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甘蔗、西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也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入 NaOH 溶液提供碱性环境,振荡后再加入等量的 CuSO4溶液
D.上述三个实验中所有剩余试剂都可以装入棕色瓶内,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2、下列关于细胞核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行细胞代谢
B.控制着细胞代谢
C.控制细胞遗传
D.是遗传信息库
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溶性物质较容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C.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D.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4、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所需能量的来源是
A.只来自光合作用
B.只来自呼吸作用
C.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只来自有氧呼吸
5、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要节约使用,以备下次再用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与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的浓度相同
D.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Ⅳ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Ⅲ将脂肪染成红色
6、在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将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少许CaCO3保护色素和少许SiO2有助于充分研磨
B.若提取的是缺镁叶片中的色素,则①②两圈色素环颜色较淡
C.①②两圈色素环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D.①色素环呈现橙黄色,③色素环呈现蓝绿色
7、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的是( )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相同的蛋白质,其功能一定相同
B.蛋白质与物质代谢、信息传递及稳态的维持均有关系
C.蛋白质发挥作用的场所可以是细胞内,也可以是细胞外
D.蛋白质变性后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9、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根尖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B.没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不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10、下图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叶绿体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以下对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表明叶绿素 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总吸收光谱是代表叶绿体四种色素对光能的吸收
C.图示表明只有叶绿素 a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D.总吸收光谱与光合作用光谱基本一致,说明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都能参加光合作用
11、下列有关检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不需要显微镜
B.不止是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加热到50~65 ℃
C.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D.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方法相同
12、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B.Ⅱ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等于男性
C.Ⅲ片段上某基因(M)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女儿全正常,儿子全患病
D.Ⅰ片段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该病
13、下图是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14、某离子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该离子是( )
A.K+
B.Ca2+
C.Fe2+
D.I-
15、“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这是清朝诗人刘开描写亳州芍药花的诗句。下列有关芍药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的功能不同
B.它们都含有DNA
C.它们都含有多种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D.它们中都含有大量的自由水
16、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的量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用量
C.1号与3号、2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17、从发绿色荧光的海蜇体内获得一段DNA片段,并将其插入到小鼠的基因组中,可得到发绿色荧光的小鼠,由此不能得出海蜇的( )
A.该段DNA具有遗传效应
B.该段DNA可在小鼠中复制
C.遗传信息跟小鼠的遗传信息一样
D.该段DNA上的遗传信息可在小鼠中表达
18、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
B.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线粒体中,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和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均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细胞中吸能反应往往需要消耗ATP,放能反应往往产生ATP
19、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各项的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来完成
C.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D.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
20、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0.9%生理盐水、浓盐水、0.01%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对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馏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B.0.9%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C.浓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
D.0.01%葡萄糖溶液中的红细胞涨破
21、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只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
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C.葡萄糖只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被动运输能顺浓度梯度和逆浓度梯度进行
22、研究人员在某病人体内获得--种微生物,发现它有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据此判断,该微生物可能属于( )
A.病毒
B.细菌
C.动物
D.真菌
23、下列生理活动不消耗ATP的是
A.光合作用
B.渗透作用
C.细胞分裂
D.蛋白质的合成
24、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会影响光合作用
C.长跑时流汗过多会发生抽搐,说明无机盐对维持酸碱平衡很重要
D.I是甲状腺激素的成分,幼年时缺乏会患呆小症
25、回答有关细胞膜问题:
(1)提取红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请预测:红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_______。
(2)将膜成分分离提纯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可鉴定蛋白质,具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rye,L,D.和Eddidin,M.于1970年,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抗原相结合,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和人的细胞膜表面的抗原相结合。当人鼠两种细胞融合形成一个杂交细胞时,初始时一半呈红色,一半呈绿色;但在37℃条件下保温40分钟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呈均匀分布;如果在37℃条件下保温20分钟后,将温度降到1℃,则两种荧光点的分布呈居中的半均匀状态。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某果蝇(2n=8)的基因组成为AaBb,两对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细胞乙是由细胞甲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精细胞,图丙为果蝇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甲产生细胞乙的过程中最可能发生了___________,实现了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这是产生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2)产生细胞乙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CD段细胞含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若细胞甲产生基因组成为AaBb的配子,则分裂异常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__段,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含31P的果蝇精原细胞置于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将其中一个细胞置于含31P的培养液中接着进行减数分裂,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央视报到我国海水稻试种成功,海水稻具有耐盐碱、耐淹等特点。现将一海水稻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探究一定条件下海水稻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如图甲;图乙表示该海水稻叶片中的一个叶肉细胞;
(1)图乙表示植物细胞的_____(填“显微”、“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若将其改画成海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改动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的生命活动中能产生水,水中的氢来自氨基酸的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2 klx时,图乙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该细胞的呼吸速率。此时,该细胞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
(4)图甲中,若全天的呼吸强度不变,当维持光照强度为4klx时,该植物一天中至少需要_____小时以上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若将密闭温室CO2浓度(初始值与大气中相当)提高并保持在最适浓度不变,则曲线c点位置_____(填“左移”、“右移”、“不动”),d点位置_____(填“左上移”、“左下移”、“右上移”、“右下移”)。
28、下面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__酶,B是________酶。
(3)甲图过程在酵母菌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7是___________________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9、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白色两种。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该植物的纯种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亲本 | F1 | F2 |
紫花×白花 | 全为紫花 | 紫花∶白花=63∶1 |
对此实验结果,兴趣小组内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对该植物的花色遗传最后得出了几种解释,其中列出了两种情况:
①由一对基因(A、a)控制的,但含a的雄配子(花粉)部分不育;
②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A、a,B、b,C、c……)。
(1)如果假设①正确, 则上述实验F1紫花植株产生的可育花粉中A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如果假设②正确,则紫花和白花至少由________对基因共同控制,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为验证上述假设,该小组一致同意以F1为父本进行测交实验,请预测两种假设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如果子代出现紫花:白花=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①成立
如果子代出现紫花:白花=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②成立
(3)如果实验证明假设②是正确的,则上述实验F2中的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
30、下图是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图解(2N、N表示染色体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成体开始,受精卵的形成需要经过[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过程。
(2)A过程发生在哺乳动物的________中。
(3)[ ]________过程决定胎儿性别,该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精卵发育为成体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该分裂方式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的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因而保持了亲子代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两过程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器官内提取出一些细胞,图甲为其中某细胞的分裂图像(B、b基因未标出),图乙表示有关细胞进行I、II两种方式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①〜⑦表示不同区段).请回答:
(1)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区段。
(2)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一定为1∶2的细胞处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区段,I过程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由⑤-⑥染色体组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下图中编号 A~F 的图像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该植物解离后的花药,捣碎后置于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_____染色 1~2min,压片后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
②请将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英文字母)。
③制作茎尖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依次是解离、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32、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现作为观赏用鱼引入世界各国,在人工培育下,孔雀鱼产生了许多品系,其中蓝尾总系包括浅蓝尾、深蓝尾和紫尾三个性状。科研人员选用深蓝尾和紫尾做杂交实验(基因用B、b表示),结果如图所示:
(1)深蓝尾对紫尾是____________(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F1后代出现不同尾形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蓝尾总系遗传遵循定律____________。
(2)浅蓝尾与深蓝尾仅从颜色上不容易区分,若仅凭尾的颜色来确定某蓝尾鱼基因型,需通过_____________实验,若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浅蓝尾。
(3)研究发现基因家族存在一种“自私基因”,该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若浅蓝尾B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能杀死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性配子,则F1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