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下面四幅插图,做下面选择题。
① ②
③ ④
有关上面四幅图的故事内容,下列故事名称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车迟国斗法 ②真假美猴王 ③三调芭蕉扇 ④三打白骨精
B.①大闹天宫 ②降服黑熊怪 ③大闹金兜洞 ④三探无底洞
C.①真假美猴王 ②降服黑熊怪 ③三调芭蕉扇 ④三打白骨精
D.①大战红孩儿 ②车迟国斗法 ③盘丝洞斗妖 ④金公施法灭妖邪
2、为了解中外文化名人,小明搜集到以下资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B.与韩愈、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C.作家、翻译家杨绛的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D.苏联诗人普希金的诗歌作品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等。
3、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B、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C、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说和做》作者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被誉为“农民诗人”。
B.《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C.《木兰诗》选首北宋郭茂情编《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5、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开通,使广大群众的许多困难得到了及时解决。
B.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C.这本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光辉的事迹。
D.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报社组织了近80名中小学生记者走进潍坊高密,参观莫言家乡,采访莫言亲人。
6、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调皮、机灵)
B. 那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缓慢)
C.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对对子)。
D. 凡尔赛宫的设计,有一段历史轶事。(世人都知道的事情)
7、我国古代文明用语典雅而简洁,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偶尔使用更能平添分书卷和儒雅之气。下列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操场上碰到同班同学时说:“久仰大名。”
B.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说:“不吝赐教。”
C.归还所借之物时说:“请笑纳。”
D.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说:“令尊。”
8、阅读下面两个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二)子曰:“吾尝①终日不食,终夜不寝②,以思,无益③,不如学也。”(《卫灵公》)
注:①尝:曾经。②寝:睡觉。③益:指徒劳无功。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_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
③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__ ④博学而笃志##dot## 笃: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阅读语段(一)(二),结合下面两个句子,谈谈孔子认为“学”与“思”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0、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来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里泛着泪光,轻声说:“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有些好奇地问:“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的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第⑤段中“她所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提什么?
【3】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4】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老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描写抄在下面。(两处即可)
(1)
(2)
11、阅读回答问题。
微尘远,山花近
①万山红遍的金秋,在遥远的大西北,我带着任务,远赴乡郊野岭采风,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遭遇道路塌方。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
②我沮丧地蹲在路边,盯着刘师傅高大的背影,惶恐而焦虑,大脑里不断闪回播放我和他初见的情景,顿时悔意重重,心乱如麻!眼前这条偏僻蜿蜒的乡间土路是单行道,稍有不慎有可能连人带车翻入荆棘丛生的鸿沟中!即使我放弃此行的计划,出租车也根本无法调头。
③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刘师傅还在那里费力而徒劳地呐喊着。我咬牙憋气,心里好了在这荒山野岭徒坐一整夜的最坏打算。一直紧握方向盘蹙眉沉默的出租车司机也下了跟刘师傅一起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个忙吗?”
④“喂、喂、喂……忙、忙、忙!”回应我们的只有鹦鹉学舌的群山和越来越凉的山风。
⑤一声悠扬的应答,带动唰啦啦一阵细响,塌方路那端,一片不起眼的、依山靠坡的庄稼地里,忽地冒出个裹着白羊肚手巾的脑袋,在扬声问清楚我们的意图后,这手拄柴棒的老人掉头而去,嘴里说的是他这就回村里去喊人来帮把手,现在手里没拿家什,没法将垮塌在路当腰的土堆铲平。
⑥听人家这么一说,刘师傅和那位不知名的司机一齐转回头看我,面露喜色。我撅撇嘴,心想,这老人,十有八九不会回来了,因为,这地方离他居住的村庄一定十分遥远,任凭我手搭凉棚望尽村路,也未见窑洞组成的村郭坐落在何处!
⑦沉默。等待。
⑧又是数十分钟过去了,(A)夕阳像一个没有烧透的夹生煤球,半红半黑悬挂在天际,树梢上满是寒凉寡情的秋风。刘师傅站一会儿,蹲一会儿,“啪啪”打火抽烟。司机则反复在原地看表、兜圈子,看样子,他有些后悔接了我这档活儿。
⑨听,土堆后面好像有人声!
⑩我们一跃而起,探头看去,呀,好多手执铁锹、锄头的村民,正从带状的小路上陆陆续续汇集而来,带头的就是那弓背老人!他们舞动工具又铲又挖。刘师傅和司机高兴坏了,挽起袖子在路的这端徒手刨土,我也要效仿他们,却被硬生生推开:“你是客人呢,不要把手弄脏了!”
⑪(B)蒙在夕阳脸上的灰色面纱被风掀开了,夕阳一跃而出,安详地注视着大地,橘色的薄暮里,一群人,正在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创土开路!呵,不说别人,就那位黑脸白牙的刘师傅,我认识他也才不到两小时。当时,我在县城里招手问驾摩托车兜生意的他:“黑家洼村怎么走?”他认真打量了我一下,自告奋勇要弃车带路,理由是,我要去的那地方路况不好,驾摩托车去危险,不识途的人很容易走进丛生的岔道,路走岔了,非但今晚回不了城,连个住宿的地方也难找到。他特别强调:“你看看,这天都快黑了,你一个女人家,身上还背着个包……”我见他满脸真诚,便接受了建议,由他带路,当街拦了一辆出租车……哪知,路上遇到这坟包一样意外出现的“拦路虎”!刚才,我还差点误会了他。
⑫“拦路虎”被一群陌生人合力“打败了”!我强忍满眼激动的泪花,掏出钱想略表谢意,却被那些粗糙的大手坚决挡回:“那不能要呢,都是小事情嘛!谁人出门不遇个事儿嘛……”
⑬一旁的刘师傅拍拍满是灰尘的手,竟也替他们帮腔:“应该的,咱们这里的人,都这个样儿。快走,天快黑了!”
⑭车子“嘀嘀”唱了几声,再次启动,夹道而立的是扛着、拄着劳动工具的村民。 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
⑮车子颠簸前行,我频频回头。远远看去,他们散落道旁,如微尘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他们又像朵朵美丽的山花,沁人心脾,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依据提示,梳理文章情节和“我”的情感变化,完成下列表格。
文章情节 | “我”的情感变化 |
①______ | 沮丧焦虑 |
回村喊人 | ②______ |
③______ | 愧疚感激 |
再次前行 | ④______ |
(2)请依据提示,品析画线句子。
①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摘掉眼镜,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从人物描写角度)
②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从修辞的角度)
(3)从划线句A、B中任选一句,分析描写夕阳的作用。
选句______,作用:______
(4)“他们散落道旁,如微尘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又像朵朵沁人心脾的山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请先在下面三篇课文中选择一个人物,然后结合其言行品质说说他(她)是怎样如“微尘”又如“山花”的。
《老王》《阿长与<山海经>》《台阶》
12、浓浓秋意中,一片枫叶,一缕菊香……总能引起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回忆。请以“又是秋天,……”为开头,续写你的回忆。
要求:(1)写一篇回忆性散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2)记事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人要突出人物特点;
(3)适当穿插景物描写;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