:她带着女孩到外面的花园里去浇花,还跟女孩玩了个游戏:让她闭眼,伸出手来,将清凉的水缓缓地、一滴一滴地滴到她的手心上。我看到,那缓慢的水滴,无声地落下,渐渐地,把女孩满脸的暴躁之气都去了。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与程老师相关的主要事件。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她自己开玩笑说:“我这嗓子完全成了一面坑洼不平的破锣,敲重了不行,敲轻了也不行……待会儿上课,这面破锣还得往重里敲。”(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我看到,那缓慢的水滴,无声地落下,渐渐地,把女孩满脸的暴躁之气都去了。(赏析加点词的含义)

    【3】文章第⑥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4】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文章以“我是你的耳朵”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人生如诗,诗如人生。陶渊明把自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写成一首诗;苏轼把自己“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豁达乐观写成一首诗……同样的,当你和父母朋友一起旅游时拍下一张张照片,就是一首幸福的诗;当夜幕降临后,一个人躺在草地上,静得只有风声的时候,就是一首淡然的诗。诗情装点了我们多彩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我们在诗意中成长。

    请以“那是一首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书写端正,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