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4月,法国皮诺先生表示,今年内将圆明园失窃的兔首、鼠首归还中国。该文物流失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861年,伊凡获得人身自由,同时他交纳了一定的赎金得到了一块“份地”。由此推断与他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美国南北战争 D.英国工业革命
3、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下图)。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主题是
单元主题 |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 |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 |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
A. 步入近代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4、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①莎士比亚——《神曲》
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③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④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6、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兴建公共工程 B.整顿银行
C.调整农业政策 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7、古代历史上的“种姓制度”出现在(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希腊 C. 古代印度 D. 古代罗马
8、如果你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大臣,你可能经历下列哪些事件
① 焚书坑儒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颁布“推恩令” ④张骞出使西域 ⑤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9、美国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是在( )
A.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
B. 美国内战后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 苏联解体后
10、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许多新成果,下列与众不同是 ( )
A. 爱迪生 B. 史蒂芬孙 C. 卡尔本茨 D. 莱特兄弟
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这些规定(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C.阻止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九大是党的重要会议,其会议主题关键词对应最准确的是( )
A.兴国之魂——美丽中国——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
B.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市场经济
C.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企业自主权
D.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三个代表”——主要矛盾
13、某同学要研究2世纪以来历代罗马皇帝颁布法令,你应该推荐他查阅( )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理概要》 C.《法学汇纂》 D.《新法典》
14、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并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 B.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C. 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 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5、下列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
历 史 史 实 | 历 史 解 释 |
A.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
B.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
C.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 | 是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取得的一次胜利。 |
D.1997年,中国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主权 | 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A.A B.B C.C D.D
16、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说:“联合国能够也应当按照国际社会明确界定的意愿采取行动。”下列事件中公然挑战联合国这一地位的是( )
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科索沃战争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海湾战争
D.中东战争的爆发
17、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B.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8、外电评论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说:“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是因为这次会议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计划
C.重申了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下列表格是“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这一表格折射的历史信息准确的是
年代 | 人口数(口) | 人均耕地亩数(亩) | 年代 | 耕地面积(顷) |
顺治12年(1655年) | 14033900 | 27.63 | 顺治18年(1661年) | 5493576 |
康熙50年(1711年) | 24621321 | 28.15 | 康熙24年(1685年) | 6078430 |
乾隆31年(1734年) | 2080957936 | 3.56 | 乾隆31年(1766年) | 7414495 |
A. 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耕地增长速度,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B. 种植技术的改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新品种的改良,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C. 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D. 官场腐败,军风军纪败坏,财政虚耗严重
20、九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自主探究,上网搜集解放战争时期的图片,下列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
A.
淮海战役
B.
千里挺进大别山
C.
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
D.
渡江战役
21、《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
(1)原因: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仍然矛盾重重。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2)目的:为了调整________国家在这一地区的矛盾。
(3)时间、与会国、主导会议国家:由美国倡议,________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________国。
(4)结果: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________》等条约。
①针对国:《九国公约》针对的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
②内容: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________原则
③实质:但是公约所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________权、关税自主和________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④影响:《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________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________中国的局面
2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地区: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________,南到________的广大地区
23、观察下图《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完成填空。
(1)A.中国被沙俄侵占面积最大的地区_____B.1871 年沙俄出兵强占的中国城市_______
24、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0世纪________年代,东欧各国在________、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效果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________”战略。20世纪________年代,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________化,此后,东欧政局激烈动荡。在短短的两三年(1989-1991年)里,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________制和________制;在经济上,实行________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25、法西斯统治是指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________,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__________。法西斯统治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能维持资产阶级统治时才出现的。
26、1921年,列宁实施__________,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33年,美国实施____________,逐步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27、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________;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________。
28、(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条约中被破对外开放的地点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英《南京条约》中位于最北端的通商口岸B、《马关条约》中位于最西边的通商口岸
(2)从中英《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的通商口岸的变化,指出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29、根据所提示的信息,请按要求写出与之相关的组织名称。
(1)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体 。
(2)2001年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的国际性贸易组织 。
(3)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 。
30、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修建了________,它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________,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
3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妄图把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维护人民政权的斗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什么法律文件?它标志哪项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开始?这项措施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2)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越过“三八线”轰炸中国东北,严重威胁新中国安全,中国应朝鲜请求,作出什么战略决策?这项战略决策的开始标志是什么?列举在这次战争中牺牲的一位英雄人物。这个战争的胜利有什么伟大意义?
3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砥研前行的力量源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救国雪耻)
(1)1919年北京青年学生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什么?此次运动对中国的革命进程有何影响?
(战略转移)
(2)1934—1936年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共御外侮)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什么?
(保家卫国)
(4)1950—1953年为保家卫国进行的战争是什么?在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嘆的英雄人物是谁?
(5)综合上述内容我们感受到怎样的民族精神?
33、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
请回答:
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③当今世界格局正向什么方向发展?
④为适应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应该怎么办?
34、19世纪60—70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或革命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遭遇障碍)
(1)请你结合这三幅图片及文字信息,说说它们分别反映了哪三个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这些障碍分别指什么。
(排除障碍)
材料一 (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材料二 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农民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
材料三 近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2)结合材料一中的内容判断这是哪一个文件。是由谁颁布的?
(3)颁布材料二中法令的统治者是谁?
(4)据材料三回答,为了“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日本实行了什么改革?
(5)材料一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扫清障碍的手段有何不同?
(走向发展)
(6)请你说说这场国家体制改革或革命的狂潮带给你的感想与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